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正迅速掀起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热潮,为深入推进《梁家河》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钻研梁家河的“大学问”,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留在梁家河的宝贵财富,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获得教益,从《梁家河》中汲取思想营养和精神力量,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奋斗谱写新时代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崭新篇章。

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组织开展《梁家河》诵读活动,将党员干部群众的部分诵读内容录制诵读音频。从5月30日起,在西安发布连续推送。

今天

西安国际港务区

征迁安置协调服务办公室干部

孟红为大家诵读

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要为人民做实事 来自西安发布 00:00 04:27

要为人民做实事

从梁家河到文安驿,一个来回30多里,社员买日用品步行去一次得花大半天时间。这个事一直让习近平惦记着。梁家河普及沼气后,他就谋划着给村里人办更多的事。

村子里有人会铁匠手艺,习近平想:“何不让他发挥特长,服务村民,为村民打农具、修农具?”于是,梁家河盖了一间打铁的“小车间”,成立了铁业社。

按习近平的谋划,铁业社实行定额管理,完成定额任务后还可获得提成。铁匠和农民一样记工分,免费给社员修理农具,额外制造的农具可以卖给县里的农副产品公司,增加集体收入。

这样做的好处也看得见,社员需要农具,不用跑到文安驿,直接到铁业社来就可以了。这方便了群众,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文安驿公社的一份统计报表显示,1974年这个铁业社共打制农具1500件。

按照这个路子,习近平想出了许多发展的点子。

他召集村里人开会,说:“像煤油这种生活必需品,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安驿供销社的东西拿一部分回来代销,然后再按单子定期跟他们结算。”

大家一想,是这么个理儿。一两个人用毛驴车去文安驿拉回一些日用品,就免去了村里那么多人来回奔波。“习近平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大家觉得这是个好办法,都盼着尽快办成。

于是,梁家河很快就有了代销店。这个代销店基本备齐了社员需要的各种生活必需品,有煤油、火柴、肥皂、食盐、糖果等等。

按当时的管理体制,铁业社归县农副产品公司管,代销店则归县供销社管。“跟这些国营单位打交道,建立业务上的联系,我们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石春阳说,“都是近平去联系的。别看近平当时只有21岁,他这个人,心里装着老百姓,又有一股闯劲。他克服困难,最终还是把事情办成了。”

对政策的把握,习近平很严谨。铁业社给村里人打农具、修农具完全免费。代销店也是非营利性的,先跟供销社赊账,把东西批发回来,原价卖给社员,一分钱都不赚,为社员的生活提供便利,这与当时的政策也不抵触。

“近平让铁匠打理铁业社,让有文化、会算账的石风兰管代销店,两人挣工分,不用下地干活。”石春阳说。这是一个明白账,表面看干农活的少了两个劳力,实质上是用两个一般劳力,换取了更多的劳动力。这一减一加,既促进了生产,又给社员办了实事。

接着,习近平在梁家河又先后办起了缝纫社、磨房、菜园。

孟  红

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安国际港务区征迁安置协调服务办公室干部。

小布帮学 诗意之城 你我共读 | 百天读诗活动

小程序

编辑:千树

音频录制:西安综艺广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有料!昨晚,中国500强企业家们纷纷“表白”大西安!

●休息日不休息!永康书记:“全方位”查事,“无禁区”查责,“零容忍”查线索!

●整!治!改!拆!这场擂台赛,聚力“建设美丽宜居大西安”!

●市委全会划重点!大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这6大任务很重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