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完节目,都要思考上整整一天才能落笔。《我就是演员》不是随随便便的娱乐,而真的是对于“表演”这件事真刀真枪的表现和讨论,要写点东西出来,远比写一部舞台剧更费精力。

  在“表演”的本质被逐渐边缘化的现在,这部综艺真是难得的一股清流。它应当是热爱表演艺术的观众,今年最值得追的一部节目了。

  惯例,还是只写选手的表现部分。据我所知,只有演员的部分才是一刀不剪也不中断的完整呈现,而导师的言论只有小部分能剪得进去,妄加推断有失偏颇。

  第一组 《半生缘》

  张馨予 张钧甯

  张馨予和张钧甯这组戏,结果不用多做讨论。一个会演戏,一个不会演戏,大家也都看得明白。

  张馨予愿意来上这个节目,看得出追求,这点是值得佩服的。但就事论事,她的表演基本上是素人水准,和上一期的胡先煦不相上下,但问题在于,她毕竟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了。

  张馨予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基本功不足。一切基本功不足的表演给观众的印象,就是“我上我也行”

  第一个问题还是老问题,如同徐峥所说——你来这儿干什么来了?

  对于角色的理解和分析不到位,会导致舞台任务的缺失;对于舞台任务的缺失,会导致舞台动作的混乱。《半生缘》中的这个场景,发生在不能生育的曼璐唆使她丈夫祝鸿才侵犯曼桢之后。曼璐对于这一切是知情的,她来这里的目的不是安慰受伤害的妹妹,而是让妹妹接受这个既定事实,服从她的计划的。

  另外一个则是技术上的。

  在这样现实主义的戏里,追求“真实”还是一个基本审美诉求。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如何做到“真实”?有一些基本功是必备的,说的通俗点,是一个大家可能听过的要求“真听真看真感觉”。

  所谓“真听真看”,是指对于新环境一个必须的发现过程。所谓“真感觉”是对外界输出的信息,有所反应。拿这段戏来说,凌乱的房间,情绪紧绷的妹妹,都有着不小的信息量。

  发现并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是观众对于角色“真实性”的认可过程。如果缺少了这个过程,以及对手戏之间的交流,那就成了先知先觉的背台词了。

  在基本功还没有完善的时候,讨论演技的好与坏是无意义的。我们在台上看了一个努力想要演好戏,而确实缺乏能力的演员。

  虽然我说张钧甯“会演戏”,但是这组戏里她的表演也称不上优秀。她的基本功过关,而进阶表演技巧缺失,戏虽然“对”,但也不好看。

  在上一期的时候我拿左小青的例子说过,表现在遭遇某些困难和危机时的女性时,难道只有哭和恨两种状态吗?不尽然的。

  我和徐峥的意见一样。在遭遇侵犯之后,“茫然”是不是一种更合理的状态?在冷静下来以后,是否会忌惮于姐夫的强权地位而害怕?是否会进一步想到,姐姐邀请她来家中,本就抱着侵害她的目的?

  张钧甯的“哭”和“咬牙切齿”,虽然情感足够充沛,但也体现出了控制力的缺失。这种缺乏心理支撑的情绪,会显得有些过头而给审美减分,也体现出一种脸谱化的人物塑造。

  在最后他们复演的那一小段中,你便能看出基本功的差别。“会演戏”的张钧甯将自己的表演调整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而张馨予还是没什么变化,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二组 《七月与安生》

  阚清子 徐璐

  这一段落,我们从徐峥和章子怡的争执说起。

  上一季节目,不是没有争论。但扔鞋那一幕,让我很难相信这不是为了节目的娱乐效果而表演的脚本。而这一季的争论,不再刻意营造冲突,而是非常认真的表演主张之争。在话剧的排练场之外,我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讨论表演的场景了。

  虽然我很喜欢徐峥在这一季里的表现,不过这次讨论中,我大体上同意章子怡的观点。

  阚清子的表演,不可谓不真挚;对于人物的把握,方向也没错;表演技巧相较于徐璐,也高出一截。

  但仍然有一个大问题,人物的内心冲突,失衡了。

  在原作中,为什么这段戏能达到情感的高潮?点在于七月与安生的亲密关系,因为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件给打破了。

  阚清子的七月从头到尾对于“愤怒”的表演很充分,但七月从头到底,对于安生的情感在哪里呢?我看不到。不仅如此,除了怒和爱,还应该有被朋友背叛的哀,还应该有被朋友打败的不甘心,还有两人相爱相杀的一种羁绊。

