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月25日零点开始,各地高考成绩都陆续出来了。虽然,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ZY、严禁借ZY炒作。但,这依旧抵挡不了各位家长的好奇心。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今年,广西南宁一考生考了730分,这个成绩,大概率会是今年全国高考的最高分了吧。

当然,各地卷子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单纯地看总分,意义并不大。但,笔者想说的是:能考700分以上,孩子和家长,绝对都不一般。

好了,我们说回北京高考。

据统计,今年高考,理科700分以上的:

海淀有17人。其中,人大附中9人;101中学3人;十一学校2人;清华附中2人、首师大附中1人。

东城有2人,都是汇文中学的。

西城有2人,八中1人;实验中学1人。

丰台2人,都是12中的。

亦庄1人,来自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下面的图表是这些高分段学生的具体分布情况:

2019高考数据透析:海淀一骑绝尘,西城全线溃败?

图片来源:老金熬鸡汤

成绩刚出来的时候,外界曾疯传另一个版本:

海淀17人;东城2人、丰台2人、亦庄1人、朝阳1人、石景山1人、西城0人

虽然很快被辟谣,西城由0人增加到2人,但这个数据,也确实很难看。作为帝都教育第一牛区(西城家长自封),700分以上人数竟然和丰台持平,还是有一些尴尬的。

其实,不止是700分,650分以上的考生,西城也完全被海淀碾压。

2019高考数据透析:海淀一骑绝尘,西城全线溃败?

图片来源:老金熬鸡汤

2018年高考,全市650分以上,文科686人,理科2379人,合计3065人。其中,海淀占1387人,占比45.3%,西城839人,占比27.4%。

2019高考数据透析:海淀一骑绝尘,西城全线溃败?

02

当然,海淀高分段占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

第一、海淀的考生人数多

第二、海淀特殊的招生政策以及疯狂的课外补习

我们知道,海淀区分布着众多高等院校,还有一些高端码农。有父母的高智商基因,孩子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除了父母给的高智商之外,海淀的孩子也很拼。“海淀黄庄”这个地方,想必在全国都是十分出名的吧。“拼娃”的海淀,能考出高分,一点也不奇怪。

之前,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海淀原本没有学区房,是那些牛娃们,硬生生地把自家房子变成了学区房。

这个说法,可谓是非常贴切了。

在海淀一骑绝尘的同时,西城今年的表现确实尴尬。在论坛以及各种学区房群里,有些家长甚至放出了“西城全线大溃败”的言论,还有家长,劝大家要慎重对待西城学区房。

2019高考数据透析:海淀一骑绝尘,西城全线溃败?

就在大家集体抨击西城时,一位家长甩出了一张成绩单:

2019高考数据透析:海淀一骑绝尘,西城全线溃败?

来源:家长帮

看平均分的话,排名前三的高中,全部都是西城的。而且前十里边也有5个是西城的。

平均分,确实是西城最大的杀手锏。

之前,笔者也讲到过:

西城和海淀在描述成绩的时候,各有侧重。西城侧重于平均分和上线率;海淀侧重于高分段在北京的占比。

这是因为:西城人少,而且走的是“大锅饭”路线,平均分确实会显优势;海淀人多、高分考生多,但拉低平均分的差生也不在少数,所以在高分段方面比较占优势。

在论坛里,有人提到:这样的成绩是不是大锅饭效应的显现?

2019高考数据透析:海淀一骑绝尘,西城全线溃败?

