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金之前发布的《侯景叛军数量急速飙升,究竟是不是因为南朝淮西军事集团的支持?》谈到了侯景之乱,侯景凭借叛乱的浩大声势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将年迈的梁武帝萧衍活活饿死,全面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梁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当然,这个王朝历史上没人认。

梁湘东王萧绎(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后来的梁元帝)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派王僧辩等大将讨伐侯景,在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郢州(今湖北省武汉市,隋以前郢州一般指后来的鄂州)一带击败侯景主力,战局逐渐扭转。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陈霸先(503—559),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559在位)。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侯景之乱之后,南朝梁境内出现了多个军事集团。

大宝三年(552)正月,原先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南路征讨大军从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出发,这时陈霸先部队已经有甲士30000人,强弩5000张,舟舰2000艘,水陆俱下,二月,王僧辩率领西路大军在白茅湾(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以东)与陈霸先会师,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盟约。征讨大军一路前行,攻克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姑熟(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三月在建康与侯景的部队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摧毁了侯景势力,收复都城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侯景之乱终于平息。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王僧辩陈霸先控制区域变成同一个,埋下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危机。

王僧辩与陈霸先都是平定侯景之乱的大功臣,在平乱过程中也算是形成了深厚的战斗友谊,甚至差一点成为亲家,只是因为时局动荡,王僧辩的母亲又去世了,儿女婚期被推迟了。

然而,好朋友,不客气,白首相知犹按剑,就等机会捅刀子,陈霸先起了另外的心思。

因为江陵失陷,梁元帝萧绎(508—555)被西魏军队俘杀,陈霸先与王僧辩共同迎立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543—558)当了皇帝,是为梁敬帝,年幼的傀儡皇帝,权倾一时的大臣,但是因为王僧辩与陈霸先的力量形成了某种平衡,表面上政局还是稳定的。

这种平衡与稳定被北齐打破了,北齐本身无非是趁人之危、攻城略地,不过他们找到了一个所谓的大义名分,那就是把当初被俘的梁武帝萧衍的侄子萧渊明送回南朝当皇帝。

说起这个萧渊明,当初侯景之乱的直接导火线,就是侯景假冒东魏权臣高澄写了一封信,提出以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接受了这个假提议,回复『贞阳(萧渊明受封贞阳侯)旦至,侯景夕反』,侯景因此大怒,对左右说:『我知吴儿老公薄心肠』,于是决意叛变。

此时东魏已经变成了北齐,高澄已死,萧渊明却还是俘虏,北齐开国皇帝高洋(高澄同母弟)可能认为萧渊明长期被自己方面拘押,已经洗脑成为一个合格的傀儡皇帝人选,所以铁了心要扶植其南下当国君,高洋派遣同为俘虏的梁朝将领湛海珍等人跟随萧渊明归还,同时命令上党王高涣率部下送行。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南北朝并立形势地图。

王僧辩迫于北齐的军事压力,以下属的身份启奏高涣请求接纳萧渊明,萧渊明遂进入建康称帝,原来的皇帝萧方智被立为太子,王僧辩被任命为大司马。萧渊明一即位,上表派第二子萧章乘马疾驰到北齐国都拜谢文宣帝高洋,果然是个听话的傀儡。

陈霸先也被萧渊明任命为侍中,但是他对萧渊明根本不服气,连带着对王僧辩也十分不满,承圣四年(555)冬,陈霸先起兵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率军对王僧辩发动突然袭击,攻破建康之后俘虏王僧辩父子,用绳子将他们两人缢死,之后便废黜萧渊明,重新立萧方智为帝,当然,表面上陈霸先还是用朝廷名义任命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

陈霸先杀死王僧辩对内的理由是王僧辩投靠夷狄(北齐),擅立非次(萧渊明是梁武帝萧衍的侄子,关系与继位的次序都比不上萧衍的孙子萧方智),但是对外他做的比王僧辩其实更加过分,『加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的陈霸先派人奏报北齐高洋仍然请求称臣,永远当北齐的附属国,至于王僧辩,陈霸先的说法是王僧辩打算杀死萧渊明并与北齐决裂,自己忠心耿耿大义灭亲杀了王僧辩。

北齐派遣行台司马恭陈霸先的代表在历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订立盟约, 认可了立足未稳的陈霸先,然而高洋又不是弱智,知道陈霸先的说法全是扯淡,因此很快就腾出手来,前来攻打梁朝。

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北齐派遣萧轨、东方老与任约等人率领100,000大军南下入寇。

一开始,北齐受到了一些小挫折,于是双方陷入相持的局面。

北齐方面于是要求梁朝送回萧渊明,陈霸先这次非常『听话』,马上备派使者将萧渊明送还北齐,史称适逢萧渊明背上毒疮发作,还没有出发萧渊明便病故了 ,但是从北齐方面的视角看来,要送回的人自己病死所以不送了(一说来了一艘船船里是已经变成死尸的萧渊明),要说不是陈霸先暗中下毒,谁又会信呢?

北齐主将萧轨大怒,率领大军直扑建康。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陈霸先先后击溃北齐两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进犯。

严格来说,陈霸先的声望地位与力量,本来就不足以与王僧辩相抗衡,杀王僧辩本身就类似一场斩首行动,许多州郡都不服陈霸先而群起攻之,陈霸先实际上处于一个相对孤立危险的状态,具体到建康附近,齐军兵雄势大,对陈霸先方面也有军事优势。

然而,那段时间正是农历六月,建康附近连日大雨,来自北方的北齐军队坐立于泥泞之中,脚趾都被泡烂了,把瓦罐吊起来下面生火才能煮饭,说是煮饭,因为后勤粮道被陈霸先军邀击,北齐军队米也没有了,只好杀驴杀马作为食物;相比之下,梁军因为在台城等地势较高的地方,环境比较干燥,而作为南方人的梁军也比作为北方人的北齐军更加适应连日大雨的气候。

不过,因为当时建康户口流散,梁军也没地方去征集粮食,将士们也又饿又累。

正在这时,陈霸先的侄子陈蒨(后来的陈文帝)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运来3000斛米、1000头鸭,陈霸先喜出望外,连忙下令煮米烹鸭(『炊米煮鸭』),分下来梁军的每个士兵用荷叶裹着一份米饭与几片鸭肉(『人人裹饭,媲以鸭肉』),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餐,精神也振奋起来。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次日天明,饱餐战饭的梁军发起总攻,又病又饥的北齐军大败,北齐主将萧轨等46名将领都成了陈霸先的俘虏,被陈霸先下令全部斩首示众,只有任约等少数人北逃。此战胜利,使得陈霸先在南朝的地位得到彻底巩固,很快就受禅称帝,建立了陈朝(南朝陈)。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南京鸭肴首见于史书就是本文提到的这场战役,但是是不是盐水鸭,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帮助陈霸先提振士气、开基立业的军中伙食,竟成了后世美食的渊源

荷叶饭,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广东传统食品,然而江南等地其实也有。

陈霸先凭借鸭肉美食打胜仗建立陈朝也被后世传为美谈,有一种说法认为南京特产盐水鸭便是来源于此,也有说南京板鸭、南京酱鸭也是脱胎于此,这些说法其实已经无考,也没有特别的证据,但是陈霸先出生在江南,长期活动在岭南,两地都有荷叶饭的饮食传统,这一个美食渊源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