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9 月 20 日消息,吴俊是杭州余杭消防大队的一名消防员,救火 20 年他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前水枪、水带、消防梯、消防斧、消防绳就是他的唯一武器,现在这位消防老兵的救火搭档发生了大变化,他和他的战友成为了全国借助 AI ( 人工智能 ) 救火的第一人。

10 年前,吴俊参加了汶川地震救援。他只在机场给异地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就坐上了赴川的飞机,在震区一呆就是 12 天。就算见多了惨烈的火场,但大灾过后,亲人离散、甚至阴阳两隔的惨痛仍让吴俊久久不能释怀。他开始思考:会不会有更高科技的方法可以多救哪怕一个人?

最近,吴俊的想法快成真了,消防大队来了一位 AI 助手——阿里云 ET 城市大脑。以前火警主要依靠市民电话报警,有时连精确位置都需要反复确认。现在城市大脑一旦发现火情就能及时报警,还能精准定位。更让吴俊觉得高兴的是,大脑还能一键同步警情给所有联动部门。救火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以往消防员一边往现场赶,还得一边电话联系 120、110、水务、电力,保证火点最近的消防栓可以正常使用、伤员可以及时送到医院……

现在,吴俊的救火新搭档正式上岗。以前他们都是靠经验和不怕死的精神冲进火场,现在可以用更科技的方式救火。吴俊经常在消防车中通过城市大脑查看现场情况。通过城市大脑,起火点的建筑结构、周边消防设施、水源、微型消防站等信息一目了然。吴俊说:" 现在面对火灾,大家心里都更加有底,可以打一场有准备的仗、救出更多伤员了。"

每天 2 小时的学习课上,吴俊和他的战友们有了新作业。以前他以为人工智能离自己很远,没想到 40 岁时,他却有了一个人工智能助手。图为吴俊指导新人学习使用 " 消防战训互动指挥系统 "。救了 20 年的火,吴俊仍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学习训练。每天早晨 5 点半起床、练操、学习、晚上 9 点半休息,每天如一。尽管有了高科技帮助救火,但在火场里还需要一副强壮的身体。跑快 1 分钟,就可以多救几个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