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名妓关盼盼,特别是白居易的多管闲事,使得这位美女花枝凋零,也就是白居易三首诗逼死名妓的故事。然而,今天我们的主人公也叫盼盼,不过,她不是关盼盼,而是马盼盼,与她产生各种情感纠葛的人,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著名诗人,他就是:苏轼。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在公元1079年,苏轼在徐州任太守一职,那年他42岁。

初到职场的他,就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时他管辖的地界正遭遇着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而他为了抗洪,也是连续数日战斗在第一线上,现场指挥作战,动员当地及周边的一切力量来共同抗击洪水的袭击。就这样,一战就是四十多天。

最终,洪水终于退去了,一方人民的安全也算是保住了。刚刚忙完工作的苏轼,这才想起来,早就听说徐州有一座燕子楼,两百多年前,名妓关盼盼就是在那里香销玉灭的,所以,他便给自己放了几天假,专门到燕子楼住了一夜,作为自己抗击洪水这么多天的消遣时光。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才子就是才子,来到燕子楼,苏轼还作诗一首,名为《永遇乐》,并写出了“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的副标题: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轼夜宿燕子楼的这一晚,他在院子里,观赏天上明月,体验着夜里的风霜,感受着清凉的微风,观赏着楼外的美景,好不自在。夜间的燕子楼格外宁静,鱼儿在水中嬉戏,甩尾的声音,以及莲花露水滴落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但是,尽管夜色唯美,然而,独自一人宿在楼内的孤独感,还是不经意间向苏轼袭来。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不知不觉地,苏轼睡着了,在朦胧的睡梦之中,他梦见了关盼盼,于是,从梦里惊醒,他深感孤独和惆怅,便穿上衣服,走到园子里漫无目的的转悠。不知过了多久,他竟已经把园子走了一圈。再后来,他感叹燕子楼的空空如也,没有美人的陪伴,是何等的孤寂。

由此可以看出,刚刚的美梦之中,关盼盼的倩影俨然已经在苏轼的脑海中打上烙印,所以,想要有个美丽情人陪伴的心思,在苏轼的脑海之中久久不能散去。都说无巧不成书,此时的徐州,也来了一位知名的官妓,她也叫做盼盼,不过她姓马,全名:马盼盼。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官员们平日喝酒、畅谈,都喜欢找能歌善舞的官妓作陪,而这些官妓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通过各种表演,为各位大人的酒局助兴。当然,宋朝政府对于官妓的工作也是有明文规定的,那就是:官妓是卖艺不卖身的。

官妓跳舞、陪酒那是工作需要,如果哪位官员仗着权势,要跟官妓有僭越之举,那是要受到责罚的。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这位马盼盼,作为官妓,不仅能歌善舞,同时,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也饶有兴趣。她一直仰慕苏轼的墨迹,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跟苏轼学习书法。并且,她天资聪慧,模仿力强,基本学什么都是一教就会的。

后来,苏轼为了预防水患再次困扰徐州城,便在东门城上,修建了一座“黄楼”,土黄色外观的楼阁,寓意为土,取“以土克水”之意。苏轼的弟弟,苏辙,写过一首《黄楼赋》,苏轼准备将弟弟的这首诗,亲手题在楼内的碑匾之上: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 ...故吾将与子吊古人之既逝,闵河决于畴昔。知变化之无在,付杯酒以终日。于是众客释然而笑,颓然就醉,河倾月堕,携扶而出。”

但是,在他写到一半的时候,临时有事走了,这诗题到一半的诗就暂时搁下了。

这时,在旁边的马盼盼,见苏轼离开了,便拿起他的笔,在碑上继续写了起来。不过,她刚刚写了“山川开合”四个字,苏轼就赶回来了。可能是觉得自己写出的字与苏轼还有一定的差距吧,马盼盼写了四个字,就不敢再提笔了。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不过,苏轼回来后,看到马盼盼写的那四个字,开心地笑了起来。但是,他并没有重新写过,而是将这四个字稍加修改、装饰,使其笔记更加秀丽、端正。所以,后世流传出来的《黄楼赋》中的“山川开合”四个字,实际上,就是出自马盼盼之手。

一个小小的官妓,竟然在书法大家,以及当地太守的面前挥毫泼墨、班门弄斧,可以看出,马盼盼是一个活泼开朗,顽皮俏丽的小女生。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对马盼盼的也是格外喜欢,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马盼盼临摹苏轼的字,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以假乱真。虽然,这与马盼盼自己的书法天赋分不开,但同时也说明了:马盼盼效仿苏轼的字以练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才子爱佳人,苏轼对于这些沦落风尘的女子,向来都是怜悯有加,关爱至极的,更何况马盼盼这样惹人喜爱的美丽女子呢?

