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大桥令花城更添魅力。

大洋网讯 珠江在广州穿城而过,横跨珠江的大桥,连许多老广都不能一下子全部数出来。广州的历史与广州人的生活与这条珠江、这些桥密不可分。一座座横跨珠江的桥梁,就像广州发展中的一个个历史节点,将不同时期的广州编织在一起。两岸景致独特,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荣变化,也预示未来的无限生机。

花城美景

人民桥、解放桥:十里洋场无限风光

人民桥建于1965年,于1967年建成通车,连接荔湾区与海珠区,此后因为车流量迅速增大而扩建。有一段时期,去人民桥上看风景是广州人的流行活动。

解放桥建于1994年,1998年通车,北起越秀区解放南路,南接海珠区同福路。人民桥至解放桥之间的两岸风光,充分展现了老广州的风貌。

白鹅潭位于珠江三段河道的交汇处,河面宽阔,波光起伏,是一道美丽的江河风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面岛沦为租界,建起150多座欧洲风情建筑。今日,这里是无数游人流连休闲之地。

自西向东就到了长堤。这是繁华一时的“广州外滩”,云集了众多广州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华夏百货是当时南方有名的百货公司,曾经的广州第一高楼爱群大厦也坐落在此,此外,还有南方大厦、海珠大戏院……无不见证了当年广州城的风情。

海珠桥:奋斗岁月静水流深

2013年9月,海珠桥重修后复通车,备受关注。

视线接着往东移,到了海珠桥一带。

海珠桥于1933年建成通车,桥下三孔的中间可以开启,以利大船通过。海珠桥曾是连接广州“河南河北”的唯一通道,至今经过多次扩建或修复。

海珠桥是广州市民团结一心顽强战斗的见证者——1949年,它在战乱中被炸毁。没了过江大桥,珠江两岸的互通变得繁复。建国后,广州城的大事之一便是修复海珠桥。

海珠桥修复工程于1950年3月开始动工,仅仅6个月就恢复通车,令珠江南北两岸交通变得顺畅,广州城里人们的生活也开始走向正轨。

默默伫立在海珠桥北岸的海珠广场,正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海珠广场建于1953年,广场上耸立的广州解放纪念像一手紧握步枪,一手拿鲜花,目视远方,一段奋力抗争的岁月就这样跃然眼前,提醒着我们,如今安宁祥和舒适宜居的广州是当年无数先辈奋力搏杀所换来的。

江湾桥、海印桥:经济腾飞 初露峥嵘

海印桥一带美丽又宜居。

沿珠江继续向东,就到了江湾桥、海印桥。

海印桥于1988年建成通车,是一座斜拉桥,夜景特别美丽,有单色、双色和全彩,是很多广州人夜游的打卡地。

江湾桥于1998年通车,是内环路的跨江大桥之一。江湾桥与海印桥一带,是广州经济腾飞的一幅画卷。

海印电器总汇是广州较早的电器专业市场,不少广州人的第一台电脑、手机都出自于此。沿江路的大沙头游船码头是广州最大的珠江夜游码头,这个曾经停过飞机,做过客运站的地方,成为不少游人认识广州的第一站。下了游船去老字号茶楼喝茶,也成了不少游客的必备线路。广州人游泳健身的珠江泳场,在1998年摇身一变成为水上乐园,至今还有不少人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坐水上滑梯的惊险刺激……

借由星海音乐厅和广东美术馆的拔地而起,二沙岛从一座小岛变成广州音乐和美术的殿堂,现在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是打发悠闲时光的好去处。

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城市客厅繁华耀眼

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州大桥和猎德大桥。

广州大桥于1985年建成,连接广州大道南北。2009年投入使用的猎德大桥则是连接天河、海珠的重要通道。它们夹着广州崛起的城市新中轴线。这一片,南有中国第一高塔广州塔,是游客必去的打卡地,为羊城摩天景色增光添彩。北有“城市客厅”花城广场,与耀眼繁华的珠江新城相接,高楼广厦如森林。海心沙亚运公园则如同被环抱的一颗明珠,与“小蛮腰”隔江相望。江风拂面,人们三五成群流连忘返;夜幕降临,江上游船穿梭,载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也和岸上的人们一样惬意快乐。这一带的景致,将广州的繁华与人情味悉数呈现。

华南大桥、琶洲大桥:千年商都精彩演绎

从华南大桥到琶洲大桥附近,演绎了这座千年商都的华彩乐章。

华南大桥连接磨碟沙和猎德村,是广州珠江前航道上桥面最宽的桥梁。琶洲大桥是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配套工程,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在琶洲举办,吸引四方客商。

华灯初上,以啤酒文化为主题的琶醍创意园区又为琶洲夜色增添了一抹独特风采。人声鼎沸,麦芽和酵母的香气中,更显风情。广报文化中心、腾讯、小米、唯品会等各大企业的全球或地区总部将陆续启用,为广州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除此之外,金沙洲大桥、珠江大桥、洛溪大桥等都有自己的精彩,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条江、这些桥与依江而居、以水而生的广州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当路过这些桥时,我们不妨停下来想想它的前世今生,你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又会再增几分。

诗意花城工作室出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