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男教师荒”更严重,优秀的人都不愿意去当老师何解?

精彩导读

教师待遇高不高,直接反映在职业吸引力上,我国有少数地方,如深圳,教师招聘一个岗位可以吸引200多人应聘,而更多的地方,则遭遇无人问津“遇冷”的尴尬。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在线新近发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专任教师数量持续增长,生师比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男教师荒越来越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学前教育阶段女教师占比一直维持在97%~98%,变化不大;小学阶段女教师占比从2010年的57.95%提高到了2017年的67.19%,上涨了9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女教师占比从2010年的49.48%提高到了2017年的55.64%,上涨了6个百分点;普通高中阶段女教师占比从2010年的47.66%提高到了2017年的53.07%,上涨了5个百分点。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新进的教师中,女教师比例远高于男教师;二是近年来,男教师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而不管哪种情况,都反映当前我国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尚难以吸引优秀的男生从教。要解决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熊丙奇:“男教师荒”更严重,优秀的人都不愿意去当老师何解?


其实,针对男教师荒这一现象,我国有的师范院校已经有针对性地推出只招男生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还引起舆论的质疑——这涉嫌对女生的不公平,但是,这些质疑根本不考虑一个现实,师范院校的男女生比例已经严重失衡,为7:3左右。

而就是推出免费师范男生政策,也并没有提高新进教师的男性比例。相当数量的男生,在毕业时并没有选择进幼儿园、小学,原因是幼儿园、小学教师的待遇太低,他们进幼儿园、小学当教师,收入难以养家,成家都会有困难。

媒体曾报道,有部分免费师范生宁愿赔钱也要违约。而考虑到免费师范生的现实情况,我国在把免费师范生政策更名为公费师范生政策后,缩短了服务期限。

在我国农村地区,年富力强的男教师的流失,则更为普遍。

据媒体报道,2015年,甘肃会宁全县招录189名警察,其中有171名来自教师行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据统计,除去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等固定的非现金工资,2014年,我国71%的乡村教师的可支配月工资为1500元到2000元。这一待遇水平怎么能留住教师?

近年来,教师待遇在逐渐提高,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乡镇教师、乡村教师的月收入2016年分别达到3965元和3550元。

但对这一调查,有不少教师认为并没有拿到这么高的收入。而且,就是这一收入,也不比外出打工强。更何况,现在当教师,来自上级部门的非行政任务很多,工作压力大。

也有一些舆论嘲讽教师抱怨待遇低,并认为教师的待遇已经不低了。教师待遇高不高,直接反映在职业吸引力上,我国有少数地方,如深圳,教师招聘一个岗位可以吸引200多人应聘,而更多的地方,则遭遇无人问津“遇冷”的尴尬。


熊丙奇:“男教师荒”更严重,优秀的人都不愿意去当老师何解?


去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全省744个职位无人报名,1643个职位未达到开考比例,1546个职位资审合格为零,515个职位资审合格只有1人,2228个职位无人缴费,3318个职位竞争比小于3,其中244个职位竞争比为2:1。这一现实不能视而不见。

前不久,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中大篇幅谈及基础教育问题。任正非表示,“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

谈及教育情怀,任正非介绍,因为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同时父母也要求任正非一生不许做教师,这一要求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如果说我们教师的待遇不高,优秀的人都不愿意去当老师。那只会出现马太效应,越来越差,越来越差。优秀的人愿意当老师,只会越来越优秀”。

任正非提到的作为教师的父母让其今生今世不准当老师这一情况,在当前并没有多少改观。一家机构所做的《2016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九成以上教师对实际工资收入不满意,近七成教师认为社会不尊重教师职业,八成以上教师认为教师社会地位低,近四成教师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绝对不会再从事教师职业,近五成老师表示不会让子女从事教师职业。

任正非说,不重视教育,国家没有竞争力,“要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国家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竞技中获得成功。”

毋庸置疑,我国已经为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推出了很多措施,但是,由于历史欠债,加之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提高教师的待遇、地位并不上心,能拖则拖,有的甚至还把教师要求提高待遇,认为是不讲奉献,缺乏高尚师德。而离开提高待遇、地位,来空谈师德,最终只会让优秀人才远离教师队伍,教育的未来何在?

在笔者看来,当前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必须加快建设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就被理解为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切实建立这一制度,在当前显得十分紧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