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以震颤、僵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反射异常为特点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疾病往往呈进行性发展,故未经治疗者,一般在10年内因严重肌肉僵直和继发性的关节僵硬而丧失活动能力,最终死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

对于初发症状或早期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中晚期患者,当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出现药效明显缩短和异动症等并发症时,调整药物空间有限,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在美国,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会在帕金森病早期的时候就选择做手术,国内一般建议病程5年以上、药物疗效明显下降时,方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原理:通过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精确毁损或者抑制疾病相关核团功能,恢复神经递质平衡,重建神经环路,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会打破递质之间的平衡,导致乙酰胆碱递质相对增多和功能亢进,以致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手术治疗针对过度激活的乙酰胆碱通路,施行相应脑深部核团毁损术或脑深部电极调控术(DBS手术,俗称为脑起搏器治疗术),使神经递质之间达到新的平衡,临床症状得以缓解。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神经内外科赵鹏主任表示手术采用的核团有:丘脑底核、苍白球、丘脑腹中间核。一般丘脑底核常用来做脑起搏器治疗,即DBS治疗,对震颤、僵直、行动迟缓都有显著疗效,且僵直>震颤>行动迟缓苍白球可选作毁损术或脑起搏器治疗,对改善僵直和行动迟缓为主的症候群疗效确切,僵直>行动迟缓>震颤。而丘脑腹中间核的毁损或脑起搏器治疗仅针对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术后可使震颤完全停止

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需细掂量

外科治疗安全性如何?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解剖学的发展,神经外科的定位技术已经精确到毫米级别,计算机导航下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技术为帕金森手术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常规毁损手术见效快,立竿见影,疗效稳定,费用低。但属于不可逆毁损手术,术后参数无法调整,双侧症状不能同期手术。DBS手术不破坏正常脑组织,术后可以根据症状调整参数,可以同期双侧手术,但是需要植入电极,并且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费用昂贵。那么,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呢?简单来说,如果以单侧震颤、强直为主的中晚期患者,建议毁损治疗;双侧均有症状的中晚期患者,则宜选择脑起搏器治疗。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择分期毁损手术治疗。所以,到底是选择价格美丽的微毁损,还是灵活可调的起搏器,您可以在心里掂量一下。当然,最后的治疗方案,还是要和您的医生商量后再做决定。

目前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并有数万例的成功经验,国内外专家达成共识的是:手术治疗是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