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一名来自陕西的老农拿着一张欠条,突然找到了政府。这是一张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打下的欠条,数额高达100万法币,政府看到这张欠条之后,立马上报了高层。专家在对这张欠条进行鉴定后,确定是真的,赶忙问他的祖上是谁?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欠条其实在抗日战争期间并不是稀奇事,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虽然形成了统一战线,但是不管还是资金、物资还是武器装备上,八路军都远远赶不上国军精锐部队。八路军主要在敌后战场跟日寇作战,但是当时缺少物资,最后只能够跟当地一些富裕人家求助,向他们借钱借粮借物资。不过八路军的原则是,不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所以每一次都会给对方开具一张欠条。

八路军承诺,在战争结束之后,只要拿着这张欠条找到政府,就可以让政府还钱。居住在陕西西安的陈开基祖上曾经是一个富商,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经过这里时,曾经向他家求助。当时的队长何太阳写下欠条:今借到陈鸿清法币100万元,棉花120斤,麻鞋50双,布匹60斤。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陈开基的祖父并没有拿着这张欠条去找政府兑换。

直到1985年,陈开基在翻修祖宅时,在一道墙缝里发现了这张欠条。当时已经过去40多年,陈开基并不确定欠条还能够兑换,不过他还是拿着它找到了政府。没想到的是,政府十分重视,在确定了真实性后,按照当时的物价,兑现了8500元人民币。

​这8500万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字,要知道当时国家连万元户都很少。在拿到这笔欠款后,陈开基非常感动,他没想到这么多年,政府还愿意兑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