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人的聪明,一半是天生,一半靠读书。大众混淆了聪明和智慧,聪明不等于智慧。聪明,由心智和经验发展而来;智慧,从定静中来。

古人说,定静生智慧。

对此,南怀瑾先生解释说:“智慧不是聪明思想的境界,智慧是宁静到了极点,自行透出来的。”

聪明的人,不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不耍小聪明。

定静生智慧,定静有3层功夫,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什么是定?

南怀瑾先生说得很好:

我们的思想,一天到晚都在想东西,停不下来,这叫“散乱”;人在睡觉的时候,思想不散乱了,这个时候叫“昏沉”。人生就是两种现象,散乱或者昏沉。醒着的时候,散乱;睡着以后,昏沉。不散乱也不昏沉的境界,就是定。

一个人能定得住,心就会很醒,对外界的反应很敏捷。庄子形容这种状态,“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响若应。”

定静生智慧,定静有3层功夫,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定静生智慧,定静有3层功夫,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定静第1层功夫:心随境转

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这个层面,心随境转。人在城市里生活,每天挤公车地铁,朝九晚五上下班,心境是拥挤、疲惫的。周末来了,远离城市,到深林公园走一走,爬一爬,心随境转,豁然开朗。

定静生智慧,定静有3层功夫,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心随境转,还有另外一种状况,比方说,如果连续下雨,人就会感到忧郁,情绪低落。这是心情受环境的影响。而太阳出来,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人的心情自然雀跃起来。

心随境转的层面,人是做不了主的。也就是说,外界环境的影响力,大于自己的自控力。需要继续下功夫,定静。

定静生智慧,定静有3层功夫,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定静第2层功夫:境由心生

境由心生,到达这个境界,人的定静功力,大于环境的干扰,自己能做主。比如,在连绵的阴雨天,一般人感到心情低落,有的人不受环境影响,顺其自然,安于当下,下雨天,就侧耳听雨,心中创造一种雨打芭蕉的意境:雨点拍打在芭蕉叶上,灵动悦耳的世界。

境由心生,自己创造一个美妙的意境,即使身处的环境不好,也不受影响。

定静生智慧,定静有3层功夫,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定静第3层功夫:物我两忘

物我两忘,是定静的最高功夫,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庄子说:“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定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开始慢慢心静下来,就像一碗摇晃的水,慢慢沉淀;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定静到极点,智慧就会自然从中而来。有些平时想不明白的东西,突然明白了;有些看不开的事,突然放下了……这就是智慧从定静中来。

定静生智慧,定静有3层功夫,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当一个人常常定静,功夫做到家,人的定力好,百事皆可成。

因为,很多人做事,不是败在能力不行,而是败在诱惑太多,自己不能坚持,败在自己眼光看不准,败在不能随机应变。而能定静的人,都可以克服以上问题,所以可成事。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