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讲星座,中国人有生肖。从动物身上探寻自身特性,看来中外类似。

中国人,按照传统说法,人人有个属相。

属什么?十二生肖轮着转,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总有一个属于你。

相信命运的人,坚信命运与属相密切相关。所以,这个属相,对每个人,都挺要紧。

偏偏,有人就是弄不清楚自己的属相。不仅自己不清楚,亲戚朋友不清楚,就是父母也弄不清楚,牛皮哄哄的算命先生,看了这些人的生辰八字,照样傻眼!

咋回事哦?

中国最古老且最通行的夏历,即今之所谓阴历或者农历,是以天干地支搭配组合成的60位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纪年及纪月、纪日,甚至计时,表示12时辰。

公元前二三千年的黄帝时期,农历及其干支纪年法创制之时,显然还不涉及到属相、生肖。

商代,尽管殷墟甲骨文中,出土有刻着完整60甲子的甲骨,并被认为是当时的日历;尽管人们也知道商代占卜盛行,但是,却未发现干支的运用与生肖相关。

有人说,公元前6世纪,农历中使用的十二生肖,就已经出现。而生肖纪年法始于何时,未见定论。东汉王充《论衡》,始见十二生肖完整记载。民间使用生肖纪年法的准确记载,则是见于南北朝时期了。此时,个人的生肖属相,是否开始赋予个人命运、运程因素,不得而知。

运用干支纪年算八字,通过生肖属相测命理,始于宋代。算八字,一年的起点是定在立春这天的,当年属相的认定,也就以立春为起讫点、分界线。

起于黄帝,一直使用到清王朝垮台的农历及其干支纪年法,本来是以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所谓春节,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点的。《尚书.大传》:“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

这下子,问题来了——干支纪年,每一年的起始点,有不同说法。

一种认为,新的一年从春节(正月初一)当天开始。

一种认为,新的一年从立春当天开始。

茫茫人海,总有些人,刚好出生在春节、立春这个时段。这就让他们无所适了!

年轻人谈婚论嫁,要合八字。红白喜事,也难免用到属相啊、时辰啊什么的。在迷信的人看来,生肖不清楚,男女八字是否相合、办事情是否相冲相克,这一类问题就出来了。

这种让人莫名其妙的属相认定疑难,其实一直存在。

今年春节是2月16日,立春是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有的老黄历,从2月4 日,就已经从丁酉鸡年进入了戊戌狗年。有的老黄历,则是虽然从2月4日进入了戊戌年,但是直到2月15日除夕,都还是鸡年。2月16日春节当天,即正月初一,才进入戊戌狗年。

到底那种说法有理呢?两种说法,或者说争议,长期难以定论。

去年,《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国家标准出台。明确:农历干支纪年和属相,一律以春节为准。

这下子,疑难问题终于有了明断。

事实上,正月初一作为干支纪年新的一年开始,最为妥当。理由:最为公众熟知,具有广泛认知基础;节点明确,易于操作;符合传统,历史依据清楚。

农历属于阴历,即月历。月历的起讫点,当然应该考虑到月初月末运行周期的问题。“正月初一”本来就是“第一”——第一月、第一日,正是开始的意思,符合月历运行周期方面的要求。

干支纪年新年起点的争议,或许,同干支纪月起始日的争议直接相关。干支纪月,也存在两种说法,即:朔日(每月初一)是每月起始日、二十四节气中单数节气是每月起始日。

有以节气为一月之始的说法,自然就有以立春为新年之始的说法。过去的“立春”,不仅是时序节点,更是同太阳、气候直接相关的物候节点。作为带有明显气象色彩的物候节点,虽然照样反映时令,但是时点相对不固定。所以,作为新年的开头,还是正月初一更好些。

不过,八字神秘无比。八字命理学说,早就融化进中华文化血脉之中。不依照八字认定的时间、属相,还叫做算八字吗?

这样看来,八字历法的老黄历,肯定还大有市场。立春为起讫点的属相认定方法,势必还得持续下去。

问题是,立春前后、春节前后出生的人们,到底是龙是虎、属牛属马,可得永远纠结下去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