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驯象助劳」曰「為」

战国时代,汉字形体发生了巨变,「文字异形,言语异声」,不同的诸侯国产生了不同的地域变体,有些汉字几乎是面目全非,「為」或「爲」就是其中一例:

楚系简帛和钟鼎文中的「爲」: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晋系中山国文字中的「爲」: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秦系简牍文字中的「爲」: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连讹变幅度较小,比较标准的秦小篆的字形都非常晦涩,勉强能看出一个「爪」部: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所以,只能看到战国古文字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对小篆「爲」的解释是「伸爪的母猴」:

《说文》:爲,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另一个「爲」的「古文」(《说文》所说的「古文」,就是战国文字),许慎释为「两个母猴相对」之形:

《说文》:古文爲象兩母猴相對形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我也不知道《说文》依据什么看出是「母猴」,而不是「公猴」呢?

当甲骨文出土,「爲」字的造字意图也就涣然冰释了,可以说「爲」的字形特征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看出来:

甲骨文的「象」的「长鼻子」特征非常明显: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而「爲」字从「又(手)」从「象」,其实反应了殷商以前,古人驯服大象当做牛马使用的历史: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甲骨文的「爲」字是甲骨四堂之一「雪堂」——罗振玉先生最先释读出来的,

《增訂殷虛書契考釋》:爲,从爪,从象,絕不見母猴之狀,卜辭作手牽象形……意古者役象以助勞,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馬以前。

「殷人服象」文献有记载,出土文物也有佐证,这一点在以前的文章中谈过,下面再简略的说一下。

先秦文献有「商人服象」的记载:

《吕氏春秋・古乐》:「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甲骨文正有「捕获大象」的记载,如《甲骨文合集10222》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捕获大象的卜辞目前所见有10例: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引自:注1

在1978年的殷墟——安阳武官村发现过大量的祭祀坑,其中发现过「象牲」:一只小象,脖子还挂着铜铃,如下图: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考古报告的描述: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图和书影引自——【注2】

至于殷周时代有大象元素的青铜器、石器和象牙器则多如牛毛: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妇好墓玉石象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商代子母象尊

殷墟妇好墓发现过象牙制成的酒器——觚: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因此「爲」的本义的「驱象劳作」,引申表示「做、制作、干、学习」等很多意义,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字,所以,产生了非常多简体、讹体、变体: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引自【注3】

所以,东汉许慎将「爲」解释成「伸爪母猴」也足不足为怪了。


二、「草书楷化」成「为」

「爲」在隶书中就草写作「为」,最早始见于汉代简牍,如《流沙坠简》、《居延汉简》中的「为」: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注4】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注5】

历代书法家作品中的「为」字,包括晋王羲之、唐怀素、元赵孟頫等等: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所以,简化字「为」是将「爲」的草书楷化而来的。民国时代所颁布《简体字表》也舍「爲」取「为」: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引自【注6】

有人说,草书就是草书,楷书就是楷书,「草书楷化不可取、违背汉字演化规律」之类云云,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可以这么说:汉字演变主导规律是简化,而字形简化很主要就是草写然后楷化产生的。

可以这么说:「隶书」是「篆书」的「草书楷化」,「楷书」是「隶书」的「草书楷化」。举两个例子。

楷书「辶」是来自隶书的草体,隶书则是小篆「辵」的草体,小篆「辵」来自大篆「行止」的简省。

以「道」字为例子说明这个过程:

金文的「道」从「行、止」和「首」: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后来草写将「行」的右半部分省去,草写连笔「彳、止」连到一起形成部首「辵」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辵」在隶书中草写变成了三个点加一横: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三个点」和「横划」连起来也就变成楷书部件「辶」: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从「行止」——「辵」——「辶」就是「草书楷化」。

还有比如:

「陈」的「左耳旁」其实是「阜」的「草书」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都」的「右耳旁」其实是「邑」的「草书」

简化字溯源:「驯象助劳」曰「為」,「草书楷化」成「为」

【注8】

还能举出一大堆,就不一一举例。汉字隶书、楷书大部分字都有经过草书简省形成,越常用的字越草写。

所以,从古至今,草书的「连笔」和「简省」促进汉字的字形的简化的主要驱动力,「草书楷化」古人能用,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

参考文献

  1. 王敏. (2016). 商人服象用途研究. 文物世界(2), 18-19.
  2. 杨宝成. (1987). 安阳武官村北地商代祭祀坑的发掘. 考古(12), 1062-1070.
  3. 李学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217
  4. 罗振玉,王国维(1993),《流沙坠简》,中华书局,页26
  5. 张书岩等(1997),《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页172
  6. 李乐毅(1999),《简化字源》,华语教学出版社,页247
  7. 同注3,页1261(陈)、页583(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