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所百年监狱,曾在中国第一个审判了日本战犯!

在这里,多名革命先辈曾留下了抗争的痕迹,许多人倒下又有许多人站了起来,革命的烈火不灭,火种生生不息。

在这里,曾关押、审判过数百名日本战犯,其中包括策划、指挥实施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乙级战犯谷寿夫。

在这里,曾出现过闻名于世的绞刑房、黑白相间的“阴阳囚服”,还有至今仍在使用的精巧耐用的“乌龟锁”。

现如今,在这里,建立了多种教育改造制度和队伍建设制度,一批又一批服刑人员在这里改过自新。

这里,是被称为“远东第一监狱”的上海提篮桥监狱,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百年监狱。2013年,国务院将这里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提篮桥,百年监狱史。让小编就带你一起去探寻它的百年时光中的足迹与影像。

革命志士的热血

提到提篮桥监狱

就绕不开曾关押在这里的

无数爱国人士和仁人志士

在严刑逼供下

他们毫无畏惧

任遭凌辱也绝不屈服

他们的故事

成就了一部

“提篮桥监狱革命史”

背上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

苏醒后依然咬紧牙关的任弼时

任弼时

监狱陈列馆里,悬挂着这里关押过的仁人志士照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任弼时便是其中之一。

1929年末,任弼时在上海主持江苏省委工作时被租界当局逮捕,外警怀疑他是共产党人,便将他押往提篮桥监狱严刑逼供。任弼时深知自己身携机密,于是趁外警松懈时吞掉了机密文件,最后外警只在他身上搜出一张月票,而票面上的信息是一处已在火灾中被烧毁的房子。

这并没有让外警放松警惕,反正更怀疑了。为了逼出他口中的秘密,外警使用了电刑,他背上被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当场昏死过去。然而自始至终他并没有屈服,苏醒后依然咬紧牙关,尽管这带给他的是更残酷的严刑拷打。后来,在周恩来领导的特科组织努力下,任弼时被营救了出来。但也因此落下了病根,他身体虚弱,经常头晕眼花。由于长期抱病工作,过度劳累,终于难以负荷,于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6岁。

生命永久定格在“孝和广场”的王孝和

王孝和

“孝和广场”

监狱东边紧靠围墙处有一块空地,抗战胜利前后被改为室外刑场。在这处昔日的刑场中央矗立着王孝和烈士的雕像。1948年9月30日,共产党人王孝和遭到迫害,在此英勇就义,年仅24岁。为了纪念他,提篮桥监狱便将这处刑场改建为“孝和广场”,也称“王孝和就义处”。

1948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申新九厂惨案”,王孝和带领发电厂工人发起抗议,积极声援申新九厂的工人斗争。不久,王孝和在上班途中被国民党秘密逮捕,上海高等法院特种刑事审判庭两次对他进行秘密审理,当时的特刑庭就设在提篮桥监狱内。审理中,王孝和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国民党的诬陷,揭露他们对工人的暴行,但二次审理后,特刑庭判处王孝和死刑。行刑时,王孝和双手被铐,被绑在行刑椅上执行枪决……

羸弱多病、年仅20岁就神秘死在狱中的邹容

邹容

1903年,提篮桥监狱迎来了两位特殊的“犯人”,他们就是章太炎和邹容,是当时轰动整个中国的“苏报案”的两位主角。最终,章太炎被判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邹容原本就羸弱多病,在狱中,章太炎见邹容日渐形容枯槁,便向监狱提出抗议。此时,高墙之外的民众也时刻关注着章、邹二人的命运,英租界当局对此不敢轻举妄动。

眼看着邹容的身体越来越支持不住了,英租界当局终于同意他保释出狱,然而,就在出狱的前一天,邹容却神秘地死在狱中,年仅20岁。

鲜为人知的往事

1937年,日本侵略战火点燃了神州大地,在曲折蜿蜒的海岸线上,面朝太平洋的上海遭受了炮火的正面攻击。淞沪会战后,提篮桥监狱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地方。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了提篮桥监狱,并关押、审判了数百名日本战犯,其中包括策划、指挥实施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乙级战犯谷寿夫。

如今,七十年过去了,提篮桥监狱已经成为中国境内一处重要的抗日战争纪念地。历史提醒人们记住,这里曾经审判了47名日本战犯,19名战犯在这里被处决。

这里不仅见证了整个抗日战争,也目睹了解放战争最后的胜利。上海解放前夕,国民政府任命的最后一名典狱长被成功策反,成为上海胜利解放的助力者。

王慕曾

他叫王慕曾,被任命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蒋介石早已做好撤退台湾的所有准备,王慕曾到任后第三天就接到命令,要转移200多名犯人,其中包括这50名政治犯,他心里非常清楚,所谓“转移”,其实就是要处决这批人。被策反后,他借口对方手续不全、直属部门不同,拒绝了警察局的提押要求,保住了50名政治犯的性命。王慕曾还下令改善他们的伙食,增加监区的自由活动。在提篮桥监狱被我党接管后,50名政治犯安全出狱。

陈璧君(左)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头号汉奸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被国民政府以“同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解放后陈璧君就被关押在提篮桥监狱,最终成功实现“政治改造”。

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璧君从苏州监狱转到了提篮桥监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提篮桥监狱的10年中,原本顽固不化的陈璧君得到彻底地改头换面。

陈璧君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初到提篮桥监狱,管教民警在生活方面给予诸多照顾。除了生活上的照顾,管教民警还定期给她送去报刊和书籍,给她以精神上的慰藉。10年间的日积月累,陈璧君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正义与善良。

看了这么多提篮桥监狱的历史和故事

小伙伴们是不是对它更有兴趣了?

