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顾这件事我们发现,李逵给了李氏一家10两银子,还有一贯钱,只是吃了李家1升米而已。要知道,李氏一家做的才是真正没本钱的买卖,给李逵生活做上饭后,配菜还得去山上现挖才行。

没有阴谋论,干净聊水浒之六十五

你去寻些麻药来,放在菜内,教那厮吃了,麻翻在地,我和你却对付了他,谋得他些金银,搬往县里住,去做些买卖,却不强似在这里剪径!——《水浒传》第四十三回

《水浒传》里的贤妻:只因一时贪念,断送了全家人的性命

(1)

不是一类人,不进一家门。李鬼的夫人李氏和李鬼一样,都是智商不适合做坏事的。可坏事一旦做了,再回头,已经是下辈子的故事了。

李氏出场的时候,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女性:

比如她居住在深山里,一身的家当都只有几件旧首饰,平日里髻鬓边插一簇野花,搽一脸胭脂铅粉。可说起来,如果换成一般人,住在没人的环境下,每天还画什么妆呢?

同时,李氏还比较贤惠:

李氏在远远看到李鬼回家,隐约觉得李鬼的行为不大正常。而李氏的第一反应居然是:

“大哥,那里闪了腿?”

这句话说的特别传神。要知道李鬼很可能跟媳妇打个招呼,“我出门赚钱去了“,人就从山上走了。男主外,女主内,李鬼出门半个月,从外面回到家里,如果老婆没那么贤惠的人,会问什么呢?

“你这次出去半个月,赚了多少钱啊?带了什么回家呢?”

这才是居家的真问题。

《水浒传》里的贤妻:只因一时贪念,断送了全家人的性命

(2)

要知道,李氏应该比一般人更关注这个问题才对。

等李逵过来讨饭的时候,李家几乎没米下锅了:

李逵进门讨饭,表现的是非常爽快的:

“嫂子,我是过路客人,肚中饥饿,寻不着酒食店,我与你一贯足钱,央你回些酒饭吃。”

一贯钱是什么概念?

阳谷县郓哥拿了武松5两银子(5贯钱),寻思的是,够他老爹在县城里过半年了!而李氏在山上,这一贯钱,搞不好能花3个季度。这个钱太好赚了,因为李氏明说了,山里没酒;李逵也大方:那给点饭就可以了,反正钱也不会少。

然而,此时的李氏还是有点怕李逵不给钱,还问了李逵一句:

“做一升米不少么?”李逵:“做三升米饭”。

得嘞,三升米饭赚1贯银子,整本水浒传谁家都没这么好的买卖!

要知道,李氏一家做的才是真正没本钱的买卖,给李逵生活做上饭后,配菜还得去山上现挖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李氏相当贤惠的原因:家里没米没菜,一个人一住就住半个多月,结果李鬼回来后,首先关心李鬼是不是伤着了,而不关心李鬼带了多少钱。

《水浒传》里的贤妻:只因一时贪念,断送了全家人的性命

(3)

人无完人,李氏最大的问题在于,她的贤惠只针对李鬼,难以对第三人产生共情。

我们知道,李逵这个人平日里吃饭基本是不给钱的。后来有个叫韩伯龙的好汉想投奔梁山,在朱贵的酒店里打杂,李逵吃完饭后不给钱,顺手就把韩伯龙给砍了。所以在李氏家里,李逵没有先给钱,是他没有意识。

所以李氏开始不情愿给李逵做饭是可以理解的,没给钱,还白吃我家三升米……心疼。

但不久,李鬼回到家中,告诉李氏自己刚刚被李逵撞见了,李逵给了他10两银子,顺便给了他一刀。

这时的李氏已经意识到这件事是李逵干的了。

然而此时,李氏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

给李逵下蒙汗药。

回顾这件事我们发现,李逵给了李氏一家10两银子,还有一贯钱,只是吃了李家1升米而已。至于李鬼给李逵撒谎云云的,李逵手下能饶过一次的人,也必然会再饶一次。即便是没有老母,李氏还有父母啊!所以为母尽孝的说法,并不能说不成立。

而且人性有个弱点,你帮助过一次的人,总是会帮他第二次的。所以正常情况下,李氏一家只需要给李逵置办好酒好菜,李逵绝不会和李家计较。

问题是,下药,靠谱吗?

《水浒传》里的贤妻:只因一时贪念,断送了全家人的性命

(4)

从书中看来,似乎李逵识破李氏的阴谋,是因为侥幸。毕竟是李逵解手的过程中偷听到了李鬼夫妇对话才知道的。

但事实上,给李逵下蒙汗药?如果能成功,对手得是朱贵这样级别的人才行。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

你们李氏一家都没米下锅了,哪来的蒙汗药?

你去寻些麻药来,放在菜内,教那厮吃了,麻翻在地,我和你却对付了他,谋得他些金银,搬往县里住,去做些买卖,却不强似在这里剪径!”

寻常的蒙汗药想把李逵麻翻了,李逵起码得吃一些吧?但问题是,我们黑旋风只吃肉的啊!素菜他吃不进去啊!

再加上李逵常年混迹黑道,一般的老百姓偶尔做一次坏事,这种忐忑的心情,李逵还能看不出来?

《水浒传》里的贤妻:只因一时贪念,断送了全家人的性命

真当李二哥傻吗?

所以随后李鬼被李逵一刀杀掉,还吃了李鬼的大腿,就在逻辑之后了。而李逵顺带卷走的,还有李氏积攒了多年的家当:

再入屋内来,去房中搜看,只见有两个竹笼,盛些旧衣裳,底下搜得些碎银两并几件钗环,李逵都拿了。

鸡飞蛋打。

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绝对不能做坏事的原因:他没有做坏事的准备啊!临时起意,怎么可能让自己心安理得?

后来李氏还是死在李逵手里,按书中逻辑,应该算是“苍天绕过谁”的最好例证吧。

《水浒传》里的贤妻:只因一时贪念,断送了全家人的性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