正因为如此,马盼盼一直跟随着苏轼,与他之间有着亲密无间的暧昧关系。苏轼十分宠爱马盼盼,不仅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学,也有可能是对她的名字颇为眷恋吧,毕竟,在苏轼的心中,一直对“盼盼”有个情结。看到此盼盼,就想起了彼盼盼。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话说,苏轼有一个好朋友,和尚道潜,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同样,也是一个仪表堂堂,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文思泉涌,快速成诗,周围的人无不赞叹其才华。

有一次,道潜到徐州来,会见苏轼,苏轼给他在逍遥堂安排了一个住处。当天,苏轼设宴款待这位来访的好友,同样,身边也云集了众多官妓,陪吃、陪玩,这些人都还没走的时候,和尚道潜也被接到了这里。

想来,苏轼也是个风趣幽默的主儿,尤其是喜欢捉弄自己的好友,不然怎么会作出带着和尚去见妓女的事儿来,这可是有伤风化,违背礼数的事情呀。更何况,苏轼带道潜见的可不是一个妓女,而是一群妓女。

于是,来到席间的道潜,被苏轼要求作诗一首。只见道潜神情自若,提起笔来,一气呵成,题了一首《口占绝句》:

寄语巫山窈窕娘,好将魂梦恼楚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道潜以文回敬苏轼对自己的捉弄,用诗对苏轼进行了调侃。大概意思应该是说:“马盼盼啊,你赶紧给苏轼带个话儿,你说像你这样的美女在苏轼面前,苏轼不能亲一口,那简直是做梦都能气醒,你就让他这么熬着吧!反正我已经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清心寡欲、没有贪念,我的心就如同是裹上了泥巴的柳絮,是不会轻易随风轻浮飞扬的。”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题目中的“口占”,是即兴作诗的意思,说明这首绝句本无题目。

其实,说到底道潜还是了解苏轼的,善于“读心术”的他,看出了苏轼对于马盼盼的心思。但是,因为苏轼是官,盼盼是妓,政府的规定不能不顾,二人虽有情,但是,却不敢逾越雷池半步。而且,苏轼本来在官场的人缘就不好,树敌众多,旁人都巴不得抓住他的把柄,把他干倒。所以,苏轼的这份情意,只能暗藏于心,是不能表白的。

而马盼盼,对于苏轼也是饱含着崇拜、仰慕之情的,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苏轼的心意,同样,也是因为各自的身份,所以,她们只能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情感。而苏轼的两首送别诗《江神子·恨别》与《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后人认为便是写给马盼盼的。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此词借用李商隐的《无题》,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玉筋无味。

中有佳人千点泪。

学道忘忧。

一念还成不自由。

如今未见。

归去东园花似霰。

一语相开。

匹似当初本不来。

这首诗则表现的是,苏轼对弱小歌妓的无限痛惜之情。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苏轼在徐州当了两年官,然后,又被派到湖州去了。他离开徐州的时候,正好是三月份,杨柳依依,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当地最好的时光。在其任职的这两年时间里,马盼盼与自己崇拜的对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其中的喜与悲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是,不管如何,自己仰慕的人,也能如此的爱自己,想必,她心里也是很安慰的。只是离别的惆怅,难免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凉。苏轼觉得:自己与马盼盼相处的时间太短,马盼盼也自叹与苏轼无缘携手相伴。所以,在临别之时,二人把酒对饮,美人更是以泪洗面。

但奈何,也只能将美人泪,化作一杯离别的酒。

苏轼走后的第四个年头,马盼盼去世了,想来这与思念成疾必有关系。马盼盼对苏轼可以说是一生痴迷,最终,也没能相伴到老,不免心生遗憾,抑郁而终。

“鬼头词人”贺铸曾经写过一首《和彭城王生悼歌人盼盼》的诗,来追忆怀念马盼盼,并在诗题下注云:“盼盼马氏,善书染。死葬南台,即凤凰原也。生赋诗十篇,因和其一,甲子四月望。”

大家都知关盼盼,其实还有一个马盼盼,这个女人的结局更悲惨

同为盼盼,关盼盼死于白居易的管闲事,白要对其的死负一些责任。而马氏的死,是自己的痴恋,自己的不舍,不能怪罪于苏轼。但是,如果非要让苏负责任的话,可能他也只能用一声叹息加以回应了。

爱情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人苦苦追求,却终究不可得,而有人明明拥有,却丝毫不珍惜。有人说,在爱的面前,人人平等,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爱与被爱的权利;但是,也有人说,在爱的面前,也分三六九等,门第之分,辈分有别,身份不同,等等,生生将两个情投意合的人拆散,这不免让人感到悲痛和惋惜。

希望世间的有情人能够终成眷属,也希望世间像马盼盼和苏轼这样的痴男怨女能够越来越少,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理想的爱情,并最终将自己心仪之人变成与自己相伴终身的爱侣,携手共度余生,此生无憾。

参考资料:

【《北宋徐州官妓马盼盼》、《徐州燕子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