现在的提篮桥监狱到底什么样?

跟随小编的脚步

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灰黑,是提篮桥监狱的主色调。灰黑的大门、灰黑的墙体、灰黑的地面,11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监楼相互环抱。身处其间,不免会被无形的萧杀和冷峻所震慑。

提篮桥监狱的第一幢监楼于1903年竣工启用,后陆续增建,到了1935年,形成了占地60亩、楼房10余幢的建筑规模,四周建起了5米高的围墙。目前,提篮桥监狱共有11幢4至6层的监楼,一幢8层的医院及其他建筑,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占地60.4亩,共有监室近4000间。11幢监楼组成了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建出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历史上提篮桥监狱就以关押和惩罚手段为主,故其防逃功能非常强。

而这里的监舍,面积则比较狭小,每间只有3.3至3.4平方米,旧时关押三个囚犯,而且没有床,一到晚上,必须轮流睡觉,这样的安排除了惩罚犯罪以外,还便于关押和看管;旧时监舍外走廊都是中空的,狱警走在外道,可以同时兼顾上、中、下三个楼层的情况,以提高看管效能。

神秘又神奇的物件

“清晨三部曲”

460间监室共用一把钥匙

“哒哒、咔咔咔、哒哒……”每天清晨,服刑人员都会在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哒哒”声中起床。“早晨,值班民警须在半小时内打开所有监室铁门。”民警刘洪博介绍说,百年来,这种开锁技艺在新老民警之间得到很好的传承,被誉为“清晨三部曲”。一幢大楼460间监室,共用一把钥匙,这把钥匙长十厘米,有锁舌三道,每次打开需转动三次,而每开一道门民警需前行两步,于是这优美如舞者的开锁风景延续了百年。

乌龟锁

精巧耐用的“乌龟锁”

在提篮桥监狱,还有最为有名的一种锁,因形似乌龟而得名“乌龟锁”,它的设计与众不同,锁身有一块可移动的小铁片,既可以把锁扣隐蔽起来,又可以保护锁孔不受侵蚀。

十字监

曾经洋气的“十字监”

与闻名的“绞刑房”

提篮桥监狱内还设有一处“十字监”,因建筑结构设计呈“十字”状而得名,与其它的监室相比,十字监的监室更为宽敞,还设有坐便器,建设之初专门用来关押外籍犯人,所以又被称为“西牢”。

如今这里已不再关押服刑人员,而被建设成上海监狱陈列馆。三楼一隅设有一座室内刑场,就是提篮桥监狱曾经闻名于世的绞刑房。绞刑房面积不大,四面被厚厚的钢筋水泥墙包裹,只在2米高的地方留出了两个窄小的通气孔。这是两块活动的地板,手闸一拉,地板就往下打开,脖子上被套了绞索的人随之下坠,然后凭借这个下坠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人绞死,减少痛苦。

阴阳囚服

著名的“阴阳囚服”

在陈列馆的一角,一些形形色色的囚服,颜色各异,上面还有很多林林总总的标记,这些颜色和标识有的是用来区分已决犯和未决犯,有的是为了便于区分不同刑期。然而这些囚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黑白相间的囚服,这套囚服以中襟为界,上衣左黑右白,裤子则左白右黑,这就是提篮桥监狱有名的“阴阳囚服”。“黑白代表阴阳,穿上这身囚服,寓意此人一只脚还留在‘阳间’,另一只脚则已跨进‘阴间’。因此,只有判处死刑等待执行的囚犯才有‘资格’穿这身囚服。”陈列馆讲解人丁喜华介绍说。

看过了提篮桥监狱百年间留下的足迹,如今,在这里接受教育改造的服刑人员的日常又是怎样的呢?小编了解到,在教育矫治工作中,提篮桥监狱走出了一条艺术矫治的不凡路。

早在1983年,提篮桥监狱就提出了用艺术和文化改造和矫治服刑人员,并成立了“新岸艺术团”。后来,艺术矫治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延伸,诗歌、美术、读书等矫治方式一一被纳入其中。歌曲、戏曲、器乐演奏等培训活动时时举行,一些服刑人员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将自己的犯罪经历编成完整的节目,给其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

“习美”艺术展览是提篮桥监狱另一项文化成果。自1983年起,提篮桥监狱每年都会举办服刑人员“习美”艺术展。展厅里浅灰色隔板和立架上摆满了书画、篆刻、雕塑以及其他各种手工艺作品。

如今,在构建新时代监狱改造新格局的背景下,提篮桥更加注重对服刑人员的“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

对于上海来讲,“提篮桥监狱”已经成为无法抹去的历史痕迹,沧桑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它永不逝去的青春。最近,上海北外滩地区的整体转型计划正式启动,提篮桥监狱的搬迁问题历经十余年的争议和讨论,已确定作整体功能型搬迁,原址作为全国文保单位,将留给虹口区运营维护和管理开发。

到时候,小伙伴们也许就有机会能去实地参观一下,亲眼看看这间神秘的百年监狱了!

而未来搬迁后的提篮桥监狱将会有怎样崭新的面貌?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法制日报(文字: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李楠楠 张若琂 摄影:居杨)

(编辑 韩玉婷 常煜 范琳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