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南渡”通电绝非偶然

专家:共产党的领导在鲁西北国共合作抗战中起到重大作用

记者 赵宗锋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内的“皓电”全文。赵宗锋 摄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趁中国内乱之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也就此拉开了侵华序幕。

6年后的1937年11月19日,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进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在聊城发出“决不南渡”的通电。通电一出,震惊全国,不但极大地激发了鲁西北人民的抗日热情,也标志着中共鲁西北地方党和范筑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后,范筑先与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合作抗战,创建了闻名全国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了生机勃勃的抗日局面。

作为国民党的一位旧军人,范筑先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不是偶然的。

17日上午,谈到当年鲁西北的国共合作抗战,聊城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如峰说,鲁西北抗战局面的形成,从中起到重大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决不南渡 共产党人给了他抵抗到底的决心

一个历史事实是,“七七”事变爆发后不到3个月,日军就占领了德州。

在刘如峰看来,范筑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形成,正是在日军大举进攻,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形势之下,经共产党人不断推动的结果。

“‘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筑起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此后,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与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及其内部长期形成的腐败状况,国民党军队在日军进攻面前节节败退。”刘如峰说,在华北,日军于1937年7月底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之后一路沿平绥线进犯察哈尔、山西、绥远;一路沿平汉线进犯河北、河南;一路沿津浦线进犯山东。1937年10月3日,日军占领山东北部重镇德州。在日军步步紧逼,大好河山陷入敌手的形势之下,作为鲁西北最高地方官员的范筑先,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

“早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我党就重视对范筑先的统战工作。”刘如峰说,1937年5月,奉周恩来的命令到山东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彭雪枫更是明确指出,要争取范筑先同共产党合作抗战,建立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后的8月初,中共山东省委邀请范筑先等在济南座谈抗战形势,从此,范筑先与共产党直接建立了联系。

“在座谈会召开期间,范筑先就主动邀请党组织派人去鲁西北。中共山东省委随即派共产党员姚第鸿到聊城,范筑先立即委任其为专署秘书。”刘如峰说,日军侵入山东后,韩复榘为保存实力,率部南撤。1937年10月中旬,韩复榘命令范筑先放弃聊城,率部南渡黄河撤退。范筑先率专署机关等全体人员撤至黄河北岸的齐河县官庄渡口,坐观形势。此时,中共鲁西北党组织通过共产党员张维翰向范筑先提出决不南渡的建议。张维翰等共产党员更明确提出,要同当时刚来到聊城不久的42名青年学生一起留守聊城,坚持抗战。

“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以及张维翰等人的举动,深深感动了范筑先,于是他率部回到聊城,准备抗战,但还未下最后的决心。”刘如峰说,不久,韩复榘第二次命令范筑先南撤。而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则努力争取范筑先就地坚持抗战。同时,共产党员以最坚决最英勇的姿态,表示出誓死不渡黄河的决心。范筑先在党组织的推动和共产党员的激励下,毅然拒绝了韩复榘的命令,于1937年11月19日向全国发出了“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和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的著名“皓电”。“皓电”的发表,震动了全国,振奋了鲁西北广大民众的抗战热情,也表明范筑先和共产党在鲁西北树起了合作抗战的旗帜,标志着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和范筑先的统一战线的形成。

振奋人心 鲁西北国共合作抗战成为敌后抗战的典范

刘如峰说,从抗战初期局势混乱到1938年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从一定意义上说,鲁西北的国共合作抗战,极大地振奋了军心民心,成为中国敌后抗战的典范。而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也是范筑先同共产党人紧密合作,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在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到了领导作用,表现在政治思想上,始终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在策略上,采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有争有让,争而有理有礼有节,让而不放弃原则”的方针。

抗战初期,由于日军步步逼近,鲁西北国民党各县政府官员纷纷南逃,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为了迅速扭转混乱局势,安定人心,建立抗日秩序,中共鲁西北党组织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帮助范筑先对政权进行了认真改造,先后建立了30多个抗日县政府,并委任共产党员到十几个县任县长。同时,废除了过去由县长指派一些土豪劣绅充任乡保长的做法,由民众选举乡、保长。从这些举措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

为了发展抗日武装,中共鲁西北党组织还建议范筑先将保安司令部改为抗日游击司令部。接着,一方面帮助范筑先收编民团、游杂和绿林武装,另一方面派大批党员来到聊城,直接建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到1938年秋,鲁西北抗日队伍由原来的数百人发展到6万人,其中我党直接领导的约1万人。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同范筑先一起,广泛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先后进行了80余次大小战斗,歼灭了大量日伪军,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此外,与国民党一贯的做法不同,中国共产党很注重广泛地发动民众积极抗日。为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帮助范筑先广泛进行抗日宣传,建立了各种救亡团体。先后创办了《抗战日报》等30多种进步报刊,还建立了印刷社,翻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等诸多革命书籍,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鲁西总队、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儿童救国团、农民互助会等群众团体,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到1938年秋,鲁西北有组织的抗日群众就达到20多万人。

刘如峰说,拥有30多个县政权、势力范围扩展到50多个县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又处于平汉、津浦、黄河之间,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鲁西北根据地的建立以及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和全国抗战,也为之后八路军主力挺近鲁西,建立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这些局面的形成,从范筑先个人来说,来自于他的爱国思想,但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其中起到重大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