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陈红霞,姚煜岚 武汉报道

随着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这意味着,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设想正逐步变为现实。5G带来的三大应用场景,网络功能的虚拟化、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结合,以及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的融合,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必将为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赋能,带动行业创新和发展。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段志刚指出:“作为5G网络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业界普遍看好光纤光缆更加广泛、更高密度的部署,光纤光缆行业正凸显其巨大潜力。5G建设、传输先行。5G应用加速了全球光纤化进程,全球光纤需求持续增长。”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中,变革由技术创新驱动。当前,5G的竞争正演变为光纤基础设施的竞争,高品质的5G网络离不开高品质的光纤基础网络。

6月27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601869.SH,下称“长飞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19上海)公开演讲时表示:“光纤作为5G智能时代的神经网络,将随着五到十年5G建网周期放量增长。5G尤其是从NSA到SA组网演变以后,全球光纤需求将上量,我们预计2019年全球光纤需求量大概在5.19亿公里,2023年将增长到6.5亿公里。未来五年,全世界要铺下去的光纤大概是30亿公里。”

“纤”引未来

5G商用元年的开启,光纤光缆行业受到市场关注。

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19上海)上长飞公司也面向全球发布了5G全联接战略。

长飞公司技术总监罗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5G网络超高速率、超大联接、超低时延将带来通信效率的质变,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消费、工业、医疗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并催生出如无人驾驶、AR/VR、智能工厂、远程医疗等新型应用场景。

事实上,5G承载网也对光纤光缆提出新挑战。长飞公司研发部经理张磊对此总结道:“第一,满足当前应用要求,并考虑未来技术升级或业务增长需要;第二,适应复杂应用环境,高效灵活地部署开通方式;第三,成熟可靠的技术方案,较低的运营维护成本。”

针对5G承载网络密集组网架构集中化、云化大带宽网络、高网络效率的特点,罗杰指出长飞光纤当前启动的5G全联接战略意味着:“全场景,通过5G高密度及大带宽接入,提供覆盖从骨干网到接入网的全系列光纤产品,形成5G端到端的全场景联接解决方案;优品质则对产品执行从设计到交付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为5G网络提供高可靠、绿色环保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高效率即是通过产品设计、材料与制造工艺的持续优化,为5G网络提供便捷施工与高效运维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据平安证券研报信息,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光纤光缆长度数据显示,在2013年-2018年之间,接入网光缆长度占比快速提升,从2013年的47%提升至2018年的66.7%;2013年-2018年,光纤光缆新增长度为2638万公里,其中接入网光缆占比为80%。

由于运营商是中国光纤光缆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在一定程度上能引领市场的增长方向。在运营商还没有产生新的网络规模扩张需求之前,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将在2019年暂离过往5年的高速增长通道。对此,长飞公司副总裁闫长鹍指出这样的起伏波动在行业内是合理的,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赋能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闫长鹍认为:“5G应用并非单一技术实现,而是一系列技术组合应用。5G与交互、计算、控制、智能等组合,满足工业各种场景,变革生产和服务体系。”

5G万物互联在带来数据成倍增长的同时,还将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动力。在当今企业正面对资源竞争、技术挑战、供需不平衡等困境,数字化转型是突破这些瓶颈、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抓手和唯一途径。

这种情况下,长飞公司开启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践。“提供 5G+全光融合通信网络,实现全工业场景网络覆盖,满足工业场景对网络延时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提供全光MEC边缘智能网关,解决普适的协议转换和数据采集及实时控制的问题;提供工业大数据计算平台和数字孪生开发仿真平台,为企业不同维度,不同场景的监控、分析、预测及决策等逻辑运算提供服务。” 闫长鹍如是介绍道。

在低延时、高带宽、高可靠的网络体系之上,实现万物互联的泛在接入,并通过数字孪生应用满足多元业务场景的构建,帮助企业打造智能化运营、数字化创新等核心数字化能力,让企业更快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方向迈进。

目前正处于4G末期、5G开启之时,4G的市场大部分进入完善阶段,而5G的市场需求尚未释放。面对5G市场的需求起飞周期,闫长鹍表示:“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希望这个起飞时间点越早越好,但并不能预测。”

未来5G时代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罗杰指出,光纤容量极限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解决方案。“尽管目前已有多芯光纤,可以将容量传输增大数倍。但是‘空分复用光纤’的概念提出多年,还需更多研发投入,来满足未来容量需求。”闫长鹍也表示市场需要设计更好、安装更方便、速度更快的光缆。

(编辑:张伟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