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杂谈丨荆河戏的渴望

王明义

“听说上面有精神,为研究解决地方荆河戏配套班底保护,确保地方荆河戏艺术薪火相传,实行一县一团重点扶持。”临澧民营国风荆河剧团荆河戏传承人翟丕珍心里乐开了花,好几夜高兴得睡不着觉。

翟丕珍是国风剧团的台柱子,科班出身,专攻小生行。师从郑士贞、张运浩、鄢安奎等荆河戏名家。她谦恭好学,戏路宽,念白清晰,唱腔圆润,动作优美。擅长文武小生、反串武旦、老旦,善于以唱功、做工刻画剧中人物形象,享有“荆河戏小生泰斗”的誉称,受到沅澧一带观众的喜爱和热捧。

临澧之有荆河戏,得益于蒋家。据传,咸丰(1851-1861)末年,临澧县城的蒋家从湖北沙市娶来一房媳妇,娘家是有钱人,陪嫁了一个“长”字派科班。戏班在蒋家演出几场以后,艺人们纷纷回老家了,只剩下一个张长贵,蒋家遂聘张长贵为师,张榜收徒,出资创办了“福”字科班,是临澧县荆河戏班的首创。福字班出科后,定名为“同福班”。临澧荆河剧团是由同福班、安福班合并组建,更名为临澧县国风剧团。新中国成立后,荆河剧演出经历了“高峰”“低谷”“复苏”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副主席肖耀庭,县文化馆馆长颜家庆先后改编和创作《杨门虎将》《孟良一家》《狸猫换太子》《程咬金招亲》和《双合印》《杨八姐闯幽州》《玉麒麟》《状元媒》《宋士杰告状》,在常德地区轮回演出,场场爆满,轰动湘鄂两江(荆江、澧江),享誉三湘四水。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电视、歌舞等多种文艺事业的发展,冲击了“一枝独秀”的荆河剧,演艺走向“低谷”,县荆河剧团基本停演,大部分演员改行自谋职业。时任县政协秘书长、县统战部副部长莫家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了《振兴常德地区传统戏之我见》《为振兴荆河戏说几句话——破戏剧消亡论》《关于认真解决“三个青黄不接”,振兴荆河剧的建议》等文,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临澧在县委宣传部、县政协组织举办中青年演员技艺比武,农村业余荆河戏调演挑选尖子演员,优秀传统剧目赴省、市参加比赛,荆河剧团下乡轮回演出等,并在剧院演出传统戏《林冲夜奔》,名演员张阳春饰林冲,屈天墉饰高俅,王明友饰高衙内,公演3天,精彩的表演,受到观众热捧,为复苏临澧传统荆河戏夯实了良好基础。县委、县政府将拯救荆河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恢复和振兴提上了工作日程,成立了振兴荆河戏领导小组,组建了民营国风荆河戏责任有限公司,聘请肖耀庭为戏剧音乐作家和导演,重新挖掘改编优秀传统戏,为剧团装备了新的服装道具和一辆巡回演出专车,常年组织剧团下乡巡回演出,让农民看好戏。至此,临澧荆河剧走上“复苏之路”。

为振兴荆河戏,原临澧荆河剧团的部分老艺人李德苗、邵家安放弃城镇休闲,为传承荆河戏随剧团东奔西走,既当导演又粉墨登场,主角、龙套一起上,受到观众的赞扬。随着“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政策的出台,荆河戏更加深入人心。

剧团团长易腾一说:“目前剧团长期坐庄的就是我和妻子翟丕珍了,每逢演出都是临时招兵买马。好在有那些挚爱荆河戏的老艺人召之即来,又有喜爱荆河戏的群众捧场,倒也过得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河戏虽有了生存的土壤,存活下去仍需要政策的扶持、社会各界的支持。”

“由于人少,收入低,加上大部分老艺人年近古稀,剧团缺人成了大问题。希望政府能早日组建科班,培养后备人才,解决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让荆河戏得到更好的传承。”翟丕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