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球迷组成的“拉拉队”出现在俄罗斯,世界杯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据观察,南方都市报刚说过,“赛场上看不到中国男足,自然是一个遗憾。”,人民网俄语版就说,不打紧,世界杯现场到处都是“中国元素”。和过去一样,本届世界杯并非没有“中国队”,“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可以说中国企业、观众和中国强大的经济力量是本届世界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南方都市派往前方的记者发回的报道,本次世界杯的17个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占据5席;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吉祥物——一条名叫“扎比瓦卡”的西伯利亚平原狼全部由中国制造;把球星和球迷运送到场内和看台的大吨位电梯,其中67台由来自中国的远大博林特生产……而在“中国元素”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广东制造”。

据石川观察,可能还不只是这些,据说还有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小龙虾,也到了世界杯。据新京报,10万只中国小龙虾已搭乘中欧班列抵达俄罗斯,做球迷餐馆、酒吧看球“标配”;多个“中国元素”现身世界杯,并就此掀起了球迷们四年一度的狂欢,虽然中国足球队没踢进世界杯,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中国“网红食品”10万只小龙虾将点燃世界杯的圣火,而成为另外一道风景线。

然而,仅这些还是不够。还有一个最不能拉下的群体——他们是本届世界杯传递正能量的记者朋友们。据报道,中国记者人数组成了本次世界杯最大的记者群体,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按照中国足协发言人的说法:“通过中国足协申请世界杯采访证件并得到批复的记者人数,比巴西世界杯要多。值得注意的是,无数记者也独立向国际足联提交了申请,我们无法统计他们的数量。”

据南都记者了解,持有国际足联官方采访证的中国记者人数超过100人,这个数字超过了大多数参赛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记者赴前线采访世界杯的总人数超过300人,多于南非世界杯和巴西世界杯。

不光这些,人民网俄语版还写道,世界杯开幕的前一天,南方都市报访问了莫斯科草坪和沙特阿拉伯预制训练场。走进体育场,就可以看到七个世界级和次世界级赞助者展示台,中国品牌相当明显,万达、vivo、蒙牛和华为都可以看到。

据介绍,万达与阿迪达斯和可口可乐等公司一样,是世界级赞助商,vivo、蒙牛和sense被视为二等赞助商,与百威啤酒和麦当劳一起排在第二位。中国品牌占全球和第二级赞助商的三分之一。第三级赞助商有三家中国公司。相比之下,四年前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上,只有一家中国公司得到了赞助。

根据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最新数据,2018年世界杯期间各国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总计达2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是美国(4亿美元)的两倍,远高于东道主的6400万美元。

对于如今的国际足联和世界杯而言,失去中国企业的赞助是难以想象的。中国企业还在诸多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存在感,比如:杯吉祥物“扎比瓦卡”等各种世界杯纪念品,是由中国企业生产,纪念币印章也是由中国南京造币厂制造。7个新建场馆中的两个场馆的67台电梯,也是由中国企业提供的。

另外,据美国福布斯新闻统计并预测,世界杯期间将有10万中国球迷赴俄罗斯看球。中国球迷将成为东道主球迷之外最大的球迷群体,把英国、日本、德国等球迷人数远远抛在身后。为了迎接数量庞大的中国球迷,闻名于世的莫斯科地铁,也已经开通了支付宝扫码支付功能。

文/梁石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