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锦囊答主:王海璐 36氪记者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指的是当股指波动幅度到达某个阈值时,交易所为了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暂停交易的措施。

就像电器发生短路时,保险丝会在过量电流通过时熔断以保护电路,股市的“熔断机制”,目的也是为了让过热的市场冷静冷静,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不受过多损失。

美国是熔断机制的鼻祖,1988年推出后几经调整,目前的标准分为三级: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指数下跌7%、13%时,将暂时停盘15分钟。股指出现20%的暴跌时,将会关闭股市1天。

除了对指数采取熔断,证交会还对个股实行了“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机制。如果个股在交易价格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需暂停交易。如果15秒钟内还没回到规定区间内,将暂停交易5分钟。

美国东部时间9月14日,趣头条在纳斯达克IPO,开盘暴涨30%,此后股价迅速走高,5次停牌,就是因为触发了“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机制。蔚来汽车在纽交所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开盘涨超10%,随后快速下跌超过10%,两触发了价格波动机制。

1987年10月,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重跌22.6%,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这一天成了美国金融界有名的“黑色星期一”。第二年,纽交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正式实行熔断机制。

中国股市2016年曾经尝试引入“双向”熔断机制,但发生严重的“水土不服”。美国有做市商制度,允许场外交易,且机构投资者占主体,而中国股市有涨停板制度,且为散户市场。因此,在连续四个交易日四次熔断后,证监会宣布暂停这一机制。

1分钟知识锦囊是36氪的日更问答新栏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钟为限,快问快答一个重要的商业问题。今天我们解答的是股市相关的问题。如果你对近期的商业世界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锦囊负责找高手为你解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