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和侦察排李小红与10月13日下午进住50观,当时在观察所的还有师侦察连副连长张伟一同几人,晚上用红外线夜视嚣材观察968、604,1058、993阵地的动态,我记得10.14出击作战从12.58打响后,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与下午5点多结束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我连突击队员中有两位班长王成安、蔺鸿儒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侦察排长孙海鹰和见习排长冯相成及战友余红庆光荣负伤,同时6人荣立一等功,分别为:王成安、蔺鸿儒、孙海鹰、卢向虎、余红庆、刘延忠。这时在我右侧的82无后炮班接到观察哨通报,发现越军1058高地新增火力点正向进攻敌604阵地的突击队员猛力扫射,眼见战友成片倒下,熊连长即向指挥部报告战况并果斯下令实施压制射击将其摧毁,我们几个长点射击过去,但因敌方是暗火力点射孔目标难度很大,反而因我们高机威力响声过大暴露了我们在明处的射击位置,越军向我们打来一排排子弹。

兰剑-B战斗,是发生在对越自卫还击老山战场的一次残酷战斗。1986年10月14日,兰州军区陆军第47集团军步兵139师使用了1个加强步兵连,在优势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向越军占据的老山前沿604号阵地和968高地突然出击。这是兰州军区部队开上老山之后的第一场出击战斗,代号为“兰剑-B计划”,意为兰州军区之利剑。

47军军长钱树根向参加“10.14.战斗”突击队授“攻无不克”战旗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1986.10.12.参加“10.14.战斗"的突击队员在出征誓师会上向军旗宣誓!

604号阵地、968高地位于老山主峰东南方约1000米处,其南靠大青山,东邻832高地,西连1058高地,都有越军防守,只有北侧是第47集团军控制的1072、1043高地。这两个高地为越军313师122团1营2连约120人防守,在阵地上构筑了基本地下化的防御工事,配置各种火器,组成了正射、侧射、倒打的严密火力配系。先前轮战的昆明军区第11军、南京军区第1军、济南军区第67军曾三次成功出击过968高地,取得一定战果。但两个高地不易防守且后勤困难,因此打下来后又都主动撤了回来,转以火力监视。968高地是双方争夺次数较多的地域之一,越军的防御心理相当敏感。选择这里作为首次出击的目标,具有打击越军士气、保持军事压力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在较为熟悉的地形上进行初战练兵。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沙盘地形图。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47军军长钱树根在《兰剑B一计划》出征誓师大会上同突击队员依一握手欢送出征

以下是几位当时的参战者写的战斗回忆,供大家阅读。让我们不忘历史,铭记英雄,远离战争,拥有和平。

赵玉珠(三排长)参战回忆(2017.9.17)

今日非比昔日貌,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是1985年9月22日一年一度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季节,也是秋收果实成熟的季节,更是要离开第二个故乡陕西省渭南市84803部队师直防化连返回故里甘肃省会宁县重见父老乡亲的时候,一切都在准备充分之中。

这一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雨的淅沥淅沥声呼唤着战友何时分别何时才能相聚。连长候孝礼找我谈话说:“你是党员又是班长,今年退伍没有考虑你,部队要到亚热带地区适应性训练去,你带一个班到潼关配属步兵团搞三防保护(防生物、防化学、防核辐射),编制在特务连”。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命令如山倒,准备行李随同连长一行九人乘坐车辆来到了步兵416团特务连报到,特务连是直属连队,当时编制有侦察排、警卫排、工兵排三个排。工兵排组建工兵连,防化班组建防化排李锦华任排长,我担任七班长、季军任八班长。

在特务连仅仅待了不足三个月就随大部队到了云南文山州麻粟坡县平坝集结地域亚热带适应性训练,在这个训练中感悟深刻是要打仗,心里明白嘴上不能说的秘密,三个月的临战训练没有结束就进入老山战场。战场有战场的纪律,就是宁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立志要与阵地共存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首要任务。进入战斗状态后我就进行了阵地划分,我作为一班之长又是共产党员毫不掩饰个人的情感把最危险的留给自己,我和侦察六班的许卫兵战友守住在直线距离100米左右的越军阵地对面的662.6高地。

