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藐非常反对诸葛亮的北伐,他认为北伐会消耗蜀国的力量。但蜀汉政权中有些人不同意诸葛亮的北伐,李藐就是其中之一。

导语:史料记载: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不幸病死于五丈原军营之中,终年54岁。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智慧型人物的典型代表。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辅佐,刘备将很难与曹操和孙权抗衡。更不用提后来创立蜀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所以刘备在死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嘱咐他:“若刘禅无能,可取而代之。”

诸葛亮病逝,蜀汉举国悲痛,唯有一人拍手称快:蜀国有救矣

如果换了别人,刘备说出这种话,他肯定二话不说就把刘禅那二世祖给赶下台了。可诸葛亮对刘备一家却是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防止自己死后蜀国沦丧,他在生前便极力提出北伐的建议,并付出了实践。可惜六次北伐都徒劳无功,还耗费了蜀国大量的国力。他也因操劳过度,最后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传回蜀国后,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无论是刘禅还是蜀地的百姓,都将诸葛亮当作了守护神一样的存在。

诸葛亮病逝,蜀汉举国悲痛,唯有一人拍手称快:蜀国有救矣

如今守护神病逝,信仰崩塌,他们怎么能不害怕?怎么能不恐慌?怎么能不哭?于是在那段时间,蜀国的每一个人都如丧考妣,脸上布满了哀伤之色。可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不仅不哭,而且还哈哈大笑,痛骂诸葛亮穷兵黩武,死了是蜀国的幸事。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这个人就是李藐,对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那么的熟悉。李藐的家境不是很好,出身贫寒,早期李藐在刘璋的阵营里效力,但是好景不长,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被打败吞并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刘璋就被刘备的军队打败并且占领了。所以,李藐就开始在刘备手下效力了。

诸葛亮病逝,蜀汉举国悲痛,唯有一人拍手称快:蜀国有救矣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继续坚持他的北伐事业。但蜀汉政权中有些人不同意诸葛亮的北伐,李藐就是其中之一。李藐非常反对诸葛亮的北伐,他认为北伐会消耗蜀国的力量。而且如果北伐失败,整个蜀国都会受到战争失败的影响,甚至可能会走向亡国。最好的选择就是休养生息,让蜀国保存实力。然而诸葛亮不听这些,而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将进行北伐进行到底。

结果也正如李藐所言,历次北伐所取得的成效甚微,并未能动摇曹魏的根基,反而培养了司马懿这个更为强劲的敌人,诸葛亮数次与其对弈都没有取得胜利,最终也因为操劳过度而病死在军中了。

诸葛亮病逝,蜀汉举国悲痛,唯有一人拍手称快:蜀国有救矣

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回成都,举国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唯有李藐仰天长啸,还大呼:“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只不过他口中的蜀国既不是诸葛亮的也不是刘禅的,而是他们益州世族的,他以为诸葛亮死后,本地世族就能趁机上位了。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李藐实在太不会做人了,就算与诸葛亮政见不同,但诸葛亮好歹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还是病逝在北伐途中,也应该缅怀一下。

诸葛亮病逝,蜀汉举国悲痛,唯有一人拍手称快:蜀国有救矣

像后来劝告刘禅投降的谯周,他也一直反对诸葛亮北伐,甚至不满到辞官回家,但谯周听说诸葛亮病逝后,立马就前去奔丧。后来刘禅下诏书禁止大臣为诸葛亮奔丧,而谯周因为行动迅速,成为唯一一个为诸葛亮奔丧的大臣。反观李藐,就是一个狂徒而已!

最后,李藐因为这不尊的举动惹怒了刘禅,被刘禅赐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