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精彩节目展示“珠海水平”

6月24日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珠海分会场活动在珠海大剧院歌剧厅盛大开幕。图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斗门水上婚嫁”舞蹈《水上婚嫁》。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扫描二维码看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会刊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慧梓)“听,有一声号角,正在大湾区奏响。看,有一种力量,正在大湾区激荡。”24日晚,“湾区花正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珠海分会场活动在珠海大剧院歌剧厅举行。晚会呈现了合唱、群舞、乐器演奏、粤剧、歌曲说唱等12个精彩节目,集中展现了珠海的文化艺术水平和成果,当晚约1400名观众到场观看。

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合唱团的混声合唱《儿时》中,晚会拉开了序幕。这首曲目描绘了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儿时场景,作品在钢琴声部运用广东潮汕地区的锣鼓节奏表现儿时喜悦,同时传达人们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感恩且敬畏的感情。

晚会主体共分《岁月如歌》、《幸福家园》、《同心追梦》三章,最后以舞蹈《海之歌》作为尾声结束。其中不乏寓意深刻的节目,如女子群舞《半条被子》,便根据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而编创,讲述了长征时期,红军将被子一剪为二,把半条被子留给老百姓的故事。

而古筝重奏《盛世国乐——开元盛世》是著名古筝演奏家孙金阳为中央电视台《盛世国乐》节目所创作的开场曲目,风格大气恢弘、气势磅礴,表达了民族音乐人奋进新时代的自信与豪迈。美声小组唱《新的天地》则是纪录片《辉煌中国》的主题曲,歌词朴实大气,副歌部分慷慨激越,诠释着中国变迁,描述着新时代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

在珠海分会场总统筹、总撰稿晏激洪看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各会场文化艺术节目的共同呈现,就如同一朵朵花盛开在大湾区中,与晚会主题“湾区花正开”寓意相合。

“珠海分会场晚会节目所呈现的,是珠海整个文化艺术界几代人的心血。”晏激洪介绍,晚会节目集中了珠海曾在国际及省内获奖的优秀艺术作品。

表演女声小组唱曲目《青春舞曲》和《雨后彩虹》的珠海市十六分音符合唱团,曾在中国国际合唱节上获得重唱小合唱组的金奖;少儿舞蹈《小小工程师》曾在省级比赛中获奖;粤剧《荔枝颂》的表演者琼霞是红线女关门弟子、曾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据了解,珠海分会场此前筹备耗时3个月,演职人员达500余人。整台晚会在选取优秀节目的基础上,添加主题创作,包含了珠海元素鲜明的节目。

其中,说唱歌曲《美丽的珠海》是珠海本土原创曲目,由在珠海长大的孩子共同赞美这座城市。而取材于珠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门水上婚嫁”的舞蹈《水上婚嫁》,不仅在当晚晚会中精彩呈现,还被选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主会场表演,提前进行了录制,在先行宣传片中十分抢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