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五种书体里,草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书体,也是最擅长表情达意的一种书体,草书最早萌芽于秦代末年,正式形成于汉代,卫恒在《四体书势》里说“汉兴而有草书”,初始草创于民间,知道张芝等文人参与进来,才开始规范化。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为小草和大草,大草又叫狂草,孙过庭的《书谱》属于小草,《书谱》不仅是一本草书绝唱,还是一本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我们今天学习草书,孙过庭的《书谱》是绕不过去的一本字帖。

《书谱》又称《书谱序》,是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一幅代表作品,也是一本草书墨迹字帖,全长9米,《书谱》用笔直接取法王羲之书法,草法精熟、用笔灵活多变,通篇流畅一气呵成。

《书谱》前半部分写的比较平正、规矩,到了中后部分越写越放松,孙过庭把草书的笔法展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心手双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书写状态。

由于孙过庭《书谱》硬笔精熟,草法严谨,成为很多书法爱好者初学草书的首选,被无数人追捧,成为书法界最炙手可热的草书字帖之一。加上这幅作品是真迹,孙过庭又直接学习王羲之,也能为学习王羲之草书的一块敲门砖。从中也可以一窥王羲之书法的风貌。

一般《书谱》都以单页的形式呈现,今天我们欣赏一下长卷版的孙过庭《书谱〉,从整体上感受一下这篇千古名篇。

一起共赏孙过庭9米草书长卷,这才叫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