此阵地是通往老山主峰和纵观整个战场的咽喉,时长受到越军小股分队偷袭和特工出没。记得1986年4月28日夜间越军一个排的小股分队偷袭662.5阵地左侧一个哨所,当晚整个阵地战斗激烈,炮声枪声响彻一片,手榴弹的爆炸声震聋耳鸣,我都分不清是越军的还是自己的,交通壕里外火海一片,只听见打!狠狠打!弹片“嗖”声划过头顶,不时越军炮弹炸得整个猫耳洞抖动,我和许卫兵在掩体掩护下六箱子手榴弹扔完了,战斗仍在继续,这时右邻部队喊话:全部撤回洞里防护!刚钻进洞里我军重炮覆盖性打击前沿来犯之敌,一阵炮声隆隆作响,猫耳洞炸塌了,我和许卫兵在洞里待命,卫兵问我班长越军进来咋办?我说:“咱们脖子上有光荣弹和敌人同归与尽”。几分钟炮火停下了,开始重修猫耳洞,我们在原来的洞底向下挖了三米,再次向深挖了两米,这是为了防止重炮的轰炸,也是为了保存自己釆用的一种防护:。

4.28战斗结束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战斗在我军强大炮火压制下取得了胜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在662.6阵地上待了156天,在这期间主要任务是开设观察所,每天用40倍望远镜观测对面菱型阵地越军的动态,每隔半小时向团作战室报告一次情况,10月4日副连长李锦华带我班战士周述元换我回连队,为10.14“蓝剑B"行动在50号阵地开设观察所。我和侦察排李小红与10月13日下午进住50观,当时在观察所的还有师侦察连副连长张伟一同几人,晚上用红外线夜视嚣材观察968、604,1058、993阵地的动态,我记得10.14出击作战从12.58打响后,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与下午5点多结束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我连突击队员中有两位班长王成安、蔺鸿儒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侦察排长孙海鹰和见习排长冯相成及战友余红庆光荣负伤,同时6人荣立一等功,分别为:王成安、蔺鸿儒、孙海鹰、卢向虎、余红庆、刘延忠。还有二等功荣立者特务连连长熊学军,战士白国良、程体林等十余人,三等功荣立者数人(因时间相继31年了记得不太淸楚了)。不管是突击队还是翼保队都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我连侦察排还荣立集体一等功!

记得10.14夜间在50观观察所执行观察越军动态时,越军发现了我们使用红外线器材,直瞄炮对准观察直射,我反应过来时前面火光冲天,冲击波使人窒息,此刻发现李小红将师侦察连副连长张伟一把推到洞里,我怎么看见头盔棚带掉了,不是糊带而是左眼球炸掉了,血肉模糊为一体。李小红连推带拉我也到洞下面,阵时电台、电话呼叫我方炮火压制,一阵越军炮火哑了,时续听得见双方打向前沿阵地零星炮弹的爆炸声。战斗是激烈的,伤亡是必然的,荣誉是党和国家的,功绩是个人拿生命鲜血换来的。因时间的流逝只能是回忆了,希望战友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敬重牺牲了的战友安息,凯旋归来健在的战友保重身体,不忘初心努力工作,建筑好自己的生活,记得我们曾经拥有过一段美好人生经历,值得我们骄傲!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10.14.战斗”中的战地记者候尚风(左)与冲锋的突击队员并肩战斗(右一为我连侦察排四班程体林勇士)。

刘兴松的“10.14战斗”回忆

我叫刘兴松,原416团特务连防化排战士。在老山主峰54号观察所。10.14战斗头天晚上,摄影干事王红,梁子被安排在我所住的观察所内休息。还有师里直播也架设在54号观察所内进行实况直播,当时梁子,王红,还有不认识的战友都睡在我们观察所内,各自做战前准备,第二天一早王红和粱子就走了,到前边摄像,留下了我和师里直播的同志,他们要把战斗实况传送到指挥部。

10月14日天亮后,一直是大雾笼照,能见度极低。作训股要求我密切观察,40倍望远镜也什么都看不到。直到1点左右,大雾散去,我们向作训股报告,要求我们严密观察,随时报告。13时左右,接到通知准备战斗,炮击开始,万炮齐发,约半小时后炮火向纵深转移。首先看到1072战友发射74改爆破绳,犹如一条长龙,直奔604阵地,但第一发发射失败,偏离目标,接着发了第二发,成功,将一棵大树都连根拔起。随后看到我的战友们占领604高地,电话里传来捉到两名俘虏,观察所内欢声雀跃。就在战友们向968进攻时,并占领了968阵地后,越军开始反击,全部用的空爆弹。看到战友们一倒一片,心里难受极了,看到喷火器向洞内喷火,落下的炮弹炸了大坑,战友们跳进弹坑,又被第二发炮弹炸起的土淹埋,眼泪都掉下来了。

