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自我介绍一番,我本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管理类专业。大学几年有得有失吧,可能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早早地做好规划,那个时候我对学生工作、兴趣社团、商赛、社会实践等都抱有很大的热情,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再加上我本身不是特别勤勉的人,渐渐放松了专业学习,最后没能达到保研的成绩要求。大三的寒假,我在父母的建议下开始关注考研信息,他们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可以说,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信息从什么渠道获取,凡此种种,在我自己都还没了解清楚时,父亲已经提前考虑了很久,并引导我作出选择。我的父母是小镇的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一般,但是从小到大,他们在我的学习和人生选择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所以大家考研期间不妨多和父母交流,作出合适的选择。我想继续留在北京读研,暂时也没有太多学术追求,所以主要考虑北京高校和专硕。为求一次上岸,我最后在人大、贸大、央财之间徘徊。我本科虽是管理学,不过偏向于国际商务管理,再加上贸大是我高中就很向往的学校,国际商务专硕是全国第一,所以我选择了它。我从4月到12月备考,最终成功录取,我很开心,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我的备考经验和教训。

我初试369分,政治65,英语一78,396经济类联考130,434国际商务专业课96,排名18/138。我暑假前还在上课,所以日平均学习5小时,暑假到考前保持8-10小时,11月我有点颓,进入低迷期,差不多有半个月没怎么学习,影响了政治和其他科目的冲刺学习。我一直追求的是结果(会做题就好)而非自我感动的长时间学习,所以我的备考学习比较规律但时间不算很长,大家在这一点上也要规划好。

一、434专业课(96)

我本科专业课主要是管理学,对国贸了解较少,所以算是部分跨考。我是一个追求稳妥的人,一开始就购买了惠园教育434全程班和红宝书,师姐的专业课讲解思路清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4月,我开始学习王炜瀚老师的《国际商务》,除了第六章和管理相关的看起来还比较顺,其他章节啃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因为王书基本每个章节单拎出来都是一本书,所以合在一本书里自然是比较精简的,建议时间充裕的同学这个阶段多阅读延伸书目,包括黎孝先、王健老师的《国际贸易实务》,温晓芳老师的《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理论的书也可以看看,这样把王书读厚,理解透彻,一直到暑假前。时事方面,可以多看看新闻公众号和App,包括China Daily,FT中文网,人民日报等。庄子说过:“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也。”事实上,我这个阶段虽然借了这些书,但是看的不多,结果在复试的时候被老师问到了王书上没有但国际贸易理论书肯定有写的细节知识点,我实在回答不上来。由此可见,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老师都希望大家专业水平保证深度和广度,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应试技巧固然是需要的,但如果你实力过硬,专业书籍学得比较深,关注时事也是家常便饭,你一定能脱颖而出。时间充裕的话,少一点功利,就当是为了长远看,也要先厚积,再薄发。

暑假是备考的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可以暂时把其他书收起来,主攻王书。我一边看惠园教育的基础班视频,一边在书上记笔记,勾画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为应试做准备。我不喜欢用电脑整理,觉得太耗费时间了,所以笔记都写在书上。期间我也看过红宝书上的真题,了解老师的出题倾向,不过没有动笔做。8月底,我尝试第一遍背诵,都是短期记忆,强化得不够,就不能形成新的神经突触,差不多背过几天就忘记了。

9月后,我每天花2-4小时背诵王书。后来我看了惠园教育的强化班视频,跟着师姐用A4纸一章一章画框架,把所有题型标注在框架里。这个非常有帮助,我每天下午对照框架背书,晚上睡前合上王书只看框架一道一道地复述,复述失败的重新背诵,背诵效率还比较高。背了3遍后,我开始做真题,然后继续回炉背诵了好几遍。

冲刺阶段,我看了惠园教育的时政整理,自己也继续用真题巩固。最后初试我觉得自己在课本知识方面答的还可以,不过时事RCEP之类的我没有关注过,丢了很多分,所以提醒大家时事趁早开始准备,而且像背单词一样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另外,真题超乎想象地重要,今年考了很多原题,但是有的我也没有记得太清楚,这是个教训。

二、政治(65)

我高中是理科生,没有政治基础,开始的也不早,差不多9月刚开始看。我自认为可以更进一步,多个5分是不难的。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八套卷》《四套卷》,疾风劲草《核心考点》,都是经典用书,我就不多说了。我想我可以提醒大家的是政治不要忽略知识的广度。我时间有限,只看了肖老爷子的题,后来初试发现好几道选择题我见都没见过。我觉得大题专注背诵《八套卷》《四套卷》《核心考点》问题不大,主要是选择题做不好很拖后腿。我自己一是有的选择题我见过但不熟,二是有的题我特别陌生,所以错了很多,扣了接近20分吧。我听说有个同学把市面上比较好的模拟卷的选择题都刷了一遍,最后只扣了6分。大家要衡量一下性价比,如果时间还行还是保证政治知识的广度。

三、英语一(78)

我初试除了新题型排序题做的不好,扣了8分(以往真题卷我一般扣0-4分),其他的我觉得没有什么遗憾了。我英语从小到大基础都不错,当年还是有光辉历史的哈哈,高考143分。我一直看朱伟、王江涛、唐静等老师的视频,所以用的就是他们自己编的辅导书:

