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秘密《兰亭序》的秘密

《明代祝允明兰亭序文征明补图》辽宁博物馆收藏

谈《兰亭序》之前,我们先聊聊殷侯帖。

在王羲之的法帖里,有这样一封信札:

昨送诸书,令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良不可言。王逸少顿首。敬谢!各可不?欲小集,想集后能果。

——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右军书记》

这样的信札,王羲之平时一定写过很多封。

所以它被存在《王羲之十七帖》里,默默地和其它帖杂放一处。

它也叫《殷侯帖》。

我们也许可以来个大胆的狂想。

也许,它就写在永和九年——永和十年以后,殷浩被废为平民,王羲之不再唤其殷侯。也许,它就是那封从未被人注意过的召集书。

那年,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在兰亭搞了一次上巳节的雅集。

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书童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住了,谁就得赋诗,若不能,就罚酒三杯。

坐在这曲水旁边流觞的,共有四十多人。他们写了三十七首诗,编成《兰亭诗集》,它的序,被称为《兰亭序》。

千年以后,没有多少人记得那册《兰亭诗集》,却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个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开头的序。

四十多人的雅集不会是一次偶遇或者小聚会,古代也没有电话和微信,王羲之事前一定有过书面的召集。

那么,《殷侯帖》会有可能是那封召集书吗?

它极有可能是在永和九年的初春写成——那正是殷浩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之间的日子。

那时候殷浩第一次北伐失败,执意准备第二次,王羲之曾经屡次劝他,“恐殷侯必行”正是王羲之忧虑心情的披露。后来第二次北伐也失败,殷浩被废为平民,王羲之的信里,以后提到的都是“殷生”,不再是“殷侯”。

史上盛名的兰亭雅集,究竟是讨论北伐的秘密军政会议?还是一次真正单纯的上巳节聚会?王羲之兰亭序的后半段为什么突转悲意?

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雅集?

隔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迷雾,所有的猜测其实都无足为凭。好在,历史保存了那场雅集的蛛丝马迹。当年的入席者和他们写的诗,都保存了下来。

兰亭雅集的四十二位入席者

关于入席者,有一个小小的辨误:历代的记载里有41人和42人的不同。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标注里说:兰亭雅集共41人,赋诗者26人,不能赋诗者15人。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唐何延之《兰亭记》、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南宋姚宽《西溪丛话》、南宋葛立方《韵阳秋语》、南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南宋桑世昌《兰亭考》里都说:兰亭雅集共42人,其中赋诗者26人,不能赋诗者16人。

其中《韵阳秋语》卷五、《会稽掇英总集》卷三、《兰亭考》很清楚地列出了42人的姓名诗作和官职。

《嘉泰会稽志》和《兰亭考》所依据的是《天章寺碑》的兰亭名录,《天章寺碑》可追至唐石本。唐距东晋不足三百年。《世说新语》又偶有小误。

所以,42人应当是对的。

可怜的王献之那年才10岁,没有写出诗,后人因此笑他: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哪能怪他呢,毕竟他才10岁啊。

王徽之也比他大不了多少,才16岁。

谢安这年34岁,还没有做“小草”,还在东山当他的“远志”。

42个人里,有一堆是王羲之的儿子;有一堆是王羲之的下属,比如羊模;有一堆是王羲之的粉,比如谢家,郗家的,庾家的。

有两个人的身份比较值得注意:

桓伟,桓温之子。

王彬之,殷浩僚佐。

他们是否分别代表桓温和殷浩而来?这个已经无法确定了。

身为军区司令和会稽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乌衣王家出类拔萃的名士,这些人会紧密团结在王羲之周围——至少是上巳节这天以他为核心,这个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后人根据《兰亭考》的官职推断,这些军区长官从不远千里的前线四面八方赶来,认为雅集有诈——明为雅集,实为军事会议嘛!

可是《兰亭考》里所附的官职不全是那一年的。谢安的官职标注是司徒,那可是兰亭雅集二十多年以后的事。王献之的官职标注是吴兴太守和中书令,可那年他才10岁呢。

军事会议未必是真。

可是兰亭雅集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是真的。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次北伐和一个雅集

永和九年是公元353年。

那正是东晋两次北伐的间隙。

论起北伐,就得说,东晋小朝廷和南宋小朝廷一样,自从渡江以后就有一个口号——打回中原去,统一全中国!

因此满怀热情先后投入的,就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

永和三年(347),桓温讨灭成汉,声威大震。功高震主的恐惧又一次笼罩了司马家。为了把他可能的野心扼杀在摇篮里,摄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提拔扬州刺史殷浩来对抗桓温,让殷浩主持北伐,不许桓温北伐。

桓温不傻,当然知道这是朝廷在对付他。而殷浩呢,一点也不肯让地和他死磕。

于是,东晋历史上最严重的将相失和,上演了!

