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后,今年早春气候变化剧烈,春天气候特点明显;

第一个问题:今年早春气温变化得这样的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回答是肯定的:不算!

因为倒春寒的标准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气温(5天平均超过10℃)进入春天以后,由于寒潮降温的作用,又将生物学意义上的气温拉回到了(5天平均气温低于10℃)冬天,这样的表现才算是倒春寒。

第二个问题:这次“不算倒春寒”的降温,对小麦有没有影响呢?

回答也是肯定的:有!

理由是:

①降温之前,气温“太高”了,在“太高”下的降、且“大降”,肯定对小麦有影响、且还会有明显影响。同我们人感冒一样,忽冷忽热容易让人感冒。

②降温对应的两个幼穗敏感时期几乎都赶上了:一个是北部冬麦区或黄淮北片稍晚一些对小麦幼穗的伤害;另一个是黄淮麦区低温对幼穗+花粉粒的伤害。

③就是一些降温明显局地连同对叶片的伤害。统统这些伤害都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一些伤害后的浇水施肥喷药类的措施只能是在遭受灾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没必要的投入。

第三个问题:降温后,对小麦伤害的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就是我们马上就可以见到对叶片的伤害。此时伤害的叶片大都是最嫩的旗叶、倒二、倒三叶,这些叶片是有“双重”功能叶片,它们不仅负责当下的营养制造,还担负着小麦灌浆期营养制造的重任,所以伤害的是叶片,影响的是小麦产量。当然,看着叶片被伤害这样,不一定幼穗就一定被伤害,至少品种间会有明显差异。

第二,对幼穗的伤害,如同第5、第7张图片的表现。这些伤害有些我们暂时还看不到,要等到小麦抽穗以后看了。一般抽穗以后表现有“光杆(小穗退化了)”、“半截穗(穗子上部退化了)”、“和尚头(就有顶部小穗完整)”等,今年有不少地方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对花粉粒的伤害。这个伤害将是巨大的,因为黄淮北片以南没有见到穗子的麦区都有这种可能。最最敏感的时期是旗叶已经抽出,旗叶叶鞘距倒二叶耳2~4厘米,幼穗“苞”已经在倒二叶鞘中微微隆起时。

花粉粒被伤害的表现有三种类型:

①穗子抽出后颜色淡黄、麦芒有毛乎乎的形态,这种穗子基本就是完全不孕不育了(图片第4张所示);

②抽出的穗子基本正常,但靠穗子顶部有颜色变淡、麦芒变得毛乎乎形态,这样的现象说明穗子顶部被伤害了,形成秃尖或我们说的“顶不孕”现象。

③抽出的穗子完全正常,但从开花到结实出现了三种不正常:

a 正常开花,但没有花药或花药很少很小(图5)。这种情况,基本就是整个穗子的不孕或低孕了,是低温将花药伤害了,穗子的结实性很差。

b 开花和花药都表现正常,但花后一两天内有第二次开颖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低温将部分花粉粒伤害了。

这种穗子授粉后,没有形成正常受精,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开颖。这第二次开颖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开颖了,但由于田间外来花粉量不足或时期不配等问题,很难形成异交,最终只是部分穗子的秃尖或缺位等(图9);

第二种是在田间开颖的同时田间有较大量的花粉,异交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形,不影响当代的产量,但收获的籽粒由于异交,不可作为种子再用。

c开花正常,也没有第二次开颖现象,但灌浆后发现有缺位现象,我们管它叫“隐形不孕”。这种现象不是较专业人一般很难发现,特别是那些穗子较方的类型。很多时候是人们看着这种小麦长得不错,但收获时发现产量较低。

图1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2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3:结霜的叶表面和叶鞘内稍稍“隆起”的幼穗。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4:叶片有受伤害痕迹了。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5:被冻幼穗图片,如果有这样状态的穗子,说明问题还是挺严重的,这种穗子就直接退化掉了,根本形不成能够抽出的穗子。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6:依据这样的株型、颜色和繁茂程度表现推断——这个品种低温受伤害的可能性不大。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7:几年前河南某些地方发生低温冷害后对小麦幼穗的伤害情况。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8:几年前河南某些地方发生低温冷害对小麦开花习性影响的情况——开颖了,花药小了、花药没了……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图9:低温冷害对小麦结实性的影响——有点过于严重了,为了说明问题。

雨雪后小麦会怎样?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算不算是倒春寒?

第四个问题:遭遇倒春寒后如何补救呢?

补肥与浇水: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还有小的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

受到早春冻害的小麦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协同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亩穗数,从而减轻冻害的损失。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分蘖数,获得好的收成。

喷施叶面肥: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对小麦恢复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

搞好病虫害防治:受冻麦田,更易遭受病虫危害,应及时防治。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锈病可用三唑酮或多菌灵喷雾。蚜虫可用吡虫啉喷雾防治,减轻损失。

相关文章