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古城,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处著名的历史遗迹。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红河古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与其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另外两处遗址是碎叶城(阿克•贝西姆遗址)和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不过,红河古城在遗产名录中的正式名称是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科拉斯纳亚•瑞希卡(KrasnayaRechka)的俄语意思即为红河。

红河古城是楚河流域中心部分保存完好的最大的中世纪遗址。它是吉尔吉斯斯坦在丝绸之路上最大的考古遗迹之一。它被认为是阿拉伯—波斯或中国文献上提到的中世纪城市——新城(Nevaket)。

新城在突骑施汗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第一次被提及是在711年由来自穆格山(Mug)的粟特统治者迪瓦什梯奇(Devashtich)书写的《婚姻契约》中。在8世纪前半期,为了帮助石国和费尔干纳人反抗阿拉伯入侵的斗争,突厥可汗苏禄就是从这个城市出发的。新城被最后一次提到是在14世纪景教教会的名单里。

1869年,瓦西里耶维奇•拉德洛夫(VasilyVasilievichRadlov)对新城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官方发掘,使其变成了吉尔吉斯的第一个历史遗迹。随后的田野考察发生于1930年。但是新城遗址变得众所周知则是在考古学家伯恩施塔姆(A.N.Bernshtam)在1939—1940年的工作之后。他发现了一个粟特人城堡、喀喇汗时代的居住建筑、第一祆教纳骨罐和第一佛教壁画。

1954年,吉尔吉斯考古学家科热穆亚克(P.N.Kozhemyako)发现了围绕中心遗迹的所谓“城墙”。1961—1963年,他也在新城遗址上进行了广泛的发掘,完成了城堡建筑的宽度超过5米的两座佛寺的公开和确认。

1978年开始,在葛尔雅切娃(V.D.Goryacheva)的领导下,开始了新阶段的考古发掘,这一工作持续了超过25年。对第二佛寺的连续发掘,打开了城堡的上层,探察到纪念性的建筑物和与祆教葬礼相联系的所谓“酒窖”的喀喇汗驻地,开展了对西侧附属建筑物的外部城墙的重要工作,这儿被认为是城市的墓地。

自2007年开始,在科里琴克(V.A.Kolchenko)的领导下,吉俄联合考古队一直在新城遗址上工作。发掘工作集中于受影响的遗址点(因为处于交通路线上),已经确认和调查了佛教寺院的部分殿堂,发现了一尊残存的坐在莲花座上泥塑佛像。

“新城”一名,出现在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杜环的《经行记》以及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历史文献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