其实不完全是,因为西城小升初教改是2014年实行的,到2020年,教改后的第一批孩子才会参加高考。今年的这波考生,是2013年小升初的那帮孩子。

这里普及一个常识:

2014年之前,西城与海淀小升初都是以成绩论英雄,也就是qiajian。2014年之后西城逐渐以派位为主了。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由于涉敏,这里就不再过多评论了。至于哪种更出成绩,也许2020年高考就能见分晓了。


03

值得注意的是:海淀虽然700分以上考生挺多的,但这和大多数普通家庭没什么关系。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孩子、家长、以及老师的共同努力,但最主要的,还是靠孩子自己。

西城虽然这次高分段成绩尴尬,但也不至于是“全线溃败”。论平均分、一本、985上线率,西城依然是无敌的。

但一味地看平均分,也没什么意义,这和一个普通白领与马云平均收入是一样的道理。

总之,还是那句话:海淀与西城,各有千秋,怎么选择完全看自己。

笔者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是中上等水平,那就去海淀拼一拼;如果资质非常平庸的话,不如选择均衡的西城来保底。

选择本身无对错,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另外,很多家长在讨论,这样的成绩会不会导致西城学区房价格下跌,海淀学区房借势涨价?

笔者认为不会的。毕竟,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成绩,海淀高分段大幅领先西城,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西城学区房价格也并没有因此下跌啊。

不过,今年3月26日,教育部发文指出: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严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这些措施落地的话,海淀的优质学区房价格,大概率会下跌。

今年3月份,不少海淀的校外培训班受到了波及。再加上“多校划片”的预期,海淀学区房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乐观。


04

今年表现最亮眼的,要数丰台和亦庄了。

丰台教育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它在全市仅次于东西海,跟朝阳基本属于一个档次,两者各有千秋。

丰台平均成绩低于朝阳,但北清率却大幅领先于朝阳。2017年单单12中一所学校北清数就达到了23个,这相当于朝阳前三的学校北清数的总和。丰台全区北清数25个,对比朝阳的30个略少,但考虑到朝阳考生数量几乎是丰台的两倍,所以丰台的北清率是要远超朝阳的。

北京12中,是丰台唯一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在丰台孩子的心目中,她就是神圣的殿堂。

当然,12中初中部的招生是不参与划片的,向来都是qiajian择优录取。优质的生源,是好成绩最强有力的保证。

“量变引起质变”,今年,12中一举拿下理科高考ZY。这对于12中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自1996年以来,12中还没有出现过高考ZY。

此一役之后,不仅是12中,整个丰台的名气都会大幅增加,这有可能造成丰台最优质小学的学区房小幅涨价,尤其是12中生源的主要来源——丰台五小、一小、三小这三所学校。

另外,亦庄的人大附,今年表现也很抢眼,出了探花。

亦庄的人大附,人大附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前身就是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后来被人大附中接管了。但据知情人透漏,这位探花,其实和人大附经开关系并不大,人家是江西九江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高二才转到亦庄人大附。

即便如此,但笔者觉得,亦庄人大附绝对会借此宣传,学区房会不会涨价,我想,肯定的概率或许更大一点。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海淀的育英学校,因为今年的文科最高分来自于这所学校。

育英,在海淀其实并不算很突出,大概排到15左右的样子。2016年,其高中录取分数线在海淀区排第12名,位于八一学校、理工附中之后。但2018年却蹿到了第7位,仅次于六小强!

据某大V分析:这跟育英学校在2016年出了一位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金牌“刘静嘉”有一定关系,后来育英学校直接把其高中最好的实验班命名为“静嘉班”。


05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北京的教育格局已经开始改变了。

2002年之前,ZY遍地开花,朝阳、顺义等区都曾出现过。可近十年,基本都是西城和海淀的天下了。

其中,理科高分,多出自海淀的人大附中;文科高分,多出自西城的四中和北师大附中,这两年,又出现一个东城的北京二中。

但总体来说,最强的两个区,还是西城和海淀。佛系的东城,真的是不如以前了。

近一两年,西城又有被海淀赶超的趋势。

究其原因,还是生源的问题。我们知道,东西海在小升初时是互相锁区的,但由于海淀招生渠道特殊,所以西城、东城、还有朝阳的高端生源,有一大部分都出走海淀了,再加上海淀疯狂的校外培训,这些才是海淀高分段比例高的最根本原因。

如果将来,上文中提到的教育部禁令严格执行,海淀的命运又会如何?

来源:米宅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