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争当全市“入珠融湾”排头兵

石角镇积极推动广清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广清产业园对产业进行调整。 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推动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争当全市“入珠融湾”排头兵

石角镇着力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率先建成全市首个乡镇“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编者按

清远市清城区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引导各街镇择优培育一批特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名优特新农产品,并连片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示范区。

今年是新中国70华诞,南方日报清远新闻部联合中共清城区委宣传部、清城区政府新闻办联合策划“清城区街镇一把手访谈”全媒体宣传活动,通过对各街镇的全面梳理与深入分析,总结发展经验成效,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及布局,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日前,南方日报清远新闻部组成全媒体采访团,采访中共清城区石角镇委书记张志良。张志良表示,石角镇积极推动广清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依托广清产业园(清城园区)产业平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争当全市“入珠融湾”的排头兵。

产业发展的同时,石角镇不忘将发展成果惠及群众。近年来,石角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同时秉持“创文”为民惠民的初心,全面推进文明镇(村)建设工作,镇容镇貌日新月异,文化事业持续繁荣,社会风气不断改善,实现了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南方日报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黄国星

立足地理位置优势 主动参与大湾区建设

南方日报:石角镇地理位置优越,镇域范围内重点工业园区、工业项目众多,在践行广清一体化发展,加快“入珠融湾”方面,有哪些探索?

张志良:石角镇依托广清产业园,争当全市“入珠融湾”排头兵。

2014年,广清产业园落户石角镇,将清远南部这个工业重镇的产业分布进行更高的重新定位。石角镇依托广清产业园,也重新进行了产业发展调整。

石角镇把广清产业园重大产业平台的发展,摆在全镇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积极配合园区开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建成“三纵三横”路网、污水处理厂、体育文化广场和企业服务中心,公共交通站点业已投入使用,广清产业园直通广州花都的公交车已开通运营。

目前,石角镇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值得关注的是,石角镇推动省重点项目金发科技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打造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集群。

截至2018年底,全镇技术改造投资累计5.09亿元,有8家企业16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其中隆达公司积极开发企业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全面升级实现企业工业化、信息网络化管理;华清公司打破传统产业经营模式,创新建立有色金属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平台,预计2019年网上平台交易额可达15亿元。

与此同时,石角镇成功推动了忠信玻纤、凯荣德玻璃布、华鸿一期、隆达铝业等企业增资扩产。通过引进新鑫叶新型材料、荣丰线路板等项目,分别加快了建滔工业园、华鸿铜业等闲置地块的开发利用进度,盘活了冠林树脂等“僵尸企业”,抓稳经济新增长点。

清远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将广清一体化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以“入珠融湾”的豪情志气谋划清远未来发展。清城区委七届八次全会报告提出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为重要战略取向,加快广清一体化发展,持续扩大开放合作。

石角镇立足自身地理位置优势,主动参与大湾区建设,坚持打造成为清远南部对接珠三角,融入大湾区的前沿阵地,争当全市“入珠融湾”排头兵。

石角镇全力配合推进佛清从高速、磁浮旅游专线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拉近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同时,加大产业互联力度,依托现有的重大平台和产业基础,主动参与珠三角产业布局,重点承接智能制造产业化基地、新兴产业生产基地、新孵化项目产业化基地等项目。重点承接大湾区特别是广州地区的居住、教育、健康、养老、物流、旅游等非中心城市功能转移,积极引进一批广州地区的好学校、好医院、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到湖岸西路片区和新塘组团片区,借势借力加快城镇扩容提质。

开发“美丽经济” 推动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石角镇除了工业项目众多,农村范围也十分广泛,在积极“入珠融湾”之余,石角镇是如何激活农村活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

张志良:石角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在石角镇黄布村,翔鹏农业生态园的滑翔机一飞冲天,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体验“飞天”的乐趣。

滑翔机项目得以落地,是石角镇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实践。

翔鹏农业生态园内项目包括航空飞行营地、花卉、农场等,可以开展各类越野和水上户外运动,是一个综合性旅游观光景点。

近几年,黄布村委会深入推进农综改,引领岗仔、红星、钱屋、坑尾等村小组,发动村民把闲置土地连片整合1500多亩,主动联系项目,打造了翔鹏农业生态园。

目前,翔鹏农业生态园客源主要为珠三角游客及清远周边市民,现成为清远市航空运动协会飞行营地。黄布村党总支部书记林雪霞介绍,翔鹏农业生态园将打造一个以航空科技展览和航空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旅游项目。

石角镇石岐村委会则由书记、党员主动出外“招贤引资”,整合多方资源,发动村民整合耕地发展规模种植业,引进了波记蔬菜基地、金花茶场、韭菜基地等项目,既解决了村中富余劳动力的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石角镇以打造“一村一品”为主线,以“整村推进”为特色,引导村民在保留本村特色风貌的基础上,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村美人和”的新农村。目前全镇共有79条美丽乡村通过市、区的考核验收,石岐村、新基村、黄布村实现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石角镇还坚持以农综改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将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等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科学规划,做好美丽乡村建设、集体经济增收、产业推进等文章,把“美丽”变成“经济”。

依托九厅十八井古民居、马头石丹霞地貌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马头村积极开发集登高、攀岩、健身、赏花等项目为一体的马头山风景区,其飞拉达项目(阶梯式攀岩)更是省内首创,是石角乡村旅游的新名片。

“创文”为民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南方日报:工业、农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群众服务。近年来,石角镇助力清远市、清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文明镇村创建,在此过程中如何为群众谋福利?

张志良:石角镇坚持“创文”为民初心不改,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推进,石角镇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道路黑底化、升级改造、美化亮化,完成文化长廊、健身广场等改扩建等工程,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石角镇在镇中心区域划分小车位740个,摩托车、自行车位1400个,加大路面巡查执法力度,重点整治违规乱停放、逆向停车和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等现象,有效遏制交通不文明行为。石角镇还组织交通劝导员、志愿者在人流密集区和红绿灯路口进行文明劝导,对行人不走人行道、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现场即时劝导纠正,从而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石角镇在辖区各个村(社区)不断掀起道德讲堂热潮,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知多点”“文明礼仪讲座”“家庭美德建设”等主题道德宣讲,在群众当中树立道德榜样,使主题宣讲活动成为传播文明、自我修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吸引和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道德建设,传递正能量。同时,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最美志愿者”“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让群众熟悉常见的“最美人物”带动身边群众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

环境变美了、群众文明了,石角镇还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石角镇着力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率先建成全市首个乡镇“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中心,并于去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镇级服务事项从50多项大幅增加至627项,日均办理各类事项300多宗,实现了变“群众跑”为“政府跑”,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石角镇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向社区延伸,率先建成村(社区)社保“小一门”服务平台。全镇19个村(社区)均开通了包括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申报办理、零星报销、受理异地就医申请登记等36项社保“小一门”政务服务业务,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