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08—1711年,丹彼尔参加了伍德罗·罗吉斯船长的考察队,开始又一次环球航行,1709年1月当他们行至智利附近一个荒芜人烟的岛屿——胡安·菲南德时,发现了一个身着羊皮的“野人”,起先这个“野人”只会和着手势,伊伊呀呀,约莫过了一周他才恢复了说话能力,他就是亚力山大·塞尔科克人,凭借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本能已在此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丹彼尔则率圣乔治号于1707年回到英国,并在1709年出版了《新荷兰航海续集》。

地理大发现第108篇:丹彼尔环航世界两次,发现澳大利亚大陆


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第二次航海路线图

威廉·丹彼尔(William Dampier,1651-1715),出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东科克,英国海盗、航海家、海图绘制家、澳大利亚的发现者。他也是第一个环航世界两次并继续进行第三次环球航行的人。

提及海盗这个话题,在人们的印象中海盗似乎就是一个邪恶力量般的存在,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海盗打劫船只主要就是为了勒索钱财,但是这位丹彼尔颠覆了人们以往的思想,因为丹彼尔在当海盗的经历中,与其他海盗最大的不同就是丹彼尔对钱不感兴趣,却对于气象、水文现象和海洋动植物感兴趣,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奇葩的海盗了。

【第一次环球航行】

威廉·丹彼尔16岁成为海员,在印度洋上当过见习水手,后来应征入武成了一名皇家海军,并参加了英荷海战,据资料记载,他是一个思想敏锐、性格豪放的年轻人,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同军队作风格格不入。

1673年,丹彼尔加入了加勒比海盗集团,在西属大陆的中美洲地区干些无本生意,曾两次拜访坎佩切湾。他进行第一次环球航行的经过是:1679年,他陪同一群海盗横越达连地峡袭击巴拿马城,在那个地峡的太平洋沿岸抢夺了西班牙的船只,然后袭击了秘鲁的西班牙殖民地。结果被西班牙人击溃,不得不穿过地峡返回。

丹彼尔一路来到弗吉尼亚,1683年后在私掠船长詹姆斯·库克手下做事。他们又绕经合恩角进入太平洋,一年之中,连续在秘鲁、加拉帕哥斯群岛和墨西哥抢劫西班牙人的领土和财产。沿途几股海盗汇集起来,组成了一个拥有十艘船的舰队。

库克在墨西哥死去,戴维斯船长出任新首领,丹彼尔则转到了斯旺(Swan)船长的船上,即塞格奈特(Cygnet,小天鹅)号。为了躲避西班牙舰队的追捕,他们于1686年3月31日出发横越太平洋,到东印度群岛去闯闯运气。中途船队停靠在关岛和棉兰老岛,在放逐了斯旺和另外36人之后,其余的海盗悠闲地航行,经过了马来半岛、越南、马尼拉、香料群岛和新荷兰(澳大利亚)。

1688年1月初,塞格奈特号抵达了澳大利亚西北部靠近金湾(King Sound)的一个半岛附近,停在那里进行休整。丹彼尔利用这段时间上岸,调查研究了周围环境,观察记载了陆地上的动植物和土著。由于这个缘故,后来这里就被称作丹彼尔半岛。丹彼尔无法确认这是一个大岛还是一片大陆,但他下了断言,“这里即不是亚洲也不是菲律宾群岛的一部分”,由于是在逃亡过程中,因此他没能多做停留,

1688年3月,塞格奈特号启航经由苏门答腊岛驶往印度,在孟加拉湾的尼科巴群岛(Nicobar Islands)停靠期间,丹彼尔和另外两人被赶了出来。他们弄到了一条独木舟,从岛上划到了苏门答腊岛的亚齐地区,然后继续前进到Bencoolen,在那里搭上了一艘船,绕经好望角后于1691年回到了英国。

【罗巴克号探险】

回国后的丹彼尔一贫如洗,不过他的航海日志却有无形的价值。1697年,他将日志整理出版,名之为《新环球航行》,引起了海军部的注意。海军部因而委托他重到新荷兰(澳大利亚)勘查,为日后的扩张作先期准备。

1699年1月14日,丹彼尔受命指挥皇家海军罗巴克(Roebuck,雄獐)号出发,7月,抵达了西澳大利亚的鲨鱼湾(Shark Bay)。为寻找淡水,船沿着海岸向东北行驶,发现了丹彼尔群岛(Dampier Archipelago)和罗巴克湾(Roebuck Bay)。由于水手陆续患病,威廉·丹彼尔被迫将船驶往印尼的帝汶岛,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的时间。

