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70天。我今天想回答一下ZI同学的问题,他说:“叶老师,为什么有的摄影师出门会背上几个机器?一个机身多个镜头不行吗?”

  封面背景图来源网络,作者未知

  我自己在出远门的时候其实也会携带多台机身,一般是两台到四台之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什么要这么干?我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作者未知

  首先我会在不同的机身上安装不同焦距的镜头。比如说前两天去内蒙古的时候我就在腰间用狼蛛的腰带挂了两台相机,左边是一台全画幅的佳能5DSR,右边是奥林巴斯的EM5Mark2。左边的佳能机身上挂的是24mm-70mm镜头,右边的奥巴机身上挂着的是等效焦距150mm-600mm的超长焦变焦镜头。这样一来我就非常方便在两种焦段之间切换。比如说有一天的傍晚,我们一边是看到了非常漂亮的日落,一边又看到了非常漂亮的云彩。对于太阳我得用长焦拍摄,对于云我又要用广角拍摄,如果我要换镜头的话,显然会来不及。这是第一个原因,是方便切换焦段。

  记者们有时会同时使用两台机身以在最佳瞬间同时拍下广角和长焦的画面(图片来源网络,作者未知)

  第二个原因是在某些特别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我们其实是很不方便换镜头的。比如说奥巴机身它是防水的,镜头也防水,但是你要是把镜头和机身拆开来去换镜头,大雨大雪就可能会飘到机身里面去。我在南极拍摄时身上带的是三台机身,在腰间挂着的左边是超广角,右边是超长焦,中间胸前挂着的是一台35mm的定焦镜头。如果我要拍宏大场景我就用左边的相机,如果要拍企鹅特写我就用右边相机,如果想拍人物、想拍纪实我就用中间的相机。我就不需要去更换镜头了,也不用担心暴风雪漂到机身里面的这么一种情况。

  第三个,我们会使用多台机身的原因是不同的画幅,不同的机身会发挥出不同的优势。比如说同样一支镜头用在全画幅机身上的时候,它的可视角度比较广,它看上去的效果比较偏广角一些。但是用在非全画幅机身,比如说APS-C画幅或者是奥巴的M43画幅的机身上的时候,它的焦距就变长了,变得更偏长焦一点。利用这一点我通常在带多台机身的时候会同时带上全幅和非全幅,我会在全幅机身上挂广角,在非全幅机身上挂长焦。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上它们的优势,让广角和长焦都变的更夸张一些。

  与之类似的我还会考虑到比如说全画幅更适合在晚上拍照,高感光度下不会有太大的噪点,奥巴的机身它的防抖能力和连拍能力都非常强,或者说我有一台莱卡的纯黑白的数码相机,它拍黑白照片时画质最好。甚至我现在还随身会带着一台奥林巴斯的小傻瓜机,上胶卷的那一种,什么都不用想只管摁就好,用来记录生活是最好的。而且胶片的颜色真的是天然带有滤镜效果,非常漂亮。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带多台机身是因为每台机身有自己的一些优势。

  最后我们携带多台机身出门的第四个原因是有可能我们会想着主要的这台干活的机器坏了以后,我至少得有台备用的。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的话,我们通常会带一台性能比较好的机身,同时还会带一台能跟这台机身共用镜头的但是性能差一些的,但是机身非常轻巧的这么一台相机。出发点就是准备一台备用的机身。当然了,既然都已经带出门了,如果我们也准备了多支镜头的话,我肯定还会在备机上也装一支镜头,以充分发挥多台机身的优势。

  以上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携带多台机身出门的原因,但是嘱咐一句我说的这是出远门真正要去拍东西的一个情况,平时在生活中我一般只随身带一台相机,顶多就是带一台数码再带一台胶片的傻瓜机。

  最后再给一个小贴士。很多同学可能会好奇说我们带多台机身的话都挂在脖子上会不会打结啊?缠绕在一起很麻烦。大家可以上一下淘宝去搜索一个很神奇的装备叫做“狼蛛腰带”,它可以帮助我们把相机挂在腰的两侧,而且还有一个双机的版本是可以同时挂两台相机的,再加上它能让相机的重量不是压在脖子上,而是转嫁给双腿,所以挂再重的相机脖子和腰都不用再用力了,所以它基本上就是我出门的一个标准配备。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想系统的学摄影的同学可以在网易云课堂搜索“咔图摄影教育中心”来了解我们的“自由摄影师”课程,目前新班正在招生中。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70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