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一朋友家拜年,看到这三盆春兰,彻底颠覆我对养兰花的认识,但同时又对自己以前提到的一个观点更加坚定了。

文章中有三盆春兰,都是2016年三月份好摄农夫送他的,当时送给他的时候是刚刚下山的带苞兰花,甚至都还没有服盆,好在是本地比较方便就带盆带土一起了。

那时每盆的兰苗也不过5--6苗左右,这两年因为时间不凑巧就没有去看过,今天元宵节刚好大家都方便就上门拜年,结果看到这三盆春兰把我惊呆了,原来兰花还可以这样种。

我们一直在追寻种植兰花的最好技术,最佳种植管理方法。常常用不同种类的植料进行尝试;用各种名目的花肥进行催苗促花;用品种繁多的药物来防病杀菌。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兰友来说,往往事与愿违,得到更多的是失败与沮丧。

我们也在寻求一种最好的浇水方法,通过不同的对比试图发现养兰密码。我们还细心地给兰花遮荫挡雨雪,希望在呵护下能开出更多的花朵。

我们甚至用现代的仪器来测量土壤的酸碱度、干湿度,用温度计测量什么温度与温差是最适合兰花生长的,但走到深处才发现自己常常迷路。

这三盆春兰是养在绩溪县城中一个小院子里,纯露天放养。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盆也从好摄农夫常用的塑料红盆改成了花市常见的高盆,那可是种植发财树、绿萝等大型绿植才会用的。我们在教科书上常常听说,养兰花不宜用大盆、不宜用这么高这么深的栽树盆。

这个小院好摄农夫夏天也曾去过,是那种直射阳光不强的院子,县城的地皮都是这么紧张的吧。所以也没有给兰花架什么遮阳网,即使夏天也是这样。

上图的这盆是苗数最少的,我细细地看了一下,大约有30苗左右,花苞9个而且已经在开花了。这些春兰从种植在这里至今三年了,整整1000多天没有浇水也没有施肥。三盆兰花只有老苗的叶尖有一些枯尖和不太完美的斑点,其他的叶片都是非常健壮的。

泥土是用在门口挖的菜地土,其中有很多细小的石子,当时好摄农夫所带的植料在他的花盆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从没有施过药的兰花多少有一些病斑,从下图的叶尖可以看出黑色的斑块。但这并不影响整盆兰花的长势,就像野生兰花一样,即使得了病害也不会殃及全株。

一切都在自然中完成,发苗、孕蕾、春化、开花。下图这盆春兰的花苞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花品不一定上乘,兰种也不名贵,但开出的兰花香味不输任何名种。

这三盆兰花的养护管理可以总结这几句:夏不遮荫冬不避寒,旱不浇水雨不遮挡,虫不喷药病不杀菌。仅仅的人为管理就是在兰盆杂草太多时,会把它们拨除一些,仅此而已了。这完全是一种纯野生的种植管理方式。

从下图可以看到,图中主人右侧有一条比较深的小巷子,那是房与房之间的隔巷,大概50公分的宽度,这条小小巷保证兰盆所处位置的通风以及湿度。而高花盆也保证兰花在夏天不会受到水泥地面热量的熏蒸,同时花盆的厚度以及盆土的容量可以防止冬天兰根被冻坏的风险。

看似不合理的一切,在这里偏偏以最合理的状态存在。我们以前常说的浇水、施肥、花盆选择、遮荫与光照、防冻与排湿在这里通通用不上,这就是最自然的养兰大法。

好摄农夫之前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相信很多兰以应该还记得,那就是---环境大于一切技术!

任何种植兰花的技术在环境面前都只能是辅助手段,只有先营造一个兰花喜欢的环境,你才会事半功倍地养好兰花。

种植发财树的大盆种植兰花

今天是元宵佳节,这次访友也让好摄君在养兰花的纠结问题上得到一次更深的体会。兰友们有什么启发吗?如果以后在养兰中遇到什么问题,先问一下自己,环境合适吗?能不能再加以改善一下呢?

记住这句话--环境大于一切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