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原标题:9个月获利2亿!又一特大套路贷案告破,主犯竟是名校学霸)

一年多的时间,涉案平台资金交易流水已达18亿元!作案9个月,非法获利2亿余元…

近日,江苏镇江警方捣毁特大套路贷团伙,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逃的涉案主犯朱某卿,居然是一名毕业于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的高级海归!因公司亏损改做套路贷,9个月获利2亿元。

6月27日,镇江警方对外发布案件详情。镇江市公安局历经数月缜密侦查,集结300余名警力,同时在河北廊坊、浙江杭州和云南芒市、瑞丽三省四地展开统一收网行动,抓获涉案人员200余名,侦破“1026”特大“套路贷”案件。

抓获部分犯罪嫌疑人(图片来源于平安镇江)

“不给钱不行,有本事你来抓我啊!”

据镇江警方通报,2018年10月26日,镇江京口公安分局正东路派出所接刘女士报案,称因需要钱周转,她于10月18日下载了一款名叫“随心借”的APP,因其声称无抵押、放款快、利息低,顿时心动,申请借款1850元。

按照软件提示,她在APP内选择贷款1850元后,系统显示需要从中扣除750元手续费,同步上传借款人的手机通讯录,且7天内还清欠款1850元。但没说明超期之后如何处理。

随后,刘女士将银行卡号输进平台,对方将1100元转入她的银行卡。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逾期一天后,刘女士的家人、朋友都收到了她借钱不还、在外“卖淫”的短信和身份证截图,同时还有PS的淫秽图片!

犯罪团伙PS的受害人不雅照(图片来源于平安镇江)

此外,刘女士的朋友、家人也不停接到电话骚扰和威胁。在“随心借”团伙的狂轰滥炸下,刘女士被迫给该团伙汇款1942.5元,可对方并未善罢甘休,仍不断来电发信息讨要欠款,不堪其扰的刘女士在亲友们的提醒下选择报警。

去年成功侦办全国首例纯网上套路贷案件的京口公安分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并通过受害人提供的电话与对方联系,表明身份,正告其不得实施违法犯罪。

但对方气焰异常嚣张:“不给钱不行,有本事你来抓我啊!”

电话轰炸、PS不雅照片等逼迫借款人还款

经过前期的调查,警方确认该案件涉及三省四地:云南芒市和瑞丽、河北廊坊以及浙江杭州。

收网行动(图片来源于平安镇江)

2018年12月19日上午10时,警方在河北廊坊和云南芒市、瑞丽三地同时出击,一举抓获涉案嫌疑人92名,缴获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200余套;在杭州全面固定相关电子证据。

根据前期侦查情况,所有线索均指向主犯李某。李某落网后,警方一查,原来他仅是浮在水面上的一个“傀儡”,其后另有他人在操纵着整个团伙。

李某交代,云南、河北两地的工作窝点均为浙江同牛网络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他带领的团队平常负责信贷业务的催缴。催缴中,该团队采用电话轰炸、PS不雅照片等逼迫借款人还款。另据李某交代,该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老板名为任某浩(法人代表、总经理),但李某本人对公司的放贷途径并不知情。

12月20日晚,任某浩在杭州机场落网。21日起,涉案主要嫌疑人周某芳(财务总监)、李某东(技术总监)、曹某涛(APP研发人员)、陈某伟(服务器运维人员)等相继被抓归案。

套路贷公司创建人竟是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研究生

据警方通报,通过对上述人员特别是对任某浩等核心人员的审查,浙江同牛网络有限公司的真面目浮出水面。公司创建人为朱某卿,是一名高级海归,牛津大学研究生毕业,任某浩是其合伙人。

企查查信息显示,朱某卿同时拥有牛津大学金融经济学硕士、耶鲁大学统计学硕士及南京大学统计学硕士及工程学士学位等。朱某卿担任同牛科技创始人兼CEO,还是杭州晟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皮拉图斯(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的法定代表人,且为12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在23家公司中任职。

企查查截图

办案民警表示,同牛科技名义上是一家IT界的精英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家正规的IT企业,但因经营不善,接连亏损。2017年底,该公司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现金贷”业务来钱非常快,且初步预测年化收益能达到2700%。

在暴利驱使下,2018年3月,该公司正式从事“现金贷”业务(套路贷)。目前,除犯罪嫌疑人朱某卿出逃境外,其余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9个月即非法获利2亿

经过数月调查取证,这起“全链条”套路贷犯罪脉络呈现在世人面前。该案典型性非常突出:

受害人次全国最多,在涉案APP上借款的有100余万人次;

涉案平台资金交易流水全国最大,从2018年至今,平台资金交易流水已达18亿元;

非法获利巨大,作案9个月,非法获利2亿余元;

抓获涉案嫌疑人全国最多,共抓获200余名嫌疑人;

作案手法新颖、隐蔽,涉案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等方式流转,隐蔽性强;

团伙组织架构极为严密,分为技术部、风控部、法务部、催收部等部门。

此前,证券时报记者在对网贷市场进行调查时曾总结过几个乱象:部分网贷业务员存在诱导借款和隐瞒资费标准的行为,同时变相收取“砍头息”,在借贷人发现被套路贷后,找不到合适的维权路径。

针对市场存在的套路贷乱象,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揭露了套路贷的几种常见的犯罪手法。

套路贷的五个套路要认清:

(1)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会以被害人先前借贷违约等理由,迫使对方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2)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便采取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3)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4)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5)软硬兼施“索债”。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张宪超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张宪超_NN93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