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肉体的问题」|每日赠书

暴雨的午后,我坐在酒吧吃掉了一份意大利肉酱面,准备离开的时候,偶遇了相熟的女编辑。她淋着雨闪进酒吧,一面和我闲聊,一面风卷残云般吃掉了一盘远超我刚才分量的大份青酱意大利面,又意犹未尽叫了一杯扎啤。

然后她十分突兀的对我提起了「60 岁的中文系女教授」。长腿细脚踝胸部扁平没屁股的 60 岁中文系女教授,短发单眼皮戴近视眼镜,乳头肥黑皮肤白皙浑身皮肉松弛……

真实而且怪异的描述让我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形象,但叫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这个形象的来源竟是她所崇拜的诗人的性幻想。

一位 70 多岁的老人延续了一生的性幻想。

对此,诗人自己解释说:「大概是我一开始便对死亡和衰老充满了好奇。」

「与你后来真正体会到的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两厢比较,结果如何?」

他微笑:「简直不值一提。」

这个下午过后,「六十岁的中文系女教授」开始不时在我脑海中出现,作为一个逝者悬而未决的幻想,它几乎是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和女编辑的生活。

一本豆瓣评分 7.8 的《60 岁的中文系女教授》送给你,但是要事先说明:这并不是一部让人特别愉快的小说:人们总会老去,身上早晚会飘出香水也无法掩饰的老年人特有的酸腐味儿。到了那一天,你会如何应对?

「一切都是肉体的问题」诗人说,「随着年龄增长,你也会真正从生理上明白这一切的。」

每日赠书

「一切都是肉体的问题」|每日赠书

六十岁的中文系女教授

汪若

¥1.99 限时免费

领取方式: 点击 阅读原文(拉到底部,快戳它!!),前 300 位即可免费获赠《六十岁的中文系女教授》电子书一本。

读者评语

@金光乱闪

这个故事很特别。

对我而言,仿佛一只手推开了黑暗中的一扇门,让我努力睁大眼睛去看清自己内心的恐惧。

我逐渐退化的脑子,在扫过了那些漂亮的字句后,只留下了「情欲」、「衰老」、「死亡」这几个字眼。

情欲,即是「生」、「生命力」,是起点。「死」是当然的终点。在「生」与「死」之间,横着绵绵地衰老。情欲常被用来填满感官,驱除不安。虽然其实它不能。

死?是个什么样子?很黑?听不到?看不到?不能动?这个世界的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沧海桑田与我再无干系?又如何呢?恐惧的是这些么?还是恐惧“未知”?

镜中的自己,眼波虽然依旧明亮,自己却能一眼洞悉与往日的不同。原本上扬的眉眼开始下行,浅浅的法令纹让人显得严肃疲惫。即使出尽法宝、各种锻炼、精心计算每件食物的热量,你依旧不能抵挡衰老缓缓地靠近你。你告诉镜中的自己,这令人不满的肉身,已是你能拥有的最年轻的样子,往后的每一天你只会一天比一天糟糕。除非你舍得在当下死去,你必定变得干瘪迟钝气味难闻。如果象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走在寿终正寝的路上,死神有太多时间让你感受到他的力量。衰老如暗夜潮水悄无声息地包裹住你,最终把你卷到死神手上。缓慢,如蚕食桑叶、痛楚,如钝刀割股。

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用一生的时间为死亡做准备。今天有个朋友突然说出这句话,我惊呆了,居然一字不差。、

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讨论过衰老这个话题。这个故事让我有机会把这些说出来。

@郭 亮

有一种小说单单是看故事,另外一种小说则还看语感,或者说,享受作者遣词用句的节奏。小说前三分之一,非常的村上春树,接着女编辑口中的诗人登场后,特别是编辑和诗人的讨论举例——大概主要还是诗人的缘故——让人想到了罗贝托·波拉尼奥,然后又过了三分之了的篇幅(感觉应该是刻意掐了这样的时间点或者说不经意间就这么做了),老诗人就出车祸死了。最后三分之一,才直面了小说的主题,关于衰老与死亡的60岁中文系女教授的困惑意象。

@生就灿烂

超喜欢,只从读者不从专业角度点评:

读个导言就像一口气都下去了,所读果然不失望。

从始至终都觉得这是一篇味道十足的小说,是的,味道,不管人物、情、欲还是生、死都有浓烈混杂的味道。

比味道更给我重击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人是完整清晰的,但又都是血肉、灵魂完整的。虽然没有名姓,但这几个人交织出场似乎在共同完成一种生与死、爱与欲、自由和责任的探讨。

看得过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领取限量免费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