  阚清子和徐璐的这一幕如果只是单纯的抓小三,便还说的过去,如果发生在两位从小情同手足的姐妹身上,就显得太单薄了。

  没有前面的情感冲突,就没有最后的情感和解。七月最后说,只有我是爱你的,在如今的表演状态下,很难有说服力。

  徐璐的表演,类似于第一期的徐娇。几乎没有章法,但靠着个人气质以及表演态度,算得上讨人喜欢。

  徐璐的长处,在于情感爆发。后半段与七月的激烈情感交锋,虽然很粗糙,但确实令人动容。

  徐璐的短处,在于表演的细节。上半段两人的情感交流,安生对七月的复杂情感,被她处理成了被“抓奸”之后的惶恐,过于单调。

  这样的徐璐有一个很大的隐患。“青春无敌”的气质毕竟会逐渐散去,如果她依旧这样“吃老本”的话,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加,适合她的角色会越来越少。

  某种程度上说,两人的表现有点类似上一组张馨予张钧甯。一人懂表演,但方向有点偏,一人不懂表演,凭着本能和天赋在表演。结果也是一样,懂表演的阚清子获胜,应当没有异议。

  第三组 《岁月神偷》

  涂松岩 齐溪

  毫无疑问,两期节目到现在,最高水平的一场表演。

  一直想说,当我们讨论演技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最基本的,人物分析、声台行表、真听真看真感觉。能够做到这一层的演员,算得上是“合格”

  进阶一些的,情感、身体、交流、节奏。开始在这些方向上有所建树的演员,开始称得上“优秀”。

  而在真正顶尖的演员,将会将这一切“技术”变为生活,他们是“活在”舞台上或是镜头前的。

  涂松岩和齐溪两个人的顶尖表演,在这一场里着实共同贡献出了一场超高水准的演出。最好看的表演就来自于这种棋逢对手的状态,这也是许多演员十分在意“对手”是谁的原因。

  涂松岩最漂亮的段落在开场第一部分。

  手上做着工作,面上与妻子交谈,心里却一边在担忧儿子,一边想着如何应对妻子——同时进行四个层面的表演,但凡自己尝试过表演的人,都知道有多难。

  这一幕,表面上没有舞台冲突,而内心中的波澜涌动却始终未曾平息。而本以为舞台将要推进到冲突段落,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生活化的场景里。

  试鞋的那一场戏,动作之干净、交流之顺畅、情感之真挚,放在任何一部话剧或是影视里,都是上佳表现。

  齐溪最漂亮的段落,来自于台风后面对亡故的儿子那一场。心理学上,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有五个阶段——否认、愤怒、交涉、沮丧、接受。

  让我们看看齐溪的表演:

  在喂粥时候发现儿子过世,拒绝接受事实,仍然执着地喂粥。

  和丈夫的角力,哆嗦地自己一口口喝着粥。

  进二回来,丈夫在陪她玩,她看着进一的身体,做着最后告别。

  她扶着床,自己默默地哭泣和思索。

  接受事实,带着对丈夫和进二的爱,继续生活下去。

  什么是真实?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完美地再现了一个人遇到心理冲击时的真实反应。看完这一幕的观众,不可能不为之动容。

  两个水准都如此高的演员的对手戏,是完全没有“竞争感”的。一个合格的演员能做到成就自我,而一个优秀演员的标准一定是成就对手。

  涂松岩的齐溪的这场戏,有太多漂亮的舞台动作可以称赞,没有办法一一历数。如果真是要强行挑刺,还有几个小建议:

  齐溪在上半场面对儿子时,肢体略微生硬,用身体保护儿子的动物性本能有一定的缺失;涂松岩在面对儿子生命危机的时候,有一点点疏离,仿佛儿子的生死更多地与妻子而非自己有关;台风那一场戏,两人关于“顶住”的呐喊有一些刻意,表演欲超过了对角色自我内心的支撑。

  但这些问题都不叫毛病,只是从“极好”到“完美”所差的那一小步而已。这样小问题在其他组身上多到无从一一说起,而这一组只是因为他们的大毛病一个都抓不到,才提出这样的修改建议。

  这期节目没有给出这组的结果,但谁赢都不意外,谁输也必将复活。我做一个大胆的预测,这两人,至少有一人能进入三甲,甚至夺取本季冠军。

  最后,更新一下本季目前为止我对参赛演员的水准排序。

  

  T1:齐溪、涂松岩、任素汐

  T2:宋洋、杜淳、阚清子

  T3张钧甯、徐娇、左小青

  T4:徐璐、胡先煦

  T5:张馨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