战斗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作训股通知密切观察。参谋长不见了,说上去抬伤员了。战斗结束后,接到通知说攻无不克战旗不见了,让我一点一点的观察,看阵地上有没有红旗,和我们没有撒回的战友。按照指示观察没有发现红旗,战斗结束后,转播的战友都走了,晚上观察所里只有我一人。越军报复,打了一夜的炮,炮弹就落在观察所周围,洞内只有我一个人,拿着枪,还要躲炮弹,还要防越军偷袭,提心吊胆。说心里话,害怕极了,又怕洞炸塌了,又怕被炮弹击中,更怕越军上来我一人对付不了,总之那一夜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夜。直到天亮,炮连的战友过来看我,我的心才落地,10.14我终生难忘的一天。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进攻中的突击队员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10.14.战斗”中进攻敌968高地的勇土们!

白国良的“10.14战斗”回忆

我的《蓝剑B一行动》简称“10.14战斗”经过:

1986年10月14日中午12点58分“10.14战斗”打响了!在我方冲击出发阵地的堑壕内,只见我方的打击炮弹从空中像成群的麻雀一样直落敌604阵地,爆炸声接连不断,震耳欲聋……。我和老班长王成安分在第一突击队最前面的战斗小组,负责从左翼进攻敌604前沿阵地。

炮击敌604阵地23分钟后,随着硅2W电台传出下达“第一突击队出击”的命令后,班长王成安大喊一声:“跟我来!”,他先纵身跃出了堑壕,我随其后跟着跃了出去。按照平时训练的进攻队形展开始向前攻击。当我冲锋到距离越军604阵地还有30米左右时,敌炮火开始反击覆盖,阵地上硝烟四起,到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我趁炮火间隙纵身跳进了一个弹坑爬下,一枚弹片嗖地一声从我的背面上划过,我感觉背上被划了一下,用手一摸没流血,可弹片把背上迷彩服划了一个大口子。这时,在我的右翼不远处,随着一声巨响一团冲天红光,然后,从空中飘下了许多炸碎的迷彩服破衣片,一个战友倒下了。

还没等我脑海里多想,越军的子弹从我的钢盔旁边呼叫而过,耳边飕飕的子弹让我抬不起头来,几秒钟之后随着枪声的转移,我迅速掏出了身边的小手榴弹拉响投了出去,乘着手榴弹的烟雾我纵身跃起冲了上去,我跳进了越军的堑壕,同时战友周玉斌也跟我一起跳进了堑壕。我们的任务是搜缴打洞,我和周玉斌同时进入了洞中,并用战场越语喊话向洞内越军高喊:“缴枪不杀,我们宽待俘虏”,洞里被我军炮火打得浓烟弥漫,炝的我喘不上气来,我拿出了防毒面具刚刚戴上。

突然,从前方另一个洞口的越军向我俩扔过来一颗手榴弹,随着一声巨响,周玉斌负伤了,屁股上被弹片深深的划开了,鲜血直流,我急忙拿出急救包给他简单的进行了包扎。然后,我继续向洞内搜索,进入洞中隐约看到有一个越军跳进了一个地下坑道,我快速爬了过去发展一个通向下层的坑道。于是,我取出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索投了进去,迅速往回撤。在撤回的时候,我顺手捡了两把冲锋枪,一个墙上挂的布袋,还有一个越军用的饭盒,刚撤到洞口,里面就爆炸了!

这时接到往回撤的命令,我背着重伤的周玉斌带着战利品开始返回。在回撤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喊我“白国良,白国良”。我回头一看是大连见习排长朱代强,他当时腿部负伤了,我给周玉斌说了一声“救他一下吧!”,周玉斌说:“快去救他!”,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我搀扶着周玉斌走到了朱代强面前,正要把手伸过去时,炮弹到头顶上了,我直接把头往地上杵,还没有挨到地,炮弹炸了,当我醒来的时候,两只眼睛什么也看不到了,我用力掰开右眼还能看到,当我转身看到周玉斌在离我两三米处浑身是血,第二次被敌人的炮弹把左手也炸掉了。我当时心疼万分!只想拉着周玉斌往回撤,谁料,接着又一发炮弹击中了周玉斌,将他抛向了空中……。当我醒来时已躺在担架上被十分艰难地送往54号坑道战地救护所的路上了……。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抢救负伤战友

蔡元清(993高地的“翼保队”)(2018.9.23)

