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佩猫窝的事件被刷上热搜。

起因是小佩猫窝倒扣引发的猫咪窒息事件,据了解,这款猫窝已经造成了至少四只猫咪死亡,目前小佩猫窝还没有发表任何相关声明。事实上,这款猫窝并不便宜,售价高达769元。为猫主子感到愤愤不平的同时,也感受到如今人们在宠物的身上是越来越舍得花银子了。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

6月14日美股上市的美国最大的在线宠物产品零售商Chewy(CHWY),在上市首日收盘暴涨59%,收报34.99美元每股。Chewy此次IPO原本招股价格区间定于17-19美元,由于市场反响热烈,区间提升至19-21美元,在上市前夜,最终招股价格又提升至22美元。近年来Chewy的营收一直呈现“井喷”态势,这也是其受市场认可的主要原因。

招股书显示,2014财年公司营收2.04亿美元,2015财年翻番增至4.23亿美元,2016财年再翻番至9.01亿美元,2017财年为21.04亿美元,2018财年达到35.33亿美元。公司预计,2019财年的营收可能在40亿-45亿美元区间。6月15日,Chewy总市值曾高达139.47亿美元(约合960亿元人民币)。

宠物经济的风潮已然席卷全球,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已有咨询机构报告提出, 预计到 2023 年,中国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经历年均超过20%的增速。这样的增长势头,在传统行业中非常惊人。

不过中国市场虽大,整体看来却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且国内宠物产品的生产企业大多还停留在代工贴牌阶段,这也意味着国内宠物产业空有巨大的宠物市场,却不得不为国外品牌宠物企业做嫁衣裳,沦为国外的代工企业。

空巢经济推动养宠热潮

老年人需要陪伴,年轻人需要慰藉,于是他们选择了宠物。

年轻人孤独感更甚,据民政部数据显示,离婚率已经连续15年上涨,结婚率连续4年下降。

压力更大,前有以马老师为首的企业家们高呼996是福报,后有小米自动放弃年终奖计划。

何以解忧?唯有撸狗。

美国就是这么做的。作为全球宠物产业发展最成熟的国家,2015年美国宠物数量合计达2.02亿只,意味着平均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两位饲有家养宠物。

与此同时,中国2015年宠物总数量达到1亿只,居全球第三,但人均拥有宠物数量仅为0.07只/人,在宠物数量位列前十的国家中人均水平最低。

近来养宠的家庭上升的很快,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养宠家庭已达到7355万,全国城镇共有9149万只狗和猫,人均养狗达到1.5只,人均养猫达到1.8只。

根据狗民网的数据,2018年中国宠物总量超过了 1 亿只,从城市拥有犬只的占比来看,北京最高为 7.5%,全国则为 1.7%,虽然是否能达到美国的 70% ,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

千亿宠物市场

根据美国宠物协会APPA的数据,2016 年度,美国宠物市场的整体规模为 665.7 亿美元,其中食品消费为 282.3 亿美元。

据白皮书显示,中国宠物行业规模在2018年达到1708亿元,在2010-2020期间将保持年均30.9%的高增速发展。养宠人群年度人均总消费额达到6436元。

中国宠物市场增长情况及预测

2010年至2018年,我国宠物产业市场规模从140亿元增长到1708亿元(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占比约为7:3),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71%,维持高速增长。

宠物的刚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放在宠物身上也适用。

以狗粮为例,一般分为主食、零食以及保健品。

根据白皮书来看,在商品类消费中,主粮的选择是占比最高的。

下图为每月狗(猫)主人每月花费情况,可以看到主粮的消费基本上是零食的两倍。

(单位:元)

代工宿命:客户依赖过度集中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宠物食品相关的上市公司对主粮的业务较少。

目前国内的做宠物食品的上市公司有两家,佩蒂股份和中宠股份。而仅有的这两家宠物产业上市公司,也面临客户集中度高,有业绩下滑风险。代工美国品牌,受毛衣战影响。没有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无法产生品牌溢价效应。

佩蒂股份以狗咬胶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在2018年年报的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76.05%。

主营业务占比如下图所示: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宠股份。

为什么放着最挣钱的主粮生意不做?这当然也和公司的业务模式有关。

国内的上市公司都在忙着干啥呢?忙着代工。

以佩蒂股份为例,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有国际市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业务和国内市场业务。以国外市场为主。这对于当前毛衣战的形式来说,也是一个风险所在。

(单位:元)

ODM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佩蒂设计出动物咬胶后,假如被皇家这样的品牌商看重,皇家跟佩蒂说:我觉得你设计出来的动物咬胶还不错,现在我需要你以我的品牌名称进行生产,不需要大改,只需要稍微修改就可以,比如要针对某种名贵幼犬把咬胶尺寸等改进一下。

这种模式比富士康纯贴牌(OEM)的竞争力强一些,但是归根结底没有品牌价值。议价能力较弱,对客户的依赖性也强,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抱大腿。

从年报中可以看到佩蒂股份对大客户的依赖非常强。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到整体销售额的91.7%。而其中第一名的大客户的销售总额直接占比61.21%。

福祸相依,ODM业务为佩蒂股份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但是也限制了其发展。更何况,前五大客户太密集,如果客户发生流失,公司业绩会有断崖风险。

如果满足于做一家代工企业,未来的前途显然是有限的。

中国的人力成本迟早会高的不可接受,外资品牌最终将代工订单发往那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台资企业的命运早已揭示了一切。

当然佩蒂股份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公司非常重视自主品牌还海外市场的拓展,目前公司的自主品牌产品已在加拿大沃尔玛等零售超市销售,使用“PEIDI”、“MEATYWAY”等品牌。在国内也通过宠物实体店、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自主品牌。公司未来将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提升自有品牌。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新设佩蒂智创(杭州)宠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宠物食品和用品销售。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境外投资设立了越南好嚼有限公司、越南巴啦啦食品有限公司、新西兰北岛小镇宠物食品有限公司。而这些公司境况不一:报告期内,越南好嚼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6675.86万元,越南巴啦啦食品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89.21万元、新西兰北岛小镇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仍处于建设期,净亏损337.61万元。

无论盈利与否,至少没有在狗咬胶ODM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国内宠物食品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啄木鸟财经认为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目前全球宠物食品市场基本被玛氏、雀巢等几家大企业所垄断,它们同时也基本占据了国内中高端市场 70% 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英敏特2017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宠物食品领域的主要玩家如下: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和化妆品不同,根据白皮书显示,目前宠物粮食的品牌价值还不是铲屎官们首要的考虑因素,铲屎官们更关注的是营养需求,其次为专用性、适口性和性价比等因素。

从淘宝上主要品牌主粮的产品价格来看,外资品牌的产品价格普遍较高,集中在50元/kg以上,这和品牌的产品定位密切相关。

而疯狂的小狗、顽皮等国产品牌则更多的强调产品的性价比,通过借势网络爆款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针对的人群也是养宠新手。另辟蹊径,或许能杀出一条血路?

手握宠物市场肉眼可见的海量需求,你看好宠物股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