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记忆】赵一曼:一位母亲的家国情怀!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是赵一曼写下的诗篇《滨江述怀》中最后两句,人们多称赞她为巾帼英雄,是“万民永忆女先锋”。然而读到她写给儿子的遗书时,一个母亲的不舍与遗憾却更震动人心。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一位母亲要拥有多强的信念才能做到骨肉分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几个月,东北大部分地区几乎全部被日寇占领。党中央为了加强东北地区反帝救国斗争力量。从1932年起,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出一批优秀干部前往东北。

此时,刚在湖北宜昌地下联络站生下儿子的一位女共产党员主动找到党组织,请求到东北工作,这个人就是赵一曼。

离开上海前,赵一曼找到她丈夫的妹妹陈琮英,决定将宁儿寄养到陈琮英的堂兄陈岳云家。

赵一曼深知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与家人再见。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赵一曼毅然决然地抛下幼子,奔赴东北抗日前线。临行前,留下母子二人唯一合影。

一位母亲也可以上战场保家卫国!

赵一曼的加入,在部队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像她一样能文能武的女性非常罕见。赵一曼手提砍刀,斜背匣子枪,她常说,男人能做到的,我们女人也能做到。

1932年,被党组织派到哈尔滨做工会工作的赵一曼,与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假扮夫妻。

1933年4月,赵一曼和老曹一起组织领导了哈尔滨史上规模最大的电车工人大罢工。

1934年,中共哈尔滨地方党组织遭到破坏,老曹不幸被捕。一时间,赵一曼身份暴露处境十分危险。

同年,赵一曼以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赵尚志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游击区。在这里,她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走上了血雨腥风的战场,与敌人开始了搏杀。

1935年11月14日,二团团长王惠同和赵一曼率领二团几十人,来到珠河县附近的安山屯,敌人得到消息后,立即调集兵力围攻。

1935年11月15日清晨,二团几十个人,被三百多名日军围困在一座山里,情况十分危急。上午十点,敌人集中了所有炮火猛攻。赵一曼等人在武器、弹药非常少的情况下,个个英勇,以一当十,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六次进攻,这场鏖战,在春秋岭主峰持续了整整一天。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子弹又所剩不多,在僵持了一天后,二团的战士们还是无法打破敌人包围。

赵一曼果断向团长提出了“带领部队突围转移”的建议。团长坚持留下来掩护,赵一曼却说:“在这危急时刻,还分什么男人女人!你是当地人,对地形熟悉。我来掩护!”话音刚落,赵一曼向战士们高喊“快撤”,自己便带领五名战士,坚守掩护。

在激烈的枪战中,赵一曼为了掩护部队突围,她的手腕不幸中弹,负伤的她滚下了山崖,忍着疼痛,跌跌撞撞地转移到了山岭下的一家农舍里养伤。可是就在几天之后敌人的密探发现了赵一曼的藏身之处,搜捕的日军迅速包围了这家破败的农舍。

赵一曼被捕后,敌人对她进行了严厉的审讯,残酷至极的刑罚并没有使赵一曼屈服,接连几天的审问,敌人毫无所得。而此时,赵一曼腿部的伤口严重溃烂化脓、生命垂危,担心得不到口供的日军将赵一曼送进了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

逃出虎穴,再陷囹圄的母亲自嘲“走眉州”了!

伤势刚好一点的赵一曼,又被拉进审讯室,一番酷刑之后,她的伤口再度破裂了。这一切都被哈尔滨市立医院的护士韩勇义和警卫董宪勋看在眼里,她的坚贞气节,深深感动着韩勇义和董宪勋。

1936年6月28日夜里,董宪勋将赵一曼背出了医院,上了停在了医院后门的汽车,一伙人一路向东而去,经过一番辗转,终于到了阿城县境内的董宪勋的叔叔董广政家里。

敌人发现赵一曼逃走后,很快从开小汽车的白俄司机那里发现了线索,又从太古街的轿铺主人那里得知,赵一曼是由他们抬到荒山嘴子附近的,便立即追去。1936年6月30日凌晨,逃出虎穴的赵一曼,再陷囹圄。

这一次,她遭受到了更加惨绝人寰的刑讯。即便如此,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半点党组织的信息,直到这一刻,敌人唯一知道的信息是赵一曼曾自称“眉州人”,而在赵一曼的老家四川宜宾,小孩遇到倒霉事,都会自嘲“走眉州”了。

1936年8月2日早晨,赵一曼被日军押上了去往珠河的火车,在公开处决之前,敌人将赵一曼绑在了一辆马车上,在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游街示众,此时的赵一曼却一路昂起头高唱“高高的举起,这面红旗,立下庄重的誓言,卑怯者趁早离开,我们将誓死捍卫红旗。“

多年后,在日本战犯大野泰治侵华罪行的自供中,他曾说道,他敬佩赵一曼,一个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并一直前行的奇女子。

如今,在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建起了“一曼公园”“一曼广场”。

在赵一曼曾战斗过的哈尔滨市南岗区,有一条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街”。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会驻足,缅怀她。人们不会忘记,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过这样一位“血沃白山黑水”的巾帼英雄。她离家别子,用生命践行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信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