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 歌手们唱出他们的心声,呼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燃起一颗爱心,做一个“热心肠”!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希望。

的确,热心肠的好处不胜枚举: 当你外出办事,不慎迷失方向时,借助于他人的指点顺利到达目的地;当你赶着上学,确挤不上车时,好心人在你背后推上一把,会使你免于迟到;当你买东西缺少一分钱,正干着急时,热心肠的人递上一枚小小的硬币,能解你的困难。虽然这些不过是生活中的芝麻小事,可确实解除了不少麻烦,使你腾出更多的精力,更好地从事你的工作,为振兴中华添砖加瓦,难道你能说沸腾的生活少得了这些小事。

但依旧有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最值得相信,我依仗自己的力量能办成一切事,不需要什么人帮助,像鲁宾逊一个人在荒岛上坚持四年多。”此言差矣!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漫长而曲折,谁也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险阻,即使是鲁滨孙也曾得到过老狗的帮助,倘若没有中学生的慷慨捐赠,宏伟中学的生那位同龄人,将一直为病变所苦恼;倘若没有热心人的反复劝诫,又会有多少人误入迷途。

热心肠能给人带来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但可叹的是,如今热心肠的人越来越少,见死不救的事却屡有发生。电台有报道过一位老教师中暑跌倒在地,旁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围观议论,但无人伸手救援。还是民警路过,才将这位老师送往医院。脱离危险后的老师无限感激,又不胜心酸的说:“要是没有那位民警,我这条命也许丢在街上了。”中国不是有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做热心于己于人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就个人来谈,提高道德修养;就他人而言,解人于危难之中;就社会来说,促进风气的好转。

也许会有人辩驳:“我不是不想做热心肠,可社会缺少这样的土壤,不可否认,目前社会缺少热心肠的土壤是事实,某些道德水准低下者,非但自己不去热心助人,在别人帮助他人是还讽刺挖苦,以此取笑为乐,使助人者孤立无援,处境尴尬。但报怨无济于事,并不能使现状有丝毫改变,重要的在于一要有热心肠,二要扶植热心肠,如此,做热心肠人的土壤会日渐增多,社会风气自然日益好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会倍感温暖,学习、工作就能更有劲,社会文明的发展速度会加快。如果不是这样,犹如冬天围火取暖,人人都想暖炉里发散更多的热量,可谁也不去添煤加炭,试问暖从何来?

世界需要热心肠,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整个社会的风气的根本好转,让祖国昂首屹立的责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肩上。愿我们所有的年轻朋友,都能从我做起,使世界变得更温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