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股不如炒币,炒币不如炒鞋

更多的人忽略了球鞋本身的文化,而是看重某双鞋的潜在价值,这已然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球鞋市场的现状,目前不仅仅是潮流球鞋体育圈媒体在关注的点,甚至门户网站,财经类的媒体,也前来报道。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新浪财经发布的暴富圣经:炒鞋。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球鞋文化接收度,似乎并不是首选。

懂不懂鞋和买不买鞋,看起来没差。

对于现在的球鞋市场来说,炒鞋、跟风的热词持续上升,懂鞋的看不起不懂文化冲冲冲的,不懂文化冲冲冲的看不起没钱买鞋的,真是现实。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今天NBA总冠军出炉,伦纳德、猛龙主题鞋款,涨!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明天综艺节目艺人们上脚了某某鞋款,涨!(然而并没穿...)

真是能让倒闭球鞋起死回生,

不就是巨大流量带来的操作吗?

可是有谁了解过这些鞋款背后的知识文化?

知道的全部放在心里了,不知道的都在无脑冲冲冲。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光看见伦纳德很拉风,你又知道鞋底的手掌图案是伦纳德的个人Logo吗?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还有人看到Virgil Abloh x Air Jordan 1留言:"这不是Off-white x Air Jordan 1么?什么阿猫阿狗都来写文章。"

你看,其实不懂装懂的人一个接一个,可这丝毫不妨碍为球鞋市场做出自己的"贡献"。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此处只想哈哈。

可喜:对于某些人来说,毫无疑问,造福了一批"富翁"。

所有的鞋子突然涨价,背后都有操盘手,价格上的变动,其实都是商家互相的抬价导致的,真的没有多少买家。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你以为Yeezy 350 Boost V2 “Synth”粉天使(货号 FV5578) 女码的高价格是怎么来的?

就跟炒股一样:能赚钱的都是大机构和大庄家。因为他们的资金量大,手里掌握的筹码多。而其他的都是些小散户,每个人占一点点。不过无论是多是少,这其中总归还是赚钱的。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很多人愿意去尝试,

只不过也有失算的时候。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Undercover x Nike面临发售,却没料到高桥盾事件让所有即将上架的平台均取消发售。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就连陈冠希上脚也被大家奉劝。

可悲:对于真心买入想上脚收藏的购入者,是可悲的。

就连常混在球鞋圈的人都说必须可悲。

还记得没有球鞋平台只有某宝时,大家买鞋的流程,无非就是买之前比价,买之后上贴吧鉴定,就算是Fake退了就好,貌似没有那么多是是非非。


久而久之,随着进步,球鞋app的出现是必然性的,大家的要求也稳步提升,从而衍变成基于球鞋服务的一条龙平台。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我们今天就采访到了一个在鞋圈N年的人,聊聊大家有可能看不到的事。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总有人说潮流不该攀比,按照事实来说确实不该如此,但整个大环境和市场,暗示并引导了大家对"奢华"两个字的标签,认为有流量的鞋款就是值得投资。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炒鞋的年代,打造了有价无市的球鞋泡沫市场,究竟何时会蒸发?我们不得而知,如果真的喜欢就买(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参加线下店铺的抽签发售),跟风冲冲冲完全没必要,买鞋需理智,球鞋文化才是最有文化价值(不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东西,你觉得呢?

"炒鞋的年代,是可喜还是可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