1700年元旦,丹彼尔启航向东行驶,抵达了新几内亚,然后转向北方。2月中旬,他又来到了当年那片只有“一面之缘”的神秘陆地,但此一时不同彼一时,丹彼尔驾船考察了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发现这里不是什么“大岛”,而是一块真正的新大陆,他以女王的名义宣布这里为大英帝国的领土,并命名为“新大不列颠”,就是今天的澳大利亚。丹彼尔继续航行,又发现了一系列的群岛和海峡,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给世人展现了一张完整的南太平洋海图。4月,罗巴克号被风吹返,于7月3日抵达巴达维亚。经过三个月的修理后,威廉·丹彼尔启航经好望角回国。

1701年2月21日,在大西洋中的阿森松岛(Ascension Island)停靠,罗巴克号因破损而沉没,大部分文件都随船一起丧失,丹彼尔幸而留存了一些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海域的海岸线图纸和信风、海流资料。他们在岛上被困了五星期,直到4月3日搭上一艘东印度商船,终于在8月回到了家乡。

回国后丹彼尔却遭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原来在这次航海期间,他曾把一名叫做乔治·费希尔的船员放逐到巴西,费希尔回来后向海军部提出控诉。虽然丹彼尔在法庭上愤怒地进行了辩解,但最终被判有罪,对费希尔进行赔偿,并被皇家海军解雇。

地理大发现第108篇:丹彼尔环航世界两次,发现澳大利亚大陆


《新荷兰航海》中的插图

1703年,丹彼尔将1699-1701年的探险经历著成《新荷兰航海》一书出版。

【第二次环球航行】

丹彼尔的《新荷兰航海》出版后,又重新干上了私掠者的老行当。其时正值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私掠者们为国所用,于是丹彼尔又当上了船长。他指挥一艘拥有120名船员和26门大炮的圣乔治(St George)号,后又有一艘63人16炮的五港(Cinque Ports)号加入,于1703年4月30日出发,对法国和西班牙进行骚扰。途中成功地捕获了三艘西班牙小船和一艘550吨的大船。

地理大发现第108篇:丹彼尔环航世界两次,发现澳大利亚大陆


胡安·斐南德斯位置图

这次航海过程中发生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塞尔刻克(Alexander Selkirk)事件,起因是五港号的船长托马斯·斯特拉得陵(Thomas Stradling)与船主塞尔刻克之间发生争执。1704年10月,五港号停留在智利海岸外400英里的无人小岛胡安·斐南德斯(Juan Fernandez)岛进行补给,塞尔刻克被放逐到岛上,孤零零地在那里生活了四年多。不过塞尔刻克实际上是因祸得福,因为后来那艘五港号在途中连同大部分乘员沉没了。丹彼尔则率圣乔治号于1707年回到英国,并在1709年出版了《新荷兰航海续集》。

这件事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也造就了一代名家丹尼尔·笛福,他那本根据塞尔科柯的事迹改编的《鲁滨逊漂流记》也获得了轰动,笛福为了记念这位水手就把主人公起名叫Robinson,意为“鲁滨之子”。从收益上看,这次航行是最成功的一次,获得了近20万英镑的利润。但是,在分到这笔钱财之前,丹皮尔就于1715年在伦敦死去了。

威廉·丹彼尔则率圣乔治号于1707年回到英国,并在1709年出版了《新荷兰航海续集》。

【第三次环球航行】

1708—1711年,丹彼尔参加了伍德罗·罗吉斯船长的考察队,开始又一次环球航行,1709年1月当他们行至智利附近一个荒芜人烟的岛屿——胡安·菲南德时,发现了一个身着羊皮的“野人”,起先这个“野人”只会和着手势,伊伊呀呀,约莫过了一周他才恢复了说话能力,他就是亚力山大·塞尔科克人,凭借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本能已在此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这件事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也造就了一代名家丹尼尔·笛福,他那本根据塞尔科柯的事迹改编的《鲁滨逊漂流记》也获得了轰动,笛福为了记念这位水手就把主人公起名叫Robinson,意为“鲁滨之子”。从收益上看,这次航行是最成功的一次,获得了近20万英镑的利润。但是,在分到这笔钱财之前,丹皮尔就于1715年在伦敦死去了。

【纪念】

地理大发现第108篇:丹彼尔环航世界两次,发现澳大利亚大陆


丹彼尔海峡位置图

丹彼尔海峡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海峡,位于温博伊岛和新不列颠岛之间,连接北面的俾斯麦海和南面的所罗门海,长50公里,宽24公里。


地理大发现第108篇:丹彼尔环航世界两次,发现澳大利亚大陆


丹彼尔群岛地图 丹彼尔地位置图

在澳大利亚丹彼尔当年第一次登上的地方被命名为丹彼尔地,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海盗探险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