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在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治疗技术,如我该怎么治?该吃什么药?该吃什么菜。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常被忽略,那就是空气。

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20公斤左右,一人一天均匀要吸入空气,重约25千克。因此,空气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你身体的健康程度。

近些年随着雾霾的蔓延,PM2.5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PM2.5含量的空气环境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急性心血管类疾病。这是因为人体长期慢性暴露于大气,PM2.5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高血压等的发生和进展,短期内急性暴露又可导致斑块不稳定,易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确定危险因素之一。

而心血管疾病的根本诱因是动脉粥样硬化。PM2.5之所以能够引发心血管疾病,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促进或者引发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大气PM2.5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主要围绕动脉粥样硬化诱发机制展开:

1.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其实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之一,大气PM2.5 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炎症细胞,导致局部组织或系统炎症的发生。内皮细胞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并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其在大气PM2.5 暴露刺激下亦会受到损伤。

2.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PM2.5可激活肺内细胞纤维等感觉神经末梢,导致心脏节律和功能改变,并释放肺源性介质进入体循环,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炎症反应发生。所以从另一角度说这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大诱因。

该如何有效应对PM2.5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瑞舒伐他汀钙等心血管药物以外。可以从空气方面入手,比如条件允许的话,搬到一些空气比较好的地方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借助一些空气净化设备,比如家中可以安装空气净化器,出门时可以佩戴防雾霾口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