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52年6月12日,太平天国在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发布了三道檄文,分别是《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这样一支有组织,有理想,有抱负的起义队伍途经湖南,振臂一呼,对天地会深感失望的会党成员纷纷加入太平军,因为太平军更有希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的三道檄文,为何能让湖南民众踊跃加入?

天朝宫殿

1852年6月12日,太平天国在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发布了三道檄文,分别是《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三道檄文以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的名义发布,号召所有汉人起来反抗胡虏,“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檄文一经发布,湖南民众踊跃加入太平军,一扫蓑衣渡惨败所带来的阴霾,军威大振。

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二万之数……入郴州亦招二三万众,茶陵州亦得数千。---李秀成《李秀成自述》

那么这三道檄文究竟有何魅力,竟引得湖南民众争相加入太平天国呢?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的三道檄文,为何能让湖南民众踊跃加入?

太平天国钱币

这三道檄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介绍“天父皇上帝”的伟大和天国荣耀来反衬清王朝的黑暗腐朽,号召广大劳动人民和明识大义之人从懵懂中觉醒,加入太平军,壮大起义力量,从而推翻清王朝,建立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是其中篇幅最长,最富代表意义的一道檄文。它以民族大义为主导思想,其中一些语句,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到荡气回肠:

今满洲妖魔悉收中国之美姬,为奴为妾,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言之恸心,谈之污舌,是尽中国之女子而玷辱之也……今幸天道好还,中国有复兴之理,人心思治,胡虏有必灭之徵。---《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众所周知,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而文字构成的檄文更拥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古代甚至有“传檄而定天下”的说法。可当时的太平天国还很弱小,甚至连一块稳固的根据地都没有,根本不可能“传檄定天下”。令湖南民众踊跃加入太平军的动机,其实另有原因。

会党成员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诞生于康熙年间,是老字号的反清组织。湖南是天地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1847年10月,湖南新宁天地会首领雷在浩在新宁、全州交界的黄坡峒起义发动起义,攻占全州咸水口,湘、桂两省天地会预备响应。不料,很快遭到清廷合兵围剿,起义宣告失败。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的三道檄文,为何能让湖南民众踊跃加入?

太平天国(油画)

1849年12月,新宁天地会首领李沅发率起义军攻克新宁县城,杀知县万鼎恩,随后挥师入桂,广西天地会群起响应。庆远张家福、锺亚春,柳州陈亚贵、陈东兴,武宣梁阿九、刘官生,象州区振祖等人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烽火连天,全省震动。

楚粤边境,奸民为天地会,缔党歃血……羽翼一呼百诺,吏不敢问。---魏源《圣武记》

可以看出,湖南的起义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比太平天国的发源地广西更为复杂。只不过,由于天地会零散的组织关系,各不相属,各立山头,因而未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太平天国与天地会是完全不同的起义组织,它们的共同点是推翻清朝,可目的却完全不同。天地会的目的是恢复明朝,而太平天国是建立天朝。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的三道檄文,为何能让湖南民众踊跃加入?

金田起义(雕塑)

太平天国有着严格的组织关系,天王代表最高元首,东王总领军务,下设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等各级军官,统一协调,分工合作,与一盘散沙的天地会组织有着天壤之别。这样一支有组织,有理想,有抱负的起义队伍途经湖南,振臂一呼,对天地会深感失望的会党成员纷纷加入太平军,因为太平军更有希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道州俗悍,多会匪。贼踞城月余,从者更众,另立道州大旗,所至争为效死,贼势复张。---杜文润《平定粤匪方略》

政策开明

晚清土地兼并,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样的情况遍布全国,广西和湖南是邻省,情况大致相同。据清《道州志》所载:正常年景,民勤劳作,终鲜盖藏。灾年,民无所食,只得掘野菜草根充饥,流离失所,其状至惨。这说明湖南的广大民众也在温饱线上挣扎,当太平天国打出“田同耕,有饭同食”的口号,怎能不令人心生向往,从而踊跃加入。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的三道檄文,为何能让湖南民众踊跃加入?

天朝田亩制度

此外,自蓑衣渡惨败后,太平天国急需壮大力量。为了招揽民众,制定了“当地人管当地兵”的政策,即在道州参军的由道州人统领,在郴州参军的由郴州人统领。这项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湖南民众加入太平军的顾虑,于是拉帮结伙,争相加入。

则以所掳道州之人为新贼之首,缘洪逆踞其地两月,整顿军容,补益卒伍,故尽掳州人并妇孺而行,除即时逃回不计外,尚余男妇三万余人。---张德坚《贼情汇纂》

军纪严明

“洪杨军纪最严明,是红是黑分得清,财主狗官要杀尽,穷苦百姓要相亲。”这首湖南当地流传的歌谣说明太平军是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官兵不留,百姓勿伤”是太平军一贯的行为准则。这样一支军纪严明,贴近百姓的起义队伍,自然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并积极投身其中。中国人都有从众心理,湖南人也不例外,一人带头,群起从之,呼朋携友,闻风而动。数十天时间招壮年男子二万余人,极大的壮大了太平军的力量。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的三道檄文,为何能让湖南民众踊跃加入?

太平军目

三道檄文发布前,太平天国自永安州突围北上,至全州蓑衣渡惨败,辎重尽失,大将(冯云山)阵亡,士气极为低落,多有返乡之意。值此关键时刻,东王杨秀清力排众议,“已骑虎背,岂蓉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这一决定太平天国历史的主张,史称道州决策。太平军在道州休整50余日,发布三道檄文,广招天下义士,补充辎重粮草,扩军两万余人,使得军威复振。这三道檄文也是现代研究太平天国的重要资料而被载入史册。

参考资料

李秀成《李秀成自述》

何家壬《太平天国在道州》

张德坚《贼情汇纂》

杜文润《平定粤匪方略》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