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庆城从汉唐时期封闭迷信的渝州蛮族中走来,从民生凋敝、百业艰难的陪都硝烟中穿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老重庆人、新重庆人,一代又一代重庆人的共同努力下,今天他正以更加开放包容,更加文明自信的姿态成为越来越多人喜欢的山水之城,魅力之都。总书记2016年视察重庆市时,提出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接点的“两点”定位,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两地”目标和“四个扎实”的工作要求。



为深入推进检察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市检察院开展支部书记讲微型思政课集中展示活动以来,该项主题教育创新举措在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深入铺开。“七 · 一”前夕,市检察院将举办全市检察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微型思政课集中展示大赛。届时,来自市检察院、5个分院和38个区县(自治县)院的党员代表们将进行现场角逐。

从今天起,本微将陆续编发部分课堂实录,供交流学习。


本期主讲人:刘伟

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职务:检察五部支部书记

题目:《此心安处是吾乡》

温馨提示: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2016年视察重庆市时,提出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接点的“两点”定位,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两地”目标和“四个扎实”的工作要求。

2018年参加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要求。

2019年,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又提出发挥“三个作用”等重要指示要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新时代重庆发展定向导航。

作为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巴山渝水的重庆人,我感到非常的振奋,非常的骄傲,也非常的感慨。


我1975年出生在重庆母城渝中半岛,我的祖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从潼南农村来到战火纷飞的陪都重庆,艰难地谋生,慢慢有了我们这个家。我祖父曾经告诉我,日军大轰炸重庆时,他就躲避在解放碑的地下防空洞中。我儿时印记中的重庆是高耸的解放碑与四周低矮破旧的木质民房,是苍白路城墙边倔强生长的黄桷树结出的嫩绿新芽,是新华书店悬挂的毛主席和华主席并列的巨大照片,是路过老四川、顺庆羊肉馆门前时弥漫整个大街的牛羊肉香味。这片土地山环水绕,云山雾罩,夏日炎热,秋冬阴冷潮湿;街边纳凉,沿街叫卖,人声鼎沸甚至谩骂争吵的声音飘荡在半空中,那基本都是方言味很重的重庆土话。

我记忆中的山城既不现代,也不开放,更谈不上发达。《剑桥中国史》的作者、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二战中曾到过陪都重庆,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到重庆,我就强烈地感受到此地为人类居住,真是不幸,一切都笼罩在烟尘雾霭中,因为没有平地,人们出门就得象山羊一样爬坡”。

改革开放40年,今日的重庆成了政治家眼中西部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了企业家眼中发展强劲、充满活力的的投资热土,成了全国游客心中充满魔幻魅力的网红之城。

但如我的内心,拨弄我心弦的依旧是日益清澈,静静流淌的嘉陵江水,依旧是钢筋混凝土丛林中仅存不多的小巷和路边的青石。如我一般的重庆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存,在这里奋斗打拼,也在这里长眠安息。

我爱这座城市,不论他是万众瞩目的直辖市还是乱石嶙峋的江边码头,正如苏轼在一首词中所表之情“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总书记指出“重庆人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峻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重庆人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的个性和文化”但重庆特殊的人文历史也沿袭下来“袍哥文化、码头文化、江湖习气”。重庆历史悠久,但进化较慢,文化积淀不深;重庆人吃苦耐劳,热心快肠,但谈吐欠雅,开放创新不足;重庆人耿直义气,但眼界不够宽阔,著名历史人物有巴蔓子、邹容这样的忠勇刚毅之士,而较少有问鼎中原、封侯拜相的雄才和引领时代变革的大家。

改革开放40年来,这座山水之城得到了千载难逢的飞越式发展,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新移民加入了这座城市,建设着这座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重庆从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中就有移民的渊源,重庆人不封闭排外,重庆的新居民新移民也不排斥老重庆人,在这片土地上,不论你是什么民族,不论你是什么口音,不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喜欢它你就可以融入它,只要你辛勤打拼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重庆城从汉唐时期封闭迷信的渝州蛮族中走来,从民生凋敝、百业艰难的陪都硝烟中穿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老重庆人、新重庆人,一代又一代重庆人的共同努力下,今天他正以更加开放包容,更加文明自信的姿态成为越来越多人喜欢的山水之城,魅力之都。

总书记牵挂重庆发展,关怀重庆人民,他对重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不正是3200万巴渝儿女共同的心声和对未来美好生活共同的愿景吗?让巴渝大地的山更清、水更秀;让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以开放和创新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这一幅美好的画卷和蓝图,不正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吗?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只能说,答案在巴山渝水每一片山水之间,在每一个感恩时代的民众的心间,他象一丝甘露、一缕曙光将传遍阳光下每一个角落,点燃每一个饱满的生命,让他流向大海,洒满大地,让他随风而起布满天空,现在到永远,温暖人心,不可分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