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中国兵器官方微信

险中求胜,我国05式两栖装甲车如何诞生?绝路逢生,如何让装甲车突破水上速度桎梏?敬请收看央视纪录频道《军工记忆》之《05式两栖装甲车族》,为你讲述兵器工业集团研制05式两栖装甲车族背后的感人故事。

惊人的航速,强悍的越野能力,凶狠精准的火力。这是一辆领先世界的两栖装甲战车,中国军工的杰作。一次次险中求胜,一次次绝路逢生,研制过程跌宕起伏,攻关之旅峰回路转,不断逼近技术和周期的极限。为了至高的国家利益,中国军工人执着挑战两栖装备新的高度。

2000年时,陈鹏飞59岁,作为兵器工业兵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他还有一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就在这一年,陈鹏飞突然接到一项任务:研制一种新型两栖装甲车辆。

作为一名研究装甲车辆的资深专家,陈鹏飞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有生之年参与的最后一个重大任务,而他的退休计划可能要推迟了。

陈鹏飞:这个任务一定要承受下来,一个对国家做贡献,真正需要的,要看到我们兵器的实力。有难了,你能干就干,不能干你也要干。

新型的两栖装甲战车主要用于渡海登陆作战,要求水上航速达到现役装备平均航速的两倍以上,而且新装备必须实现车族化,包括两栖突击车、步兵战车、救护车、指挥车等多个型号。这实际上是一个相互支持的两栖登陆作战装甲家族。

军工部门必须要向世界上航速最快的两栖装甲车辆发起挑战,但是他们的研制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年。

高航速对于实战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无数士兵的生命。

张帆:当我们车辆从15公里,提高到25公里这个航速以后,我们被命中概率,能够降低60%以上。那么我们进一步把航速提高,比如说提高到了35公里以上,那么这个被命中概率可以大大降低,降低多少,降低了80%。这样一来我们两栖登陆部队,它的战场生存率就大大提高了。

此时的中国军队,仍然装备着上世纪60年代列装的63式水陆坦克。63式水陆坦克的设计初衷是应用于中国南方的水网稻田以及江河内水,并不具备海上作战能力。63式水陆坦克后来经历了一次改型升级,航速由12千米每小时提高到15千米每小时,但仍然无法满足中国军方渡海登陆作战的要求。

世界上所有现役的两栖装甲车辆,都无法突破15千米的速度极限,原因在于其车体设计方式都是排水型车体。这类车辆的车体浸入水中,利用排水的体积与车自身的重量差产生浮力,通过尾部螺旋桨提供推力前进。

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要达到设定的速度指标,需要的发动机的功率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7560千瓦,相当于六七台重型坦克发动机加起来的功率,根本无法实现。

但是科研人员发现,在没有大功率发动机的情况下,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案:假如在航行中动态调整前后滑板的角度,理论上可以大大降低阻力,存在实现高航速的可能。

为了解决履带在水下的巨大阻力,新的两栖车需要设计一种可收放的履带,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同样是全新的领域。

2001年3月,第一辆原理样车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铁马集团组装完成,所有人都期待着这辆全新设计的两栖车能够跑出令人振奋的数据。

在重庆中坝试验场的长江航道里,原理样车的航速达到了20千米每小时,已经超越了所有的现役装备。然而经过反复地测试,却始终无法达到设定的战术指标。不少人开始感到忐忑不安。

肖成敏:当时最先就认识到重量对这个车的影响很大。我们刚开始,以前哪有这样的,东西一拿来,零部件一拿来,上车。那个时候刚开始领导就要求我们,你们每一个零件都要称,都要上称,要记录。

我们不叫斤斤计较,叫两两计较,到了这样的程度了。

2002年4月22日,在重庆长江河道里的实验现场,减重后的原理样车将要进行新的测试。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一次的试验,能够给苦闷中的人们带来一丝惊喜。

这辆编号为001的原理样车逐渐加速,然而奇迹还是没有降临,意外却发生了。

第一辆宝贵的原理样车沉入江底,出乎所有人预料。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究竟是车体设计的缺陷还是操作的失误,一时无法确定。身在现场的张帆和张渝慧担心,这个波折会对整个项目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个月之后,车辆被修复,经过仔细排查,沉车事故并非车辆设计的缺陷,而仅仅是由于操作失误。这样的结论是那段灰暗的日子里人们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这意味着所有的工作没有白做。

翼形尾板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制造难度要比普通的平板更高,因为结构特殊,每一个尾板都要经过密封性测试,决不允许有一滴水的渗漏。

2003年5月,距离212工程的截至时间仅剩一年。

整个车辆的主要系统都已基本成型,甚至最困难的海上射击试验都已经接近尾声。唯独最重要的航速指标还没有实现。

作为新型两栖装甲车的总装单位,铁马集团已经在困境中坚守多年,212工程给这些老军工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每个人都渴望不辱使命。但减少尾滑板支撑后,样车能否突破速度桎梏,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而时间已经接近最后的节点。

经历了漫长的迷茫与等待之后,曙光终于降临。陈鹏飞知道他终于可以放心的退休了。

虽然在试验中突破了航速,但这需要驾驶员具备丰富的经验,所以,新型的两栖装备还必须能够做到自动驾驶。

实现自动控制,需要一套精确的控制程序,这套程序好比车辆的大脑,将车辆行驶中的各种可能的姿态全部集成在一个控制盒里。

2005年,那是中国军工行业值得庆贺的一年。

短短四年的时间,中国军工人员把一个异想天开的构想变成了现实。

四年中,他们经历了无数困苦与迷茫的时刻,也见证了众多激动人心的历程。

在中国装备发展史上,新型两栖装甲车族或许不是其中最重要的装备,但它却是中国军工领域从无到有、独立创造的一个标志。

今天,当年参与新型两栖装甲车族研制的许多人已经退休,当年的年轻人变成了资深专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仍然在不断挖掘装备的潜力,把它的性能推向一个又一个极限。

为国铸剑,正是这些军工人一生的使命。

素材来源:央视《军工记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