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山东选派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乡村振兴服务队到岗九个多月以来,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6月28日,在“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乡村振兴服务队(西片区)座谈对接会上,济南、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6个市的乡村振兴服务队交流了工作开展情况。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了解到,各服务队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突出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商河是农业大县,我们着重研究了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思路措施。”商河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常委王志斌说,他们编制实施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种苗繁育大棚和加工车间,将留兰香种植面积从4000亩扩大到8000亩,做大做强留兰香特色产业。另外,争取政策资金700余万元,建设134亩、25个高标准大棚,目前已建成9个,发展优质油桃、葡萄等种植,预计每年创收500多万元。

梁山县乡村振兴服务队所服务的大路口乡五个村,人均只有一亩左右的土地,闲置的劳动力多为老人和家庭妇女。在调研基础上,他们选择了适合发展的木耳大棚种植产业。“我们用不到70万资金,引导撬动400多万资金,帮助帮扶村农民建起41个木耳种植大棚,带动非帮扶村投资170多万,建起17个木耳种植大棚。预计春季木耳能收成15万斤,加上秋季的收成,当年就能回本。”梁山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山东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迟云说。

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

鱼城镇是鱼台县的老县城,发展缺乏新动能支持。“我们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开展地热勘探项目投入,培育发展新动能。”鱼台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刘祥元说,项目先后完成地热勘查的物探和地热井孔位专家论证,截至目前,钻探深度已到850米。

村庄发展中面对的突出问题需要摸清摸透,有针对性地解决。刘祥元介绍,他们服务的村基层党建阵地普遍存在空间小、环境差、内容空、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于此,他们统筹规划建设集党务、政务、健康、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服务区,建设有信仰、有温度、有活力、有生态的综合场所。目前,已完成前期土地、规划、建设审批等程序,进入施工阶段。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要立足群众需求,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沾化区下洼镇95%以上的耕地种植冬枣,村民收益主要依靠冬枣产业。“我们引进枣芽茶加工收购项目并进行试点,19天为服务村枣农增加收入4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安装滴灌及生物防控设施,建设300亩高标准冬枣农业示范园区一处。”沾化区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委编办二级巡视员郭桂永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