单词:朱伟《恋练有词》

翻译:唐静《拆分与组合翻译法》

作文:王江涛《高分写作》

真题:张剑黄皮书

4月-6月,我陆续看完了朱伟老师的视频,单词背诵贯穿整个备考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平均每天半小时就行。紧接着,暑假我开始做阅读理解真题,这是最重要的一块。真题一般要做2-3遍,所以我买了黄皮书和用来重复练习的2套仿真真题。黄皮书的每一篇阅读理解都附有详细解析,我每3天做一套阅读理解和改错整理。首先我掐时间做完阅读理解,然后对答案,不看解析,自己思考错误原因,然后看解析,整理生词、词组和长难句。我英语基础还不错,因而文章大部分内容能看懂,主要要解决的是少量信息看不懂的情况和看懂但选错的问题。随着词汇量的增长和套路熟悉程度的增加,我的错误率越来越低,初试错了一道,扣了2分。

期间我还看了作文、翻译、完形、新题型的视频,制定了背诵计划,差不多每2天背一篇大作文或小作文,周末进行复习巩固,最终考前我掌握了几十篇范文。稍微不足的是,我有点偷懒,作文练习不多,主要是背得多。建议大家多花时间练习和修改,这样背诵的东西才会变成你自己的。初试新题型排序题确实很难,我自己发挥不好,和平时练习少有一定关系。等到10月后,我开始重做真题,继续巩固了一遍。

四、396经济类联考(130)

这个科目是我考的最好的一门,而且性价比很高,确实不辜负平时的投入。逻辑、写作我看的是王诚老师的视频,我很喜欢他的思路,他的公众号文章写得很实用,是我考研结束后唯一没有取关的。我建议大家选择一位喜欢的老师,就一直跟下来,不要贪心,想每个老师都看看,没有必要。数学方面,我看的是朱杰老师的视频,他讲得很清晰,也很有趣。

逻辑的目标是又快又好,考场上40min内完成,最多允许错2个。策略是先易后难,学会取舍,保持心态平稳,不要卡在一道题目那里纠结。事实证明,研习真题(199管理类联考真题、396历年真题)非常重要和有效,这个题量足够了,毕竟是题河战术而非题海战术。暑假前,我一边看视频一边学习王诚老师的《逻辑攻略》,课后习题至少做2遍,及时整理错题和解题技巧。暑假,我买了《逻辑历年真题全解》《396历年真题全解》,一天做一套199或者396真题,掐时间完成,然后改错,每周末再做一遍错题。真题做2-3遍后,就到了11月,我开始练习模拟题,仍然是王诚、朱杰老师的《最后8套卷》。我感觉这8套卷是真题的1.3倍难度,所以错的多一些很正常。

很多人说写作不重要,分差小,可以晚点开始。我认为写作是很有益的东西,如果你时间充足,早早开始比较好。我很早关注了公众号“今日话题”“人民日报评论”“中国青年报”等和新闻App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的时评板块,用有道云笔记随时收录见解深刻、思路开阔的好文章,每天1-2篇即可。我每周整理一次收录文章,用word目录分门别类收好,这些是为了写作打基础。暑假后,我开始学习王诚老师的《写作攻略》,尝试利用收录的文章进行话题练习。剩下的就是看《写作历年真题全解》,不过和英语一样,我也犯懒,看得多,写得不多,所以这块有点遗憾,最后考场上写的一般。我觉得大家一定要加强练习,如果我这样做,至少可以多得5分。

396数学比数三简单,不过今年还是变难了,有2道大题绊住了很多同学。特别是第一道大题就是难题,一直卡着做不出来,心态很容易崩了。我4月开始精研同济高数、线代和浙大概率论的课本,过了1遍,同步完成例题和课后习题,及时改错和复习。这一遍结束后,我开始看朱杰老师的视频,同时学习跨考教育2014年出版的《核心笔记》(已绝版),这个是比较好的辅导书,比课本的总结性要强很多。暑假结束的时候,第一遍也就结束了。

9月后,我第二遍做《核心笔记》,不过比第一遍要快,主要是精研第一遍勾出来的难题和错题。同时我开始选做跨考教育的《60天800题》,一看就不考的题直接跳过去。通过这个过程我掌握的越来越扎实了,最后11、12月做8套卷,看错题。初试我数学应该是一个大题没写完,写了的思路正确,可能扣3分,其他的全对。

考研和高考差不多,节奏紧张,心态波动。考研又和高考不一样,没有老师同学的朝夕相伴,压力你得自己扛。我一直是个蛮淡定的人,大概就是那种数学做不出来但你看不出来我着急的样子哈哈。以前高考我喜欢在笔记本上写鸡汤,现在我喜欢用微信签名自我鼓励,于是我的微信签名从霸气的“若人生为棋,我愿为卒,漫漫征途,谁曾见我后退半步”换成文艺的“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再变成现在佛系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我的心态一直很平稳,没有怀疑过自己考不上,大家也要抱着必胜的决心,不要老想着如果考不上怎么办。

考研期间我不想学习的时候会看点小说和电影,只要把握好频率就没有问题。再一个就是除了考研我们的生活还有别的东西,不要矫枉过正,我自己是一直有做讲师辅导高中生学语文,考研期间降低了频率但也没有断掉。还有和室友的相处,可以让室友体谅自己,但注意不要过于以自己为中心。我一个找工作的室友每次要做在线笔测题,我都会帮她看看;我在宿舍学习的时候,她也每天都帮我买饭,特别贴心。考研的那2天,2个室友陪我在酒店休息,帮我提前买饭,我觉得很温暖。希望大家考研期间,好好生活,专心学习,保持心态平和,不要焦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在贸大等你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