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红岩重卡“驾驶室被穿透,驾驶员险象环生”的10秒钟视频被刷屏。视频中,可以清晰的听到驾驶员说“驾驶室材质不是钢铁材质,而是石棉瓦!”

红岩重卡玻璃板顶盖,在偷工减料的工艺上不能没有下线

经笔者仔细研究,从破裂的驾驶室顶部掉落的材质上看,应该不是石棉瓦,而是玻璃板!

由于玻璃钢材料具有投入少,生产周期短,可设计性较强的特点,所以被红岩这样的个别企业投机取巧应用在车上。玻璃钢的弹性模量低,仅为钢材的1/10,造成产品结构刚度不高,容易变形,如果受到撞击、高温等事故,发生重大伤害的系数非常高。比如这位驾驶员就一不小心掉坑,万幸人没事,否则红岩难免被送横幅。

那么问题来了?国内重卡驾驶室选用什么材质比较多呢?红岩的这款事故车除了玻璃板材质问题,还有其他诟病吗?

红岩重卡玻璃板顶盖,在偷工减料的工艺上不能没有下线

现状:国内重卡驾驶室材质以钢铁为主

在汽车底盘日益成为国际化大采购标准配置的今天,代表企业形象的汽车驾驶室越来越成为汽车制造商倾力开发的重点。即便是在国内企业纷纷追求轻量化设计,驾驶材质、车桥、保险杠的材质多数以钢、铁为主,其他部分如:油箱、变速箱、轮圈等选用铝合金材质。

为何不敢选择轻量化铝合金材质应用在驾驶室上?首选成本太高,面临竞争激烈的商用车制造市场,增加原材料和制造成本,无疑是在给用户增加成本,这与用户追求的“降本增效”背道而驰;其次,铝合金材质应用到驾驶室上,也给安全性能降分不少。基于此,国内重卡企业在驾驶室材质方面现在依然选择的是钢质或铁质材料。

红岩重卡玻璃板顶盖,在偷工减料的工艺上不能没有下线

疑问:除了玻璃板顶盖以外,红岩自卸车还有一个大bug

红岩的玻璃板顶盖已经毋庸置疑,既成事实存在,笔者最大疑问是,如何经过碰撞测试下线的呢?一直叫嚣着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安全可靠的产品,拥有52年的历史的老牌民族重卡企业上汽红岩,还不断邀约全体商用车企业一起做碰撞测试。

约撞是一次蓄意的约会,谁家拿出的产品都可能是经过上千遍测试,通过选拔PK找出的精英中的精英。而一次巧合,就把玻璃板顶盖曝光在青天白日下,请问红岩打脸不?还撞吗?想撞的谁?又撞的了谁?

车辆被动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单纯的去凭一种材料去判断安全与否或许存在偏驳。但是笔者还发现了另外一个BUG,这款红岩自卸车前板去哪里了呢?玩《爸爸去哪儿》失踪版吗?

红岩重卡玻璃板顶盖,在偷工减料的工艺上不能没有下线

前板的作用在于保护整个驾驶室,受到自卸车装货的特殊性,一旦有石子、沙石掉落,形成了一道坚实的保护墙。开个脑洞,如果这款车有前板的话,或者参考国外自卸车,前板很长的话,可能就不会如此惨烈了吧。

红岩重卡玻璃板顶盖,在偷工减料的工艺上不能没有下线

望着这依然扭曲的驾驶室顶盖,祈祷其他的红岩车主免遭这样的“灭顶之灾”,落笔之前,笔者更想和红岩聊点心里话,别没事想着刻意约撞,路上撞车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请珍惜、珍视中国3000万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