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第一位不分满汉的亲王,却被溥仪认为大清国二百余年,就断送在他的手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清王朝的罪人,却推了动历史的进程。他就是大清十二大铁帽子王的最后一位,鼎鼎大名的庆亲王奕劻。

奕劻一直被后人诟病的是他的贪财,到底贪了多少谁也说不清,可能是既和珅之后大清第二贪。但奕劻的地位不知比和珅高多少,只一个铁帽子亲王,在大清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才十二位。奕劻不仅比普通亲王显贵,还奉特旨“赏食双俸”,俸银和俸米都是其他亲王的双倍,俸银每年两万两,俸米一万石。庆王府的地产更是高达1000顷,一顷为100亩。一千顷土地相当于十万亩地,每年都有很大一笔地租收入。

恭王要杀袁世凯,肃王想借外力,那王愿提百万铁骑,庆王大清完了

奕劻

奕劻虽是清朝宗室,但对大清的前途一直不看好。在他心中满汉成分并不重要,任贤为能才是第一要务。他和当年被斩首菜市口的肃顺是一种想法,但他没有肃顺的魄力。当年,肃顺对庸庸碌碌的满族官员相当不满,所以任用和提拔了一批汉族官员,其中就有曾国藩。当肃顺被抓,满族大臣执意要将其斩首,而当年提拔的汉臣却无一人敢为他求情。当看到大势已去,很多人都选择了明哲保身。

当年在肃顺身上发生的一切,奕劻可是亲眼目睹。恭亲王和当时的醇郡王奕譞那都是亲身参与的,后来两人还是被嫂子慈禧一手操控。奕劻既没有恭亲王的本事,也没有醇亲王与慈禧的那种关系。慈禧在世时,奕劻知道慈禧的磁场太强大,只能选择服从。因为当时天下的男人和女人,无人是这位太后的对手。当年掌控十几万湘军,把控东南数省,大权在握的曾国藩,当他与慈禧简短地对话之后,也是战战兢兢。那还是一个在幕后,一个在幕前。慈禧问一句,曾国藩回答几个字,谨慎小心。后来其子曾纪泽被召见时,面对同一人,曾纪泽似乎毫不惧色,大谈特谈,慈禧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

恭王要杀袁世凯,肃王想借外力,那王愿提百万铁骑,庆王大清完了

中年奕劻

奕劻在官场摸爬打滚六十年,和曾国藩一样,慈禧面前也是谨慎小心,恭恭敬敬,不敢越雷池半步。到底慈禧身上有什么魔力,只有真真切切看到她或与她对话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不是后人所能了解的。

光绪二十年,奕劻封亲王爵,二十四年封铁帽子王。其实,这一切都是慈禧给予他的,他心里明白,慈禧既能给予他,也能将其夺去。当年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不是鲜明的例子吗?奕劻虽然极力讨好慈禧,但他也在这期间凭着慈禧的信任做了几件好人好事。

戊戌变法,奕劻对于谭嗣同等人的惨死也是甚为惋惜,他知道这些人的生死符在慈禧的手里。慈禧已经下了杀心,谁也不能动摇这一决心。但在戊戌政变失败后,慈禧并没有打算收手,继续打压维新人士。慈禧亲自授意将沈荩杖毙于刑部,死时惨状更甚于戊戌六君子。接着慈禧把魔爪伸向了维新志士王照身上。王照原本难逃一死,由于奕劻的多方援助,慈禧才免其一死,交于刑部终身监禁,但不久又被释放出狱。当时,能让慈禧松口,奕劻可以说下了大力气。

恭王要杀袁世凯,肃王想借外力,那王愿提百万铁骑,庆王大清完了

与侍从的奕劻

庚子年之后,朝廷意欲变法,慈禧忧心忡忡,但又害怕外国人施压。奕劻这时,趁机向慈禧进言:“如果宽恕戊戌党人,表示起用他们,则外人的议论自然消失。”慈禧认为他说的对,随即下懿旨:“戊戌党人除了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外,一律赦免,恢复原职。”当年被关押的大批戊戌志士被释放,不得不说有奕劻的一份功劳。

庚子年间,奕劻对于端王、庄亲王、怡亲王利用义和团滥杀洋人、教民围攻使馆也是持反对态度,但他为人圆滑,一看到慈禧支持端王,就不再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即使这样,奕劻在端王心中也被认为是一块绊脚石。义和团声称要杀“一龙二虎”,一龙为光绪皇帝,二虎分别为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

恭王要杀袁世凯,肃王想借外力,那王愿提百万铁骑,庆王大清完了

满汉权贵

溥仪曾咬牙切齿地说过,大清二百余年的天下,是断送在奕劻手里。只因当年,摄政王载沣要杀袁世凯,而奕劻和张之洞力保,才让袁得以保全性命隐身家乡。后来,袁世凯出山,以南方革命形势严峻,进行逼宫。当时,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在第一次会议上,奕劻赞同退位,遭到满洲亲贵的口诛笔伐,差点被群殴。第二次会议,不敢再出席,但他的态度一直没变,认为大清已经走到尽头,能明哲保身已经不错了。但他的政治态度与其他王公形成鲜明对比。恭亲王溥伟年轻气盛,要杀奕劻和袁世凯。肃亲王善耆愿与日本勾结保住大清江山,蒙古亲王那彦图,要提蒙古百万铁骑殊死一搏。

恭王要杀袁世凯,肃王想借外力,那王愿提百万铁骑,庆王大清完了

奕劻

奕劻知道大势已去,认为满洲的天下将一去不复返,所以他被满洲亲贵诟骂。溥仪更是对他痛恨至极。1917年,奕劻病故,时年80岁。溥仪认为他生前贪赃误国,得罪列祖列宗,大清二百余年天下,一手坏之,决定不给予谥号。后来,因为庆亲王的身份确实不一般,不得不赐了一个“密”,即为“追补前过”的意思。

清朝满汉权贵俗不通婚。当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朝宣布允许满汉通婚时,但在满洲亲贵中,仅有庆亲王奕劻一家。因为奕劻的种族思想和满汉意识比其他贵族淡薄,对汉人没有防范,所以他让儿子载抡娶了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女儿。当时,这桩婚姻震惊京师,报纸说,是为亲贵中满汉结婚第一次。

这位清朝第一位不分满汉的亲王,被认为王朝第一罪人,却无意间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