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小编说

“娃道·百家谈”栏目开设以来,已经陪伴大家半年多的时光。在初夏的尾声,栏目正式迎来了转型升级!

接下来,我们将与省内外家庭教育先进地区合作,面向千家万户征集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为了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或心得,本次升级特别推出“有奖征稿”。具体规则如下:

  • 征集到的稿件经初选被采用后,即可参与“月度好稿”“季度好稿”“年度好稿”的评选。

  • “月度好稿”,将有优酬;“季度、年度好稿”将有重酬。

  • 获“好稿奖”的作品或案例,将被推荐至省级、国家级媒体刊发或报道。

    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孙云晓: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第14篇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头的宝,而对于如何教育好年纪尚小、充满无限可能和变化的孩子,则是每位父母分外关注的事情。专家指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其实最应该关注的是其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形成良好、健康的习惯,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千头万绪,作为父母该从哪里做起呢?从生活入手培养良好习惯,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比如,孩子看电视没完没了,痴迷玩手机和网络游戏,不爱写作业拖拖拉拉,等等,都可能是习惯问题。

习惯是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也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行为问题。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一个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弟,就因为童年时代养成了阅读、写作、讲演等习惯,生活便发生了奇迹,并且成为一个儿童教育研究者和儿童文学作家,这就是我的真实经历。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30年,其中10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门研究少年儿童习惯研究课题,与中国科学院和北师大心理学院的深度合作,依托全国500多所中小学进行长期实践探索。

正是因为有了这10年的研究,我才认清了为什么三个好习惯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生,我也才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道理,并且得出一个结论: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让我们通过两组对比鲜明的典型案例来看看习惯是何等重要吧。

我们曾经对全国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发表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童年经历分析研究,并且将这两个群体做了对比分析。

分析发现,这148名杰出青年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这些人在童年时代就集中体现了6个特点:以德为先、自主自立、意志坚强、友善合作、明辨是非、选择良友。

与此相反,在对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也有着共同的特点:厌恶学习,不知礼节,好逸恶劳,亡命称霸,是非颠倒,荣辱不清。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最大差异就是习惯与人格的不同。

好习惯是我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资本

为什么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分析非常透彻。

他说,好习惯是我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资本。

如果我们养成了好的习惯,它将成为取之不尽的利息;如果我们养成了坏的习惯,它将成为难以偿还的债务。

坏习惯会以不断增长的债务,让我们美好的计划破产。

简单地说,好习惯如利息,坏习惯如债务,当资不抵债的时候,美好人生就将破产。

据全国妇联儿童部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2015)发现,在父母们最看重的10项教育责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名列第一位。

可是,为什么许多父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效果不佳呢?

比如许多父母担心孩子沉迷网络,不希望孩子总是玩手机。

可是我们做的中美日韩中小学生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调查研究发现,四国的父母约四成以上都存在玩着手机与孩子说话的情况,而中国父母最突出,近半数都有玩着手机与孩子说话。

这个细节说明,近半数的中国父母不但有玩手机的习惯,并且忽视了该如何言传身教。

孙云晓: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

如果父母无法控制自己迷恋手机,便难以引导孩子理性使用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因为父母的行为习惯将深刻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不能只注重行为训练,也要重视提高认知水平和养成深厚的感情。

为什么呢?我回顾自己64岁的人生经历发现,因为越来越体验到阅读、写作和讲演的重要,越来越喜欢能够与大家分享的快乐,这些习惯就能够持之以恒,例如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近50年。

相反,有一些习惯由于认知的不足或者改变,虽然坚持了一段时间,便逐渐就弱化甚至放弃了,例如运动。

得失之间使我感悟到,越是小孩子越需要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并且需要成功的体验,否则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孙云晓: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简而言之,牢牢抓住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环节,才能真正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最重要的九个好习惯

培养孩子养成哪些习惯最重要呢?根据我连续10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习惯研究,结合北师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建议广大父母和教师,引导孩子养成九个好习惯:

喜欢阅读

勤于写作

善于表达

勇于质疑

自我管理

认真负责

用好媒介

坚持运动

积极乐观

这九个好习惯将有助于孩子达到培养健康人格的理想目标。

父母们不必为难,如果只是培养孩子养成其中几个好习惯,也会受益多多。

那么,作为父母具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到陪伴、榜样和坚持。

幼儿和小学生最需要父母的陪伴,而陪伴时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事情父母首先不做。

例如,北京史家小学开展“放下手机让我们真正在一起”的活动,就是晚饭后至孩子睡觉这段时间,父母关闭手机,专心与孩子一起读书、聊天、游戏或运动。

这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如果能够长时间坚持,就一定能够培养全家人的良好习惯,对于每个人的成长与幸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孙云晓: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当然,养成好习惯绝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而是所有人共同的成长需要。

甚至可以说,父母和教师的好习惯越多,越有利于孩子养成好习惯,因为父母和教师是孩子最直接也重要的榜样。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管钰

孙云晓: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