身为朝廷重臣,王羲之开始暗戳戳地操作桓温与殷浩的“将相和”。

可惜他们二人不是廉颇和蔺相如。纵然王羲之顾不得书圣的矜持,金贵的劝解信写了一批又一批,这两头牛不但谁也不肯往后退一步,反倒越劝越来劲了。

永和七年(351年)十二月,形势彻底恶化。

桓温完全不顾朝廷正在准备的北伐,抢在殷浩之前誓师,上表北伐,拜表即行,顺流而下,自江陵下驻武昌,似乎要北上,又似乎要进京“清君侧”。

整个朝野都震动了。

殷浩也发脾气了,他打算辞职不干了。

司马昱亲自给桓温写信,申明社稷大计。王彪之劝住了殷浩。

双方暂时妥协,殷浩委委屈屈地留任,桓温退军还镇。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王羲之深感调解失败,受到心灵暴击一千点。故而他主动申请降职到会稽做父母官去了。

永和八年(352)春,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洛阳。结果大败,损失一万五千人。

身为殷浩的好友以及朝廷中少数的清醒者,王羲之劝殷浩,北伐要缓一缓。但殷浩愣是一副“不听不听我不听”的态度。

永和九年(353)十月,殷浩带着七万大军再次北伐,结果被姚襄出卖,再次以惨败告终。朝廷被迫把殷浩废为平民。

兰亭雅集就在永和九年的三月,在殷浩两次北伐的间隙,盛大出世。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面对一意孤行的殷浩,郁闷的王羲之也无能为力。

这时方镇的布局和形势是这样的:

桓温只控制荆州,其下游的豫州为谢尚,扬州为殷浩,徐州为荀羡,都是支持朝廷的。

参加兰亭雅集的谢安、谢万兄弟,孙统、孙绰兄弟,庾友、庾蕴兄弟,侍郎谢瑰,散骑常侍郗昙,庾亮提拔的行参军王丰之、殷浩僚佐王彬之等,这些重量级的人物,也都是忠诚于朝廷的。

桓温的儿子桓伟亲自赴会,殷浩手下的两位将军也受邀出席。这也许是无意的安排,也许是有意为之。

我猜,在兰亭雅集快结束,王羲之为诗集写序的时候,他一定想到了什么。

据唐代何延之《兰亭记》记载,王羲之写这个时候半醒半醉,写的时候有如神助。从今天所流传的《兰亭序》神龙本墨迹看,确实是“脑袋有点懵”的。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开头一句“岁在癸丑”,“癸”写得很扁,“丑”字又和“在”字接得太近。“癸丑”上一年是“壬子”,也许王羲之半醉之中,本能地要写“壬子”,突然一激灵,想起已经过年了,于是把“壬”涂成了“丑”,又在上面加上了一个“癸”。

“有崇山峻岭”这句,“崇山”是完全漏掉了,后来再补上,不得不写在旁边的。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仔细看“惠风和畅”里的“和”字,“口”中间多了一笔,可能是当时写得很快,刷刷刷地,一时没有收住手,多加了一笔。

到这个时候,兰亭序还是蛮“可乐”的。

但接下去情绪就转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囙寄所托”的“囙”,这是“因”的异体字,底下是个“外”字。

“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向之”这两个字也是涂改过的。

“岂不痛哉”,“痛”字下面也有字。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一段也涂改得很明显。

“悲夫”上面涂掉了两个字,也许是“良可”?也许是“足可”?

“夫”字涂改过,盖住了“也”字。

“有感于斯文”,其中“文”字也被乌漆嘛黑地涂过了。

王羲之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殷浩第一次北伐败后,他曾寄书给殷浩:你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只盯着北伐。

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久矣。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纪。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哉!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何所自容!

也曾寄书与会稽王:以区区吴越,想要一统中国,这是自取灭亡。

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愿令诸军皆还保淮,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

“天下寒心久矣”!

“不亡何待”!

口气不可谓不严厉。

王羲之心里有深深的恐惧:他害怕偏安江南的朝廷,终将断送在激进的北伐里。

但这样的话,朝廷听不进去,殷浩也听不进去。

他不能超然,无限的苦涩汹涌而来。

他笔不停挥,继续写着,年来的忧思和积郁,伴着醉意,终于层层发酵成悲凉的句子。

尾声

兰亭雅集之后一年,又是上巳,王羲之旧地重游,展开《兰亭序》,临写数十遍,却再也写不出当时的气韵了。六天后,王羲之辞官而去,舍宅为寺(就是会稽的嘉祥寺),带着家眷,悄然归隐。

兰亭雅集之后三年,桓温收复洛阳,上表要求朝廷迁都。朝廷没有就范。

兰亭雅集之后三十年,苻坚南下。东晋朝廷此时由曾参加过兰亭雅集的谢安掌权。桓温死后,谢安牵头重建了有战斗力的“北府军”作为朝廷的直属武装,淝水一战,晋军大败苻坚。

兰亭雅集之后五十六年,刘裕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取得东晋南渡以来最大的胜利,也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指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据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所收录的唐人何延之《兰亭记》的记载,《兰亭集序》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也很珍爱,便收藏起来传给子孙。一直传到第七代孙智永。

智永禅师活到将近百岁。临去世的时候,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后来,唐太宗派萧翼去找辩才要,辩才当然不肯,于是世上便有了萧翼赚《兰亭》的传说……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