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曹德本有著作《修身治国平天下》一书,此书贯穿了儒学著作《大学》其中有一句被奉为经典,至今被传诵的名句,从古至今被人们解读为思想行为之基石、政治修为之目标。这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和中国一句俗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的意思有共同之处,就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的期望,做一些符合年龄阶段的事情比如修成正果选择结婚。

中国男人比女人多,“资源分配”不均

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人口13.8亿,其中男女比例51.2%比48.8%,根据此数据截止2016年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意味着历史性的因素层面上一部分男人面临找对象难,根据2015年的对比中国的男女不对等的比例没有得到显著的、“友好的”提升,整个蛋糕难以“平均分配”。

结婚成本高,迫于压力不敢找对象

特别是三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农村,有的地方文化习俗,彩礼之高,女方对男方物质条件要求居高不下,高额房产购置接踵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对于普通家庭多会因为微薄的工资、一般的家庭背景而对女方产生自卑,这样的男人大有人在,因此害怕找对象,遇到介绍、相亲就躲,终身大事一拖再拖。

教育程度高,心性没有稳定,体验生活

由于经济条件的相对改善,九年甚至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老百姓受教育的程度也明显提高,单身这个名头甚至在某些群体成了一种“香饽饽”,他们认为还没体验够单身生活,好不容易毕业,还没有过足真正“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生活,尚年轻,30岁、40岁结婚也不算晚,思想、经济独立,特立独行,做自己的主人,自给自足,解决所有问题。

要面子,大男子主义

不乏很多男人,他们不单大龄而且是大男子主义,特别是遇到比较优秀的女人的时候,那种天生的男女之间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因此会在比自己优秀的女人面前反而出现了闭口不提的自卑感,男人往往会选择拒绝比自己优秀的女生,更不愿意耗费心血去揣摩女生的心思。更有甚者,他们认为这种男女条件上的悬殊会造成最终的求偶失败,不愿意浪费时间和金钱。

宁缺毋滥,抓住单身时间提升自己

还有一大部分的“优质”、大龄、男青年,他们财务自由、我行我素,他们不愿意去主动讨好像比如:拜金、心地不够成熟的女性,他们客观、冷年自知,更愿意和适应了单身的生活,更喜欢满足这段时间和空间,他们多是自律者,趁单身提升自己的能力,去翻山越海、上九天不揽月,下五洋不捉鳖,只为体验这份难得的单身经历。

在林林总总的“单身贵族”行列中,不论你是因为怎么样理由的找不到合适的女童鞋,这里还是衷心祝愿大家保持本真,为真爱打call。你认为男青年单身是什么原因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