雪花新闻

互联网公司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头了|安邦智库

互联网公司无边界地肆意扩张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头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以税收为突破口,对互联网巨头的扩张树起边界。

来源 | ANBOUND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每日经济》第5749期

为期两天的欧盟财长会议在9月8日结束,此次会议的一个显著成绩是,欧盟在对大型跨国互联网企业征税问题上的磋商取得进展。如果按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就向互联网企业征收科技税问题达成一致,这很可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一项提案,拟对全球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欧盟境内年收入超过5000万欧元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征收3%的临时税。这项提案预计将影响包括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在内的全球150家最大科技公司。

根据新的立法提案,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均可对发生在其境内的互联网业务所产生的利润征税。而在现行规定下,互联网公司只需在其总部所在地一次性交税。在欧盟财长会上,欧盟各国政府一致认为,应该改变税收规则,以增加对目前税负偏低的数字服务的征税。如果欧盟各成员国统一开征科技税,每年财政收入总计可增加50亿欧元。

关于如何征收科技税

仍然存在分歧

不过,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仍然存在分歧。目前,包括奥地利、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在内的国家打算推进3%的税收计划。这些欧洲大国认为,由于互联网科技巨头将应税利润转移到低税国家,已造成数百万欧元的税收损失,希望尽快出台解决方案。

法国财长Le Maire还表示,欧洲不是在用科技税来攻击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互联网巨头并没有像我们自己的中小企业那样支付同等水平的税收,再也不能接受让我们的中小企业比谷歌、亚马逊或Facebook多支付40点的税收。

但包括爱尔兰、瑞典、芬兰、丹麦和马耳他在内的国家表达了强烈的保留意见,这些国家普遍是低税小国,由于其境内驻有大型美国跨国公司,他们希望欧盟的改革能够与全球科技税制改革结合起来。

爱尔兰财长表示,对单边的欧盟科技税非常担忧,这些措施将在全球范围内发出“错误的信号”。小国财长们还警告,征税计划可能使欧盟与国际惯例不同步,因而破坏跨大西洋关系(即美欧关系),也使得全球科技税改更难达成共识。

互联网巨头

正在变得失去边界

欧盟要对跨国互联网企业开征科技税,实际上是国家组织要对互联网巨头建立边界的一个强烈信号。

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不刻意利用强力手段来“封杀”网络,那么互联网基本上可以做到无远弗届。那些在互联网世界里占有技术创新领先和产业领先的国家,将有能力建立起极大的不对称优势;

那些利用互联网特性建立起强大平台的科技巨头,将拥有近乎垄断的权力。比如美国的互联网巨头Google、Facebook、亚马逊、Netflix等,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拥有近乎垄断的控制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对个人信息收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增强,互联网巨头对公众信息的了解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正常的商业范畴,它们的业务拓展也远超过去的互联网企业,它们不仅是技术公司,还是掌握大量数据并拥有加工能力的信息公司,还是有极强渗透能力的金融公司——互联网巨头正在变得失去边界,无所不包。

马云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膨胀有过警觉。他在2013年曾表示:“在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数据时代到来的时候,大家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你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你必须是个社会的企业,是社会公众服务的提供商。如果不是,它自己就灭掉你。”马云的清醒反思,显示出他对互联网巨头扩张的担心,也隐含了他对政府总有一天会出手收拾互联网巨头的担心。

政府将即将出手

为互联网巨头建立边界

现在,政府很快就要出手了,突破口就选在交税问题上。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无远弗界,穿州越省跨国,但互联网公司的税收一般只在总部注册地缴纳,这被认为带来了不公平。

今年7月,美国最高法院以5:4的票数判决,各州有权对互联网电商公司的跨州销售征税。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以亚马逊为批评对象,要在全美征收互联网销售税。英国财长哈蒙德也表示,正考虑参考美国的做法,向互联网电商增加一个特别税种——“亚马逊税”。

征税的主要目标是在线零售平台,如果一时无法达成国际合作,英国将自行颁布临时征税措施,以期零售业线上和线下再平衡。在中国,政府也在考虑对电商业务征税。

互联网公司无边界地肆意扩张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头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以税收为突破口,对互联网巨头的扩张树起边界。今后,互联网巨头发展的模式,可能需要有所改变了。

延伸阅读

平等:谁该拥有数据

来源 | 《今日简史》

在《今日简史》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颠覆性的结果,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人类失业,再比如大数据会左右人类的决策,成为实际意义的独裁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政治体制与社会福利的改进,全世界都会觉得人类正在迈向人人平等,而全球化与新科技看上去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尤瓦尔·赫拉利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化与因特网会加剧不平等,扩大阶级之间的差距。

首先,在作者看来,从石器时代开始,不平等才是主旋律。直到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才慢慢开始有平等的意识,第二个方面,科技的发展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最后一点,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不平等变得更大。

先说第一点,不平等才是人类发展的主旋律。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考古发现就知道,从石器时代开始,不平等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说,在同一个狩猎采集部落里,有些人的墓穴就搞得富丽堂皇,还放上象牙珠宝等东西陪葬,但有些人就只能挖个洞,草草埋了。农业革命以后不平等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随着土地成为重要生产资料,拥有更多土地的人就能世世代代垄断财富和权利,阶级制度成为了常态。而为了维护这种不平衡,精英阶层往往还会提出君权、神兽等理论,尽一切可能让阶级制度合法化,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追求平等并没有成为人类共同的信念。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出于对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统治方面的需求,普通国民的健康、教育和福利才得到重视。因为工厂需要上百万的健康劳工集体协作,而国家安全也需要维持足够数量的正规军。最近一个世纪里,随着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兴起,平等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阶级、种族和性别之间的不平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步也许更会让人们觉得,我们似乎正在实现全民平等。但是在作者看来,全民平等不太可能实现,因为即便是大众追求平等的今天,只占全球人口1%的富豪却占有全球一半的财富,更夸张的是全球最富有的那100人,财富总量超越了全球最贫穷40亿人的总和。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差距会变得更为悬殊,并且会从经济上的不平等逐渐转变成生理上的不平等。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得第二点内容。

第二点,为什么说科技的发展会让穷人富人的不平等从经济的不平等转变成生理上的不平等呢?所谓生理上的不平等就是说,在不久后的将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富有阶级不仅仅是更有钱,他们很可能还可以用钱来延长生命,提升认知能力,让自己变得比普通人更加聪明、更为健康,人与人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这样发展,到了2100年,最富有的那1%的人可能就不仅是拥有全世界大部分的财富,同时也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健康、最好看的人,而剩下的那99%的人,他们的命运与社会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人类可能就会分裂成两群,一小群超人类,以及绝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智人。

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办法避免上述这种情况出现呢?在作者看来,如果要避免不平等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关键在规范数据的所有权。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造成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也不同。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有土地的人成为贵族或者地主,没有土地的人就是平民。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和工厂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源。占有机器、工厂的人成了资本家,没有这些资源的人就是无产阶级。到了今天,数据变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比如说google、脸谱网这样的公司,就想尽一切办法搜集我们的数据,普通人很难抗拒这样一个过程,往往会用自己的数据换取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一旦这些数据被企业和政府掌握,他们就能更容易的操纵大众,为大众做决定。所以,如果想要避免不平等的情形加剧,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规范数据的所有权,其中,比较有可能的一种方式就是用算法形成网络,让所有人共同拥有所有数据,一起监督未来的发展

简要回顾上述内容,关于大数据时代的平等议题,作者的观点是,首先在人类历史上,不平等才是常态。想追求平等没那么容易。其次,科技的发展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最后,如果要避免这种不平等进一步加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规范数据的所有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