我叫蔡元清,四川万源人1984年10月入伍,原47军139师416团二营机枪连高机排(高机手)。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参加老山对越防御作战。三等功荣立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云南老山对越防御作战已过去30多年了,我很思念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 每当让我想起老山作战,禁不住热泪盈眶!特别是《兰剑B一计划》(简称“10.14.战斗”)那场战斗,我有幸成为参加这次战斗的冀保队一员。穿插敌纵深潜伏一昼夜,阻敌增援、断敌退路,全队顺利返回。

10月13日中午12点,由多兵种组成的翼保队30余人在队长熊学军(特务连连长)的带领下,我们高射机枪班每人负重几十公斤的装备和弹药,借助小雨大雾天然气象的掩护,经过5个多小时穿密林、越雷区的艰难跋涉,终于顺利秘密到达993高地指定潜伏区。我班迅速秘密地完成了基本、预备阵地的构筑。由于天还下着雨,汗水雨水和泥水把皮肤都浸泡白了,当时感觉又累又饿、又冷还紧张、不免有点抖起来……。

天色渐渐黑了,四周显得格外宁静,队员们都不敢说话,忍着蚊虫叮咬静静地蹲在草丛中潜伏下来。远出不时还传来零星的枪炮声,偶尔还能听到敌1058高地的越军叽哩哇啦说话声。空气中仿佛夹杂着一股恶心的腐臭味,让人忍不住发呕想吐。但我很快镇定下来,拋开心虚和胆怯,打起了精神鼓起勇气,沉着稳定鼓励着自己坚定了信心和决心!要做一名英勇顽强敢于面对生死考验的坚强战士,去迎接战斗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去履行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坚决完成这次光荣而艰巨的战斗任务!

10月14日中午12点58分,战斗终于打响了。我军炮兵火力准备开始炮击敌604前沿阵地,大小炮弹成群地划过天空落在敌阵地上,顿时硝烟尘土四起。我和一枪手肖汉前立即操枪向604阵地瞄准捕捉越军各洞口目标。大概炮击几分钟后,几名越军开始跑出洞外逃窜,熊连长用望远镜确认是逃跑的越军便下令“开火!”。我们一个长点射过去一下撂倒了好几个越军,随后又对敌604阵地逃窜之敌进行了拦截射击,又歼灭好多个越军。没多久,敌604和968高地上火光冲天,笼罩在烟雾之中。这时,我们背后敌1058高地突然冒出一个暗火力点,敌人疯狂向我们扫射,一串串子弹嗖嗖地划过我们耳边,我们暴露了!马上又转移到预备阵地,刚刚离开不到一分钟,一发炮弹落在了原来的基本阵地上爆炸了,真是好险啊!不一会我们的82无后坐力炮就把1058高地敌人暗火力点干掉了。

下午16时许,我们接到了指挥部回撤命令,全队冒着敌人拦阻追击的炮击,于晚上9点多钟安全返回了我方阵地。翼保队无伤亡,圆满光荣地完成了这次穿插阻击作战任务。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执行穿插任务中卧姿射击的12.7mm高射机枪

肖汉前“10.14.战斗”的第一枪(2018.9.20)

我叫肖汉前,陕西靖边人,1983年10月入伍,原139师416团二营高机连七班战士(高机手)。三等功荣立者。

1986年10月13日中午,我和我们至亲的战友熊连长,赵旭生排长,刘海山,蔡元清,闫海建,张建友一起带着一挺十二点七高射机枪及弹药、每人负重几十公斤、光荣弹、工兵铲等作战装备,乘着浓雾越过雷区穿密林,向上级预定的越军遗弃排阵地993高地进发了。下午18时许,我们按时到达指定潜伏区993高地,迅速秘密地挖筑掩体并伪装好后,各自吃了点压缩饼干静静地潜伏下来。这天夜里,天空大雾还下着小雨,一片漆黑,我感觉身上冷。大概下夜三、四点钟发现越军特工前来我们的潜伏区搜索,熊连长发出“有情况、不要乱动、继续潜伏”的信号命令,总算没被发现,不然就糟糕了!虚惊了一场!我们“翼保队”主要担负突击队进攻敌604和968高地时的侧翼火力保障任务。第二天14日早晨天气依然大雾浓罩,我们还是各自吃的压缩饼干,静静地等待“10.14.战斗”打响命令。

十二点五十八分炮火准备开始,我军各种炮弹飞向越军604前沿阵地,趁炮击时我们刚架好高射机枪就见604阵地上火爆冲天,血水、残身人体、树木块、硝烟一起飞了起来。这时发现敌604埑壕中有一小股越军向968后方逃跑。熊连长一声令下“开火!”,赵班长帮我装弹持弹链,我迅速瞄准目标,双指扣动了板机向敌人扫射,随着一条条火舌出膛,敌人应声倒下再没起来,残身断肠。23分钟后,炮火延伸至敌968高地,第一突击队很快占领了604表面阵地开始搜剿打洞并掩护第二突击队进攻968敌阵地。随着突击队员的勇猛顽强出击,顺利地拿下了968高地,全歼越军守敌。战斗经2小时58分结束,我们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想起,令人难忘!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你们还记得吗!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随我参加“10.14.战斗”执行一穿插任务的82无后座力炮

赵旭生“10.14.战斗”回忆(2018.9.20)

我叫赵旭生,甘肃庆阳人(住甘肃武威市),原139师416团二营机枪连高机排排长。

《兰剑B一计划》(简称“10.14.战斗”),凡47军当过兵的无人不知。但在这次行动中还有一支为这次战斗胜利也作出巨大贡献的“翼保队”却很少有人知道。战斗前一天的10月13日翼保队冒着九死一生危险在越军眼皮下的993高地潜伏了一昼夜,完成了阻敌增援、断敌退路的艰巨任务。确保了突出队侧翼的安全,全队无伤亡返回。

993高地位于我团防御右侧的敌1058高地东南侧,是敌968与1058高地之间的遗弃排阵地。

“翼保队"是由步兵、重机枪、高射机枪、82无后座力炮、82迫击炮、侦察、工兵、有无线通信等各兵种44人组成的穿插小分队。我有幸成为这个战斗队中的一员。

10月10号我同团直特务连长熊学军等参战骨干堪察了解熟悉渗透穿插路线、地形。10月13号在大雾小雨密林的掩护下。历经近5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爬行进,秘密到达993东南侧预定潜伏区域。我带的高机班按作战方案要求迅速构筑了基本、预备阵地。当时雨水汗水带泥水湿透了全身,把皮肤都浸泡白了。也许是因又冷又饿、还是紧张原故,大家的嘴皮都发紫了,时不时还浑身发抖直哆嗦。天色渐渐黑下来,不顾蚊虫叮咬,为了次日的战斗胜利还是静静的潜伏在草丛中,夜空中不时还传来零星的枪炮声和乌鸦的凄惨叫声,偶尔还能听到越军1058高地叽哩哇啦的说话声。这一夜是我人生命中最长、最寂静的夜晚!……。

10月14日12点58分,战斗终于打响了。当炮火准备敌604阵地时,我立即组织人员扫清视射界做好战斗准备。一枪手肖汉前、二枪手蔡元清立即瞄准604阵地越军埑壕洞口,当几名越军跑出洞口向后逃窜时,熊连长一声令下“开火!打!”,一个长点射过去几名越军应声倒下再没起来,紧接又有数名出洞后逃的越军倒在了我们枪口下,敌604阵地火光冲天,笼罩在烟雾之中,爆炸声连成一片,草木尸首腾空而起。这时在我右侧的82无后炮班接到观察哨通报,发现越军1058高地新增火力点正向进攻敌604阵地的突击队员猛力扫射,眼见战友成片倒下,熊连长即向指挥部报告战况并果斯下令实施压制射击将其摧毁,我们几个长点射击过去,但因敌方是暗火力点射孔目标难度很大,反而因我们高机威力响声过大暴露了我们在明处的射击位置,越军向我们打来一排排子弹。

我马上叫射手转移至预备阵地继续捕捉目标。大概十多秒后,一发炮弹落在了原射击位置爆炸了,真是玄啊!后来在炮兵的攻击下将这个对突击队威胁最大的火力点摧毁了,保障了正面进攻的安全。下午16时许我们接到指挥部撒出战斗返回的命令。全队冒着越军的拦阻炮火冲出敌防区安全返回。

这次战斗取得全胜而顺利归来,除上级正确指挥外还要特别要感谢侦察、工兵分队的保障及全队人员的团结协作。谢谢你们,让我活着回家了!

对越自卫还击战《兰剑—B》计划

“10.14.战斗”中执行穿插仼务凯旋而归的九位勇士。

特别说明:以上素材由原416团特务连连长熊学军提供。在此表示敬佩和谢谢!

来源: 统帅盛赞五十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