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可能也没有想到,《流浪地球》会这么成功。

如今,《战狼2》和《流浪地球》包揽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冠亚军座位,而这两部电影,都是吴京“孤注一掷”投资的。《战狼2》预估票房8亿,最后以56.8亿位列第一,《流浪地球》更不用说了,作为一部“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科幻电影,有那么多扑街在前的先例,《流浪地球》一开始谁也预料不到如今这个成绩。

从吴京出道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绝对不是顺风顺水,能有这样的成绩不是必然,但也绝非偶然。贵就贵在吴京身上有习武之人无所畏惧,坚定不移,厚积薄发的品质。

《流浪地球》位居第二,但从一定程度来说,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战狼2》。

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陈楸帆在采访中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里程碑式的作品。”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了太空竞赛”,评价《流浪地球》的特效可以媲美好莱坞,更称《流浪地球》“标志着中国电影新时代的来临”。

在此之前,很难想象一部科幻电影会如此在全国受到爱戴。

不仅如此,《流浪地球》火到了国外。这是五年来北美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2月5日同步在美国29座城市的部分影院上映,上映11天票房达到了382美元。除了文艺片,武打片之外,第一次有一部重工业片子在国外有这么高的票房。

春节档一直都是国内各个电影资本必争之地。很多人觉得,春节档人潮多,随随便便取得票房很容易。

在票价偏高,竞争激烈的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票房增长一开始呈现蛰伏的趋势。上映前不被看好,但上映后,只要有一位观影群众从影院走出来,口口相传,又有了无数人走进了电影院,以此类推。

在今年观众下手谨慎的春节档,《流浪地球》让不少观众心甘情愿掏了口袋。

低开高起,后面高歌猛进,最重要的当属电影的口碑。《流浪地球》到底凭什么?

好莱坞有无数科幻片的珠玉在前,《流浪地球》能杀出重围,自然少不了它的特点。

首先当然是题材,中国人写的中国故事。这部作品有刘慈欣作品中常见的“回归家园”的主题,这是中国人发展千万年,根深蒂固的土地情怀,“带着地球流浪”,这贴近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们产生共情,而对于外国人,则是十分新奇的,不可思议的。

一位北美地区的观众看完电影后,评论说:“这部影片的确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依然打了10分。这部影片体现了好莱坞电影所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许多差别。”

其次,《流浪地球》没有好莱坞大片中惯有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而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拯救全人类的不再是超级英雄,而是人类自己。共同发展,团结奋斗才能解决问题。

随着观众的观影水平逐渐提高,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对也越来越理性,以前的“粗制滥造”,“圈钱式”的道路将会越走越窄,相信未来只有有诚意、有故事的精品才会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只有创新,只有不同,才能成为赢家。

不只是电影,所有的产业都是如此,时刻谨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流浪地球》还在上映,后续票房将会定格在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多年来,中国的科幻电影一直比不过好莱坞大片,不少电影迷感慨于中国科幻电影的不争。如今《流浪地球》用属于中国的故事走出了一条颇受认可的中国科幻电影之路,开了一个好头。未来的路如何走,如何探索新领域,如何让满路开花,不仅要依赖接下来中国科技、重工业水平的发展,好载体需要好故事,所以也需要电影人们写出更硬核、更无法比拟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