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常被调侃“徽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南京的安徽人实在太多了!

你身边一定有一位安徽人,或许,你自己就是安徽人。不管是同事,还是打车的司机,饭馆的老板…甚至你的亲戚都有可能是安徽人。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这也难怪。首先,因为距离太近,安徽人民现在都能坐着地铁去南京了,S8线底站金牛湖离安徽才5公里,骑个共享单车就能到家。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其次,安徽是著名的劳动力大省。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1200万人左右,有1/4都来了南京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安徽人以润物细无声,却又迅猛异常之势,渗透进了南京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在茫茫人海之中,辨别出一名安徽人呢?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不会“安徽话”,才是真安徽人


在南京,每当有人问安徽话怎么表达,安徽人的内心都是崩溃的。因为压根就不存在安徽话的概念啊,这就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十个安徽人,有八个无法相互沟通。比如安庆人讲话就跟唱黄梅戏一样,黄山人讲话可能连他们自己都听不懂。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淮南人说,“管!”、“可照?”、“过劲”,皖南人听了大眼瞪小眼。这三个词的意思分别是“行”、“行不行”、“厉害”。

黄山人说话就跟天书一样,“渠吃哩饭喽,尔吃饭不曾?”、“再嬉一日添口歪! ”,全安徽人听了都直摇头。这两句话的翻译就是“他吃了饭了,你吃了没?”、“再玩一天嘛!”。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总之,安徽方言复杂得很,根本不存在统一的方言

皖北人说的是中原官话,一听就是北方腔;皖中人说话属于江淮官话,类似于南京话;皖西南某些县的方言甚至跟武汉话是互通的。

皖南极其复杂,有吴语,徽语,赣语,甚至还有客家话…难怪黄山人自己都搞不懂啊!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所以,安徽话到底是个什么话呢?遇上不会讲安徽话的人,才是真的安徽人!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不懂徽菜,可能才是真安徽人


徽菜好吃吗?你会做徽菜吗?啊?我没吃过徽菜啊。怎么可能,你是安徽人,怎么没吃过徽菜!没骗你,是真的没吃过,淮南牛肉汤我倒是经常吃…


在南京,每当有人问起徽菜一大片安徽人都暗自叫苦,表示徽菜只听过没尝过啊。

事实上,传统意义的徽菜,是以徽州地区为核心样本的菜系,要知道那里距离一位安徽淮北人的家乡有500多公里呢。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徽菜▲

语言最能代表饮食风格,在吃这件事上,就跟安徽的方言一样复杂,安徽人并不都能吃到一个碗里去

皖南山区才是正宗徽菜发源地,古徽州的名菜少不了臭鳜鱼,鱼肉呈蒜瓣状,泛出偏粉的红润,芳香扑鼻。

毛豆腐是徽商故里另一个招牌,豆腐表层最长的菌毛可达到近一厘米。油煎时是味觉、视觉和嗅觉的享受。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黄山的臭鳜鱼▲

而皖中的饮食要清淡些,合肥人喜欢吃肥西老母鸡和清蒸野生大白丝。

大别山的风味有些湖北菜的影子,比如珍珠圆子、糍粑,把主食做的像菜肴一样有滋有味,还有藜蒿、水芹、马齿苋,各种新鲜野菜,让人心动。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皖西人的早餐▲

再说皖北菜,口味偏中原,主食从稻米变成了面食,菜肴也有点鲁菜、豫菜、淮扬菜四六不靠的感觉, 特征不明显,更难成体系,因此市面上只能开淮南牛肉汤和太和板面那种专业小门店。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所以,三分之二的安徽人对徽菜是懵圈的,在南京提徽菜,还是跟来自黄山宣城的人讨论比较合适。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勤奋读书,是安徽人的“天赋”


很多人说安徽教育实力跟不上,但这不能说明安徽人不努力。恰恰相反,勤奋读书自古就是安徽人的标签和“天赋”

明清徽州人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巨额财富让徽商在明清时代成为庞大的商业集团。不过中国传统文化和钱有仇,讲究耕读传家,商人常年沦落鄙视链最底端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徽商们不甘心啊,据说有日进斗金的徽商大老板,白天做买卖,晚上还要背《论语》

从明清延续到现在,很多家庭都特别重视子女教育,诞生了胡适、杨振宁、邓稼先这样的学霸大师。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全国闻名的毛坦厂中学,让安徽考生听了闻风丧胆。由于隔绝外界,没有网吧,魔鬼式训练,很多考生在那种毫无诱惑的环境下,二战涨了几十分,专科变本科,三本升二本。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当年这些勤奋读书的少年们,毕业了很多都选择来南京就业或读研。

就算你不是安徽人,也一定能与安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不定你的哪位朋友就是安徽毕业生,因为南京,是安徽大学生最喜欢来的地方。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爱拼敢闯,是安徽人的擅长


在南京,安徽人不仅在人数上占优势,力量也真的很强大,爱拼敢闯就是安徽人在外打拼的擅长。

历史上最著名的那个安徽人,君临天下后把南京当做了首都,在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而影响最深数量更庞大的,莫过于明清时期遍布南京的徽商。到了今天,安徽人继承了徽商爱拼敢闯的传统,也闯出了不小的成就。

南京一些招牌企业老板都是安徽人。比如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安徽天长人;雨润董事长祝义才,安徽桐城人;同曦集团董事长陈广川,安徽固镇人;金箔集团董事局主席江宝全,安徽和县人。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然而他们却不是最燃的,最燃的其实是散布在我们身边努力打拼的安徽人

开出租车的司机说着蚌埠话,隔壁的小夫妻热情送上自家特产霍山黄芽,守着菜摊的老大爷操着一口霍邱方言,还有学校的老师同学,楼下超市的收银员,早餐店的老板…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其中,小吃餐饮届的安徽人,与我们接触的更频繁更亲切。

比如,刷爆南京人朋友圈、好吃到凌晨排长队、惊动警察叔叔的金口福炒饭,这家店的老板就是安徽铜陵人。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比如,有一种吃食店几乎所有的街头小巷都有一家,而且它们的门面装修都很朴素,名字也都一模一样,那就是安庆馄饨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再比如,淮南牛肉汤、太和板面、老乡鸡…即使你从未去过安徽,但你的胃,一定被安徽美食俘获过。

除餐饮小吃以外,出租车司机与我们接触的也很频繁。自从2014年南京增加了3000余辆出租车,取消了不招外地人的规定。不到一年,安徽人就占据了南京出租车外地司机的三成

在南京,安徽人是藏不住的


看到这些散布在各行各业打拼的安徽人,有人发出了一句惊奇的调侃,“安徽人罢工一天,南京将会陷入瘫痪。”

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但的确也能说明,小到路边摊的炒饭,大到世界的500强,安徽人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打拼着。

说南京是安徽人的第二故乡,也丝毫不为过。

在南京,要是遇上了勤读书、敢打拼却不懂安徽话的老乡,就